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珍藏版人蔘,紅參,白參,西洋參,黨參,沙參等十多種參別再分不清,究竟該怎麼補科普一下

人蔘怎麼服用?

1. 服用人蔘必須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過量服食。

2.由於人蔘為乾品,推薦將參隔水蒸,每天服用參水,至沒有參味,連參一起服用。

3.泡酒,用白酒,浸泡二周左右。但對酒精過敏不適合。服用鎮靜安眠藥物的人群也不適合。

4.磨成粉末,每天一小杓,2-3g。

5.切片,放在保溫杯泡水。直接切片嚼服,西洋參比較適合。

6.和雞鴨一起煲湯。

注意:服用參時不要喝咖啡、濃茶等。不要吃生蘿蔔。發熱、咳嗽時不適宜服用。健康的兒童不適宜服用,防止性早熟。

人蔘如何選購?

1. 生曬參:最好是帶全部根須的整枝人蔘,以蘆頭、參體、參須完整,主根體長且堅實,少分岔,皮細而糯,表皮灰黃或米黃色(這是參的本色)。有特異人蔘的清香味道為優質生曬參。

2. 紅參:除了參好,加工非常重要,表面多為紅棕色或深紅色,油潤,有光澤,略透明。有一股特異香氣。

3. 西洋參:根略呈圓柱形而帶紡錘狀,長2~6厘米,粗0.5~1厘米,味先苦,但回味是甘甜。

如何保存?

人蔘需乾燥避光保存,可放在密封袋或密封罐中。也可以放於冷藏室內保存。

12種「參」簡版速記,搞不清的收藏

同名不同姓的參

中藥中名為「參」的有多種,但所冠「姓氏」不同,性狀、藥用也迥異。其中補性最大的當屬人蔘,其他尚有黨參、西洋參、沙參、玄參、丹參等,它們的性味、功能各有不同。

人蔘

五加科植物,因生長似人形而得名。我們會根據其生長地域、炮製方法不同而冠於不同名稱

主要產於我國東北,野生者稱為「山參(野山參)」,栽培者稱為「園參」。人蔘經不同炮製方法後又有不同的名稱:曬乾或烘乾者稱「生曬參」;蒸製後乾燥者稱「紅參(大力參)」;經糖汁浸漬後曬乾者稱「糖參(白參)」。人蔘藥用其根,細根則稱「參須」。產自朝鮮的人蔘,稱為朝鮮參、高麗參、別直參。

人蔘味甘(甜)微苦,性平(不溫不寒),但經蒸製的紅參則性溫。其功能善大補元氣,復脈(恢復心脈)固脫(治療休克)、補脾益肺、生津(如唾液)止渴、安神(治失眠)益智,為治氣虛的上品。

紅參

針對氣虛證的人蔘進補方法很多,除組方煎湯劑或為丸劑內服外(注意入湯劑時宜另煎,再將煎液兌入其他藥液中服用),尚可選用更簡便的方法,如:

(1)研末吞服,每次1~2克,日服2~3次;

(2)切片泡茶飲,日服3~6克,最後將藥渣嚼服;

(3)常口含1~2片,連渣嚼服。

野山參

人蔘補性甚大,不宜用於實證(病邪亢盛,正氣不虛)、熱證(表現為惡熱口乾,小便短赤,大便乾結),特別是紅參,更不相宜。有人服人蔘後口乾舌燥,甚至出現鼻出血,按中醫理論,即因熱盛迫血妄行(血不循行血脈之中而溢出於脈外)所致。

功效區別

人蔘: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高麗參:抗疲勞、提高免疫力。

生曬參:以補氣作用為主,尤適合於氣陰不足者。

白參:功同生曬參,但作用較弱。

紅參:藥性偏溫熱,具有補氣溫陽的作用,適用於陽氣虛弱的患者。

黨參:主要產於我國西北和東北。野生者稱「野台參」,栽培者稱「潞黨參」,亦味甘性平,功能補中益氣、生津養血,可作為人蔘的代用品治療氣虛證。但藥力不如人蔘強大,用量應倍增,每日可用至10~30克,且對氣虛欲脫(休克)者無效。

黨參

明黨參

黨參和明黨參是常用中藥材,因名稱僅一字之差,很容易引起認識及臨床使用上的混淆。

明黨參與中藥黨參的差別

1、科屬不同:首先兩種黨參的屬性就有很大的差別,黨參為桔梗科黨參,屬於草本植物,有乳汁,性平味甘,也叫做防風黨參或黃參等。而明黨參是屬於傘形科草本植物,又被稱之為山蘿蔔、土人蔘、百丈光等,其性涼,味甘微苦,是一種不常用的中草藥,常生長在山地土壤肥厚的地方或山坡岩石縫隙中。

2、外形不同:黨參一般呈長圓柱形,稍顯彎曲,長約10-35cm,直徑約0.4-2cm,表面呈灰黃色、黃棕色或灰棕色,根頭部有突起的疣狀莖痕,質軟有韌性,味香微甜。明黨參呈細長圓柱形、長紡錘形或不規則條塊,一般長約6-20cm,直徑約0.5-2cm,表面黃白色或淡棕色,質硬而脆,氣微味淡。

3、功效不同:黨參性平,具有補氣、健脾益肺、養血生津,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血壓、改善微循環、增強造血功能等作用,一般用於脾肺虛弱、食少倦怠、咳嗽虛喘、氣血不足等癥狀。明黨參性微寒,具有潤肺化痰、滋陰養胃,平肝,解毒的功效,一般用於肺熱咳嗽、嘔吐反胃、食少口乾、目赤眩暈、疔毒瘡瘍等病症的治療。

西洋參:即花旗參。主要產於美國,近來我國亦有栽培,其味甘性平,功能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其特點補氣之力雖不如人蔘,但生津之力則強於人蔘。由於其既能益氣,又能生津,故最適用於以陰虛為主的氣陰兩虛證。本品藥性平和,故甚少出現鼻出血等副作用。

使用西洋參進補的方法也很多,除較少入湯劑或丸劑外,其他用法大致同人蔘。

西洋參

要點區別

  • 西洋參與人蔘為同一科屬。
  • 人蔘微溫,重在補氣,復脈固脫。
  • 西洋參性寒,主養陰、清熱。

太子參

太子參又稱為孩兒參、童參,小兒也可服用,是難得的清補佳品。

要點區別:

太子參vs人蔘

補益之力遠不如人蔘,更無大補元氣之功,以益氣生津為主,用於脾氣虛弱,胃陰不足。

太子參vs西洋參

太子參補氣、益陰、生津之力弱於西洋參,且無清火之效。

東洋參

東洋參其實是牛蒡,自古以來,它就是我國百姓葯食兩用的蔬菜。

功效:經常食用牛蒡,可防止人體過早衰老,增強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大腸蠕動,清除體內毒素。長期食用,補腎壯陽。

現代藥理學研究:

牛蒡具有降血壓、降血糖、抗腫瘤及抗菌的作用。

苦參

中藥苦參為多年生落葉亞灌木植物苦參的根。在各地均產。每年春秋兩季採收入藥用。

功效: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驅風殺蟲、止癢安神。

適應症:為歷代中醫治療多種皮膚病所推崇。

現代藥理學研究:

  • 有抗炎、抗癌的作用,可治療慢性肝炎、肝損傷和肝纖維化。
  • 有明顯的鎮靜、催眠及抗炎抑菌等作用。

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功能清肺養陰、益胃生津。屬養陰葯範疇,藥力遜於西洋參。多入煎劑,常與其他養陰葯合用,治療肺陰虛所致的燥咳、咯血,胃陰虛所致的口渴引飲等癥候。

沙參

玄參:味苦甘鹹,性寒。功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瀉火解毒,屬清熱涼血葯範疇。常入煎劑,治療熱盛傷陰、血熱發斑、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等癥候。

玄參

丹參:味苦,性微寒。功能活血去瘀、養血安神、涼血消癰,屬活血化瘀葯範疇。常用於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近年常用本品治療肝炎、肝脾腫大、冠心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宮外孕等,有一定效果。

丹參

有很多人都誤以為參都是有補益功效的,其實不然,有很多中藥,雖然也叫參,但它的功效和我們常說的人蔘有很大的區別

綜上所述,中藥中有許多種參,名稱不同,性味各異,功能更不盡相同,決不能望文生義,以為凡參必補。歸納起來,人蔘、黨參重在補氣;西洋參、沙參重在養陰;玄參、丹參則補性甚弱,分屬其他葯類。為使進補方便,氣虛的可選用人蔘,陰虛的可選用西洋參,將其研末或切片,按前述方法服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