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基金年終排名戰懸念陡升 踏準節奏或成贏家秘笈

  ⊙記者 金蘋蘋 ○編輯 吳曉婧

  進入12月,基金年終排名大戰進入收官時刻。面對“最後一公里”的決戰,排名陷入膠著狀態,是繼續低倉位等待“躺贏”還是迅猛加倉博反彈,結果或將大不一樣。

  最新數據顯示,受11月市場上漲影響,一批倉位較高的基金正借助反彈實現“逆襲”,加上市場受多種因素影響,各主題板塊表現仍存變數,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最終排名仍充滿懸念。

  奪冠大戰陷入膠著狀態

  2018年的基金排名戰只剩下最後16個交易日,主動權益類基金的冠軍爭奪戰卻陷入膠著狀態。

  Wind統計數據顯示,從12月份以來的表現看,富國精準醫療、前海開源滬港深匯鑫A和中郵尊享一年定期這3隻基金或將成為奪冠熱門。

  從基金淨值表現看,富國精準醫療、前海開源滬港深匯鑫A這2隻基金均輪番出現在主動權益類基金年度排名第一的寶座上,而中郵尊享一年定期則穩定保持在排名第三的位置。

  統計顯示,截至12月5日,今年以來富國精準醫療、前海開源滬港深匯鑫A和中郵尊享一年定期的收益率分別為16.4%、15.72%和15.64%,淨值增長率的表現非常接近。

  買得好不如買點好?

  今年前十個月持續低迷的市場,一度讓那些低倉位運作的基金“躺贏”。統計顯示,截至10月末,28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無一取得正收益,彼時能取得正回報的權益型基金,都是以防禦戰術取勝。

  以目前排名靠前的中郵尊享一年定期為例,季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權益倉位鋼彈92.32%;到了二季度末,基金的股票倉位驟減至35.19%;而到三季度末,基金的權益倉位也只有45.66%。市場人士認為,彼時經濟和大盤走勢不確定性較高,基金經理采取防禦性戰略應對,主要目的是為了控制回撤。

  然而,11月A股的一波強勢上漲,卻讓那些倉位較高的基金迎來“逆襲”機會。以前海開源滬港深匯鑫A為例,從該基金的淨值曲線表現看,今年前9個月,基金經理一直延續防禦思路,進行低倉位運作。

  不過,在9月末前海開源基金聯席董事長王巨集遠發出“全面加倉”的觀點後,前海開源旗下基金開始逐漸加倉。

  從淨值表現看,前海開源滬港深匯鑫A或在10月中旬後開始加倉,11月後基金的淨值開始陡峭上行。該基金的季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的股票倉位佔比僅0.79%,基本上處於空倉運行狀態。不過,就是10月以來的持續加倉,精準的入場節奏令這隻前期近乎空倉的基金實現完美“逆襲”,在11月的排名戰中首次躍升至前三,單月基金淨值漲幅達12.01%。

  年末行情走向或決定冠軍歸屬

  誰能最終勝出並獲得2018年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冠軍,目前來看仍是勝負難料。

  梳理近期業績靠前的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持倉可見,目前的冠軍排名戰中以兩大類基金為主:一類是以投資醫療行業標的為主的基金,另一類基金則重點押注通信和半導體板塊。

  以目前暫時排名第一的富國精準醫療為例,該基金第三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為同仁堂、智飛生物、愛爾眼科、恆瑞醫藥、長春高新、康泰生物、華蘭生物、藥明康德、昭衍新藥和美年健康,均為醫藥板塊個股。此外,排名相對靠前的富國新動力A和上投摩根醫療健康等基金,持倉個股也均是醫藥股為主。

  而中郵尊享一年定期的前十大重倉股中,除了個別醫藥板塊個股外,還包括了不少通信板塊個股,如烽火通信、光迅科技、滬電股份等。受到12月6日通信板塊大跌影響,預計相關基金的淨值表現也將被拖累,相關基金的業績排名或出現調整。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當前排名戰伯仲難分的情況下,年末行情走向或將決定冠軍歸屬。統計數據顯示,近9年來除了個別風格特別明顯的年份之外,大部分年份四季度均是市場發生風格切換的時期。因此,2018年度的基金排名大戰或要看市場“臉色”。

  截至12月5日基金業績排名前三

  基金名稱 收益率

  富國精準醫療 16.4%

  前海開源滬港深匯鑫A 15.72%

  中郵尊享一年定期 15.64%

  數據來源:Wi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