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中國所有的保健品都是騙人的

據《人民日報》報導:「目前在中國,所有保健品都是騙人的,沒有例外」。都說養兒防老,因為子女的疏忽,在中國越來越多的老人都在被一種所謂的「延年益壽」走健康之路的保健產品所欺騙,因此,各式各樣的保健品就出現在了老年朋友的日常生活中,其中也有被騙的傾家蕩產,甚至與子女斷絕關係的。

真實一:父母花巨款,輕信保健品

黃女士說,自己的父親今年七十多歲,偶爾會有一些頭疼的毛病,母親六十多歲,有輕微的哮喘,一到氣象變涼,總會咳嗽得厲害,兩個月前,在他們聽課的健康體驗館裡,幾位工作人員向兩位老人推薦了一款名為「膠原蛋白小分子活性肽」的產品,這些工作人員將該款產品的效果說的天花爛墜,林女士父母也對這款產品的效果深信不疑。

而在得知這一情況後黃女士以及哥哥黃先生先後勸說父母不要相信這樣的說辭。但是,兩位老人根本沒將子女的話聽進去,就在前天,兩位老人花了一萬五千元購買了20盒。

事後黃女士也說到:因為自己平時疏於對父母的關心,才導致這一時間發生。

真實二:太原636名老人被騙445萬元

2018年4月8日,家住太原敦化坊的傅大媽接到電話。對方聲稱自己是「九州藥店」的,藥店搞活動,給經常買葯的「大客戶」傅大媽送油,可以車接車送。在對方再三誘惑下,傅大媽次日跟隨「工作人員」來到一小區。兩位「工作人員」極力給傅大媽介紹「沙棘多肽」,說這葯能治多種疾病,對免疫力低下效果最好。患有十年免疫系統疾病的傅大媽信以為真,把僅有的一萬元拿出來,又湊了400元,買了五盒。

回家後,傅大媽查看說明書,發現這是保健品,用於身體勞累時食用。醫生朋友也跟她說,你又被騙了,可不敢吃。傅大媽聯繫九州藥店的「工作人員」要退貨,對方百般推諉,再打電話就聯繫不上了。無奈之下,傅大媽只能報警求助。

老人在購買保健品的時候切記保持頭腦清醒,如果身體實在有不適最好尋求家人幫助。

真實三:瀋陽老人揭保健品騙局:「再買下去就會家破人亡!」

鄭大娘指著保健品告訴記者:「這都是我背著家人買的,花了10多萬元,錢是家裡多年的積蓄,可不敢讓老伴和孩子知道了,那我就沒法活了。」

鄭大娘說,他們把保健品當葯賣,說得神乎其神。買的初衷只為治好老伴的病,每次去開會只要你一問,人家的「葯」就正好「專治」老伴的病,且百分之百能治好,沒病吃了能延年益壽。

前些日子,吃了兩年保健品的老伴突發腦出血,鄭大娘也出現腦血管堵塞,這才終於明白了:這保健品治不了病,更保不了命。


「兩年花了10多萬元,什麼用都沒頂,老伴是越吃病越多,自己沒事也吃出了病,這分明就是騙人嘛,」鄭大娘堅決地說:「我一定要徹底揭露保健品的騙局,他們專門騙老年人,就是豁出老命我也要和他們『鬥爭』到底」。

老人在遇到保健品騙局的時候,可以選擇站出來,製止這些「惡魔」。

其實想想也是可怕,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都說養兒防老,最後卻變成了保健品養老了」。人活了一輩子,打拚了一輩子,最後換來的卻是一堆毫無價值的保健品,這就是現在的老年生活模式。

多少老人是帶著一顆本為治病卻事與願違的殘酷現實,作為子女我們應該要好好分析(保健品之所以能在老年人群體中風靡,因為抓住了老年人關注健康的心理,更是大打親情牌,通過小禮品收買人心,講座培訓集中轟炸給人「洗腦」這三大招數,讓老人們防不勝防)。

針對這些真實案例,我想這值得我們深思。比太陽更刺眼的是人性!作為子女即使我們不能時刻陪在父母身邊,但也請拿一點的關心去呵護父母,讓子女成為父母的「保健品」。

牧牛出診平台「利用醫生的閑暇時間,為方圓三公里內的55歲以上鄰居提供最基本的公益/半公益性質的上門服務」。對輕微病、常見病、慢性病、老年性疾病等老年人提供帶有專業醫療建議的社會關懷。(不接受急診病、外科手術);平台特設的「親情關聯」能讓兒女全面掌握父母的健康狀況,該設定將醫生問診、醫生建議等過程同步錄音,兒女會在第一時間同步聽到,真正做到讓兒女了解父母當前病情。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