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LG掌舵人具本茂逝世,給公司留下哪些珍貴遺產?

(企業家,2018年5月20日逝世,享年73歲)

崔傳剛/文

1995年,成立近半個世紀的韓國企業Lucky-Goldstar決定改掉自己這個既冗長又略顯土氣的名字。

當時,這家跟隨韓國一起騰飛的化學及電子製造商,雖已成為國內的最大財團之一,但其全球化的探索不過剛剛開始。想要更好地贏得西方市場,公司難免需要在形象和名稱上做出妥協。於是,由兩家初創公司名稱合體而成、充滿奮鬥印記的Lucky-Goldstar壽終正寢,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簡潔到不能再簡潔的名字——LG。

當然,對於LG這家企業財團而言,1995年的重要意義不僅在於名稱的繁簡變換,更在於人事權力的代際更迭。

 這一年稍晚時,70歲的集團會長具滋暻宣布退休,接替他的是自己的大兒子、年屆50的具本茂。如果說公司改名暴露了父輩們繪製的藍圖,具本茂的出場則意味著一場真正的責任移交:前人奮力打下的基業,需要後輩找到保持長青的方法。

幸運的是,老成低調的具本茂不辱使命。接任會長時,LG還只是一家年營收30兆韓元的日化及電子消費品企業,而23年後,當具本茂於73歲之齡離世之時,LG業已成為一家年營收160兆韓元(1480億美元),橫跨電子、化學以及通信的全球化科技領先企業。

財團是韓國經濟的一大特色。據相關統計,包括三星、樂天、LG、SK以及現代在內的韓國前五大財團,其資產總量可達韓國經濟總量的六成。這種典型的大家族經濟體制既有優勢,但也經常爆出法律和道德醜聞。韓國人對這些大財團向來是又愛又恨,而相關家族的各種負面和花邊新聞也歷來是民眾茶余飯後的談資。

但具本茂和LG的名聲卻向來良好。在普通大眾的眼中,這位LG的掌門人不但有運籌帷幄的企業家素質,更是一位謙和的長者。

具本茂是LG創始人具仁會的長孫。“二戰”結束後,嗅覺敏銳的具仁會看到了民眾需求恢復性增長的機會,創建Lucky公司投身化妝品、塑料以及各種其他日化用品的生產。數年之後,他又捕捉到電子消費的商機,通過其旗下的Goldstar公司製造出韓國的第一台收音機、電風扇、電話和黑白電視機。經過幾十年的奮鬥,由具氏家族創立的這些企業,逐步構建起實力不凡的財團。

作為三代長孫的具本茂注定要成為這一家族事業的接班人,但這一過程卻並非一蹴而就。1975年,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具本茂遵循舊例,在家族企業工作。他從底層管理者做起,並陸續在化工、電子以及海外等部門熟悉業務,歷經十年歷練,他才正式進入高管序列。又過了十年,他才得到父親的認可,成為公司的第三代掌舵人。

與前輩相比,具本茂更具有全球視野,也更重視對趨勢的把握,也正是因此,他既能夠鞏固傳統優勢,又不乏對新領域的探索。在電子行業,他帶領公司進入了液晶面板製造領域,把LG變成了OLED市場的長官者;在化工方面,他把LG變成了全球的鋰電池巨頭之一。這些動作收效顯著:在具本茂擔任集團會長的23年間,LG的營收擴大了5倍,其中海外營收更是獲得了10倍的增長。

然而,和其他財團一樣,LG也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家族結構和關係,這令企業發展和公司誠信形象都受到拖累。為解決這一問題,具本茂剝離了大量由親戚控制的業務,使公司聚焦到主業之上。

接班人問題則是另外一個焦點。按照LG集團嚴格的長子繼承原則,具本茂的養子具光謨有望成為下一位LG的掌舵人。具光謨原是具本茂親弟弟具本綾的兒子,上世紀具本茂的兒子因車禍身亡,具光謨便被過繼給具本茂。

現年40歲的具光謨並不缺乏管理經驗,也非常熟悉公司業務,除此之外,具本茂生前的布局也有助於這家家族企業平穩地走出這段相對艱難的時刻。依據具本茂生前的指示,一個投資4兆韓元巨資,可容納數萬名科研人員的科學園區今年已經動工,這無疑會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長潛力。

“於變革中抓住發展之機遇,為克服危機奠定堅實之基礎。”在去年1月份最後一次官方致辭中,具本茂做出如是表態。在他看來,新時代的到來,正在讓以往的成功黯然失色。這種企業家特有的如履薄冰的危機感,正是具本茂為LG留下的另一份珍貴遺產。

(作者為媒體從業者)

(本文將刊發於2018年6月4日出版的《財經》雜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