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海口“水城”神韻再現 “濕地創業”方興未艾

稻田裡不時有魚兒衝出水面躍向稻穗;牛、羊在稻田附近的草地上進食;連片的水面上不時有鴨、鵝嬉戲……站在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仁裡村委會卜茂村村口的大榕樹下,放眼望去,藍天白雲下的濕地田洋風光讓人陶醉。

海口潭豐洋省級濕地 公園

這裡是正在規劃建設的海口潭豐洋省級濕地公園的一部分。“原來要做土整項目,客土回填建標準化農田,對農業生產或許是好事,但生物多樣性就破壞掉了。”帶領記者參觀當地的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水菜花和水蕨後,海口龍華區農林局主任科員林政雄說,海口2017年2月叫停土整項目,改為建設“土整+濕地公園”項目。

“椰城”海口還有“水城”之稱,江海交匯,河灣湖汊縱橫,濕地資源豐富。調查顯示,海口現有濕地29093公頃,佔該市國土面積12.7%,有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人工濕地等4個濕地類及11個濕地型。

但是,海口“水城”神韻曾一度失色:濕地周邊養殖汙染、外來物種入侵等,濕地遭到不同程度破壞;全長約16公里的海口“母親河”美舍河,曾常年遭受城市汙水、養殖汙染,河道兩側每天8萬噸的汙水直排入河。“與現在河水清澈、鳥飛魚遊不同,前些年河水發黑發臭,窗戶都不敢開。”長期在美舍河沿岸工作生活的吳先生說。

2016年,海南開始大力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海口同年邀請專家對濕地進行摸底調查,並於2017年制定濕地保護和修複行動計劃,打響濕地“保衛戰”,建設濕地城市。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陳松介紹說,海口還制定了《海口市美舍河保護管理規定》等一系列的法規和制度,《海口市濕地保護若乾規定(草案)》目前正在征集公眾建議。

濕地建設成果初現。被譽為“中國最美小鳥”的蜂虎,近期現身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並築巢,引起市民廣泛關注。與潭豐洋濕地公園相似,這裡原是硬渠化水利工程,海口2017年將其改為“生態水利工程+濕地公園”項目。

“濕地公園構築的完整生態系統,是吸引蜂虎來此築巢的關鍵因素。”陳松說,該濕地公園過去建水利設施“三面光”,上遊的孢子類植物水蕨一下來就被衝走,現在水蕨已在河邊石頭縫裡“扎根”。

濕地建設漸成全民共識。記者注意到,僅今年以來,濕地友好型漁業生產與消費倡導座談會、濕地生物多樣性嘉年華、濕地知識進校園、小學生濕地知識競賽、濕地攝影大賽等系列活動接連在海口舉行,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松鼠學堂等民間機構積極參與。 “海口在海南率先建‘濕地學校’,培養一個孩子、教育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陳松說,海口選擇4所濕地周邊的中小學校進行試點,依托學校教師、社會公益組織、高校等開展濕地課程,今後將在全市推廣。

濕地建設獲得國際認可。海口2017年已入圍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遴選認證名單。聯合國濕地公約組織秘書長瑪莎·羅傑斯·烏瑞格今年初考察海口時表示,海口除了擁有豐富多樣的濕地資源,政府和群眾都承擔起了保護濕地的重任,“今年海口申報國際濕地城市極具競爭力。”

“水城”神韻逐步恢復,“濕地創業”漸露頭角,海口正在從“綠水青山”中收獲“金山銀山”。

在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涵泳村的“千畝荷塘”,不少城裡人來賞荷花、吃農家飯。“田洋水滿上來就很難種水稻,種荷花不受影響,畝產約3000元,比種水稻高出不少。”當地村民杜紹忠說,“花開季節,鄉村旅遊帶來不少收入。”

曾參與海口大部分濕地調查工作的海南暢達相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周緣,2017年4月開展“濕地創業”,今年開始賣第一批“產品”——淨水植物種苗和淨水植物種植裝置、為養殖廠提供糞汙處理方案、提供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宣傳教育和網絡授課服務等。

“我們運用黑水虻、蚯蚓處理禽畜糞汙,不但沒有二次汙染,還能生產可持續盈利的蛋白蟲和有機肥。”周緣說,國家越來越重視生態環保,“濕地創業”前景可期。

發展“濕地經濟”,陳松還有一篇“大文章”。他以潭豐洋濕地為例說,建濕地公園可引入企業開發旅遊,並可打造火山濕地水生蔬菜、花卉、水稻品牌,結合當地火山村落,實現農旅融合發展。

陳松說,建設濕地城市,可滿足廣大市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保護好濕地生物多樣性、提升人們環保意識,也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現在,還有市民詢問“什麽時候濕地公園能建到我們家旁邊來?”

根據《海口市濕地保護修複總體規劃(2017-2025年)》,海口將打造4個國家濕地公園和3個省級濕地公園以及45個濕地保護小區、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等,至2025年,濕地總面積達到31918.09公頃,濕地保護率在60%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