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信和自卑的孩子之間,只差這3件事

作者 | 木青

文來源 | 小十點(ID:sdikid)

參加朋友的婚宴,熱鬧的互動遊戲環節開始,現場的小朋友蠢蠢欲動,巴巴望著主持人手裡的獎品,恨不得馬上擁入懷裡。

只聽主持人一聲招呼,頃刻間,麻溜地上台了一群孩子。

站在舞台中央,孩子們個個興奮得摩拳擦掌,臉上寫滿了「自信」兩個字。

就在這時,我留意到了鄰桌的一位媽媽和一個大概3、4歲模樣的小女孩。

只聽媽媽不斷在慫恿:「去呀,你也去舞台上參加活動呀,你看,叔叔手裡的獎品多好……」

小姑娘猛然收回渴望的眼神,顯出驚慌的神色,腦袋搖得像個撥浪鼓,拚命拒絕:「不要,我怕!」

「還有小朋友要上台的嗎?」主持人追問。

眼看著遊戲就要開始,這位媽媽著急中試圖強行抱起孩子,這一抱,卻嚇得孩子哇一聲哭開了:「我不要,媽媽,我不要!」

這位媽媽尷尬地放下孩子,一臉不開心,然後低聲數落孩子:「真沒用,上個台都不敢!」

孩子抽泣著,肩膀一抽一抽,好在遊戲已經開始,舞台上的精彩的活動,蓋過了剛才這個小小的插曲。

望著舞台上一個個落落大方的孩子,再望著舞台下這個孩子哭泣的孩子,我的心裡不是滋味。

一個孩子的自信與自卑,赫然寫臉上,當我們在為自信的孩子鼓掌時,卻常常把數落留給角落裡那個自卑的孩子。

殊不知,孩子是自信還是自卑,其實只差了這3件事……

當你在說「別人家孩子」的時候,

別忘了誇誇自己孩子你真棒!

網上曾經做過小調查:孩子最討厭父母說的十句話,你佔了幾句?

其中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佔據榜首位置。

《少年說》中,有個初一女孩面對台下的媽媽吐槽「別人家的孩子」:

「有一個人,他十項全能,他什麼都好,他,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可是媽媽,孩子不是只有別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為什麼你不看一下呢?」

話音落後,贏得全場學生熱烈的鼓掌聲,這番話,戳中無數孩子內心的痛點。

「你看看XXX考試又得了第一!」

「你看看XXX,比賽又獲了獎!」

「為什麼別人那麼優秀,你就那麼差呢?」

……

多少孩子在父母「別人家孩子」的比較聲中黯然受傷,雖憤然反抗卻顯得毫無底氣。

在父母的衡量標準裡,始終以別人家孩子的優點來對比自家孩子的缺點。自家的孩子,拿什麼去勝出?

也許父母本意只是想激勵孩子向更優秀的人學習,殊不知,每提一次「別人家孩子」,都是對自家孩子的打擊。

不但難以激發孩子的鬥志,更會令孩子困在「別人家孩子」的魔咒中無法自拔,自我否定,失去信心,從而成為一個自卑的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樂觀的父母,才能培養出樂觀的孩子。

從奧運會表情包走紅,到《我家那閨女》節目錄製,幽默率真、樂觀自信的傅園慧,以滿滿的正能量獲得觀眾喜歡。

傅園慧在節目中透露,她從小就是聽著父母「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個天才」三句話長大。

這些聽起來有些天真的話,卻在她遇到困難的時候,遭遇委屈的時候,承受不公的時候,變為支撐她的最強大力量源泉。

其實自《我家那閨女》節目開播,傅園慧爸爸也以他風趣、幽默的性格成為最受歡迎爸爸。

在傅爸爸的心裡,他的孩子就是一個最棒的天才,他不僅這麼鼓勵孩子,也這麼無條件維護著女兒的尊嚴。

當年傅園慧剛進省隊,自稱是天才,遭到了其他隊員的嗤笑。

傅爸爸一本正經地告訴隊員們:「是的,我們傅園慧真的是天才。」

世界上從來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葉子,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孩子。

縱然別人家的孩子很優秀,我們的父母,也請把欣賞的目光投給自己家的孩子,告訴他:你也很棒!

因為,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父母的肯定是送給孩子最好的強心劑,讓孩子從此變得自信而堅強。

當你在愛孩子的時候,請不要加上條件砝碼

如果問這個世界上「什麼樣的愛最無私」?

答案莫過於父母對孩子的愛。

無數父母,為了孩子,甘願付出一切。

可或許愛過於深,期望過於重,卻漸漸在對孩子的愛裡悄悄加上了附加條件。

生活中的這一幕,你一定不陌生:

你再不聽話,媽媽不理你了!

你不哭不鬧,媽媽才給你買玩具!

你考100分, 我就獎勵給你!

……

當父母習慣性用加籌碼的方式督促孩子聽話進步,卻漸漸在孩子心理形成一個邏輯:

只有照著父母說的去做,成為父母眼裡的好孩子,才能夠得到父母的愛,包括自己想要的東西。

於是,一個討好型人格的孩子,悄悄被培養。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他們往往敏感、膽小,渴望被關注,內心卻極度缺乏安全感,唯有不斷自我犧牲,用來討好父母。

失去了自我的孩子,在潛意識也便覺得低人一等,逐漸養成自卑心理。

無條件的愛,不是說要事事滿足孩子,而是父母要懂得無條件地關注孩子,理解孩子,接納孩子。

電影《墊底辣妹》中,高中女生沙耶加無心學習,濃妝艷抹的她成日沉醉在昏天暗地的玩耍中。

她的成績從全年級倒數第一,最後一路逆襲考入日本名校,媽媽成為她最大的支柱。

因為她心裡非常清楚,無論她是一個差生,還是一個優秀生,她的母親始終深深愛著她。由此,她無所畏懼,一路向前。

電影中,沙耶加的母親說:「我想讓孩子們做能讓他們喜歡的事情。不管周圍的人怎麼說,就算與全世界為敵,我一定會在她的身旁。」

這就是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我愛你,僅僅因為你是我孩子,無關你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她的內心更豐盈也更堅強,即便遭遇困難,也都能積極面對。

因為她知道:這個世界上,她並不孤單,也不是一個人在作戰,父母永遠是她最堅強的後盾!

當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請慎用「語言暴力」

據不完全統計,有近一半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頻頻使用語言暴力。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孩子的表現越來越不盡人意,變得膽小懦弱,變得不敢直視你的目光。

那麼先審視一下自己,你是不是對孩子太過嚴厲,你是不是經常在對孩子說:

你真笨!

你真沒用!

你怎麼那麼沒出息!

孩子在成長中,一定會伴隨各種各樣的問題,也許父母真的很氣憤。

也許父母也不是故意的,可是口不擇言的教育方式,卻猶如一把無形的劍戳傷孩子的心。

有太多的真實案例證明:長期生活在父母語言暴力下的孩子變得自卑,甚至心理出現問題,導致抑鬱傾向。

孩子小,心靈脆弱,他們遠還沒有足夠的承受能力來迎對父母長期的語言暴力。

在被苛責的壓抑氛圍中,孩子也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不斷否定自己,從而失去信心。

猶如心理學中的 「標籤效應」,被肯定的孩子越來越好,而陷在父母否定評價中孩子,最後真成為了那個沒用的孩子!

英國知名心理學者哈德菲爾德說:


人在自信的情況下,能夠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500%以上,而沒有自信且自卑的人,只能發揮自己能力的30%。

每一個孩子出生之際都是一張白紙,自信還是自卑,其性格底色,往往來自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

自信與自卑之間,其實隻隔了一個「父母的態度」。

培養一個樂觀的孩子,父母給孩子充足的愛是沃土,父母對孩子的賞識是陽光。

而父母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是雨露,這樣的環境,才能才能培養出一個自信、樂觀的孩子!

-作者-

木青, 80後白羊小媽。世界很大,理想很小,讀書、寫作、遛娃,笑看窗外事,靜寫心中文。本文轉自小十點(ID:sdikid),專業實用的育兒乾貨,睡前故事,親子閱讀,美媽提升,精選好物。集結專家及辣媽,讓帶娃變得輕鬆好玩。

往期精彩回顧▼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