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財看見|砸牌子的不止蜂蜜 同仁堂這些產品也出過問題

本來應該喂蜜蜂的過期蜂蜜,卻被回收進了廠家的原料庫。做這件事的不是黑作坊,而是一家正規的蜂蜜生產企業,更要命的是,它生產的蜂蜜,將被貼上“同仁堂”的商標,賣給消費者。

近日,代工廠疑似回收過期蜂蜜事件讓同仁堂卷入輿論風暴。其實,“砸牌子”的不止蜂蜜,近年來同仁堂品牌頻頻登上質檢黑榜,涉及同仁堂子公司產品,以及外部採購、代工廠生產的產品,其中一家子公司更是年年數次登上質檢黑榜。這家迅速擴張的百年老字號正面臨信任危機。

股價連跌三日

在被媒體曝光代工廠疑似違規處理過期蜂蜜、篡改蜂蜜生產日期後,同仁堂12月16日晚發布公告,承認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生產過程中存在監管不力和失察的責任,但表示產品並未流入市場。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也發布了聲明,稱涉嫌違規產品已全部封存,向所有消費者鄭重致歉。

受此影響,17日,同仁堂系三家上市公司股價普跌。截至19日收盤,3天的時間,同仁堂(600085)累計跌了7.36%,市值縮水逾30億元。

涉事企業出品的蜂蜜也已全部下架。目前,各大電商平台上已找不到由鹽城金蜂公司生產的蜂蜜。天貓店鋪“同仁堂官方旗艦店”和阿里大藥房在售的同仁堂蜂蜜產品,均為北京同仁堂蜂產品(江山)有限公司出品,產地為浙江省衢州市。在天貓“同仁堂食品旗艦店”中,在售蜂蜜則由北京同仁堂通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出品,實際生產企業為北京東興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同仁堂集團並無直接股權關係,也是一家代工廠。

子孫公司眾多

此次“蜂蜜門”的涉事主體——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同仁堂(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直接控股的13家子公司之一。

從收入角度看,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的營收在整個上市公司中佔比很小,2017年僅為2.09%。同仁堂九成以上營收來自同仁堂科技和同仁堂商業投資兩家子公司。其中,港股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01666)2018上半年營收28.03億元,在上市公司總營收中佔比約39%;同仁堂商業投資2018年上半年營收39.26億元,在上市公司總營收中佔比約54%,同仁堂商業投資旗下共有132家子公司,門市總數已達到763家。

另外,負責集團產品的海外分銷及零售的同仁堂國藥,也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目前同仁堂業務已覆蓋境外21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有著300余年歷史的北京同仁堂(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同仁堂集團公司),已形成六個二級集團、三個院、五個直屬子公司的主體架構。6個二級集團為:股份集團、科技發展集團、國藥(香港)集團、健康藥業集團、商業投資集團、藥材參茸投資集團;5個直屬子公司為:製藥公司、投資公司、生物製品公司、文化傳媒公司、中藥配方顆粒投資公司;三個院分別為:研究院、中醫醫院、教育學院。

屢登質檢黑榜

近年來,同仁堂集團公司借助品牌優勢迅速擴張產品鏈條,直屬、參股子公司眾多,再加上引入的代工企業,生產鏈公司龐雜。與此同時,同仁堂品牌屢屢因藥品品質不合格被各地質檢部門通告,涉事主體均為集團公司旗下子公司或代工廠。

今年11月13日,山東省藥監局通告,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53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5月,國家藥監局通告,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薄荷不合格;1月,同仁堂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收到國家食藥總局的藥品不合格通告,不合格藥品為開胸順氣丸,不合格項目為裝量差異項。

2017年,同仁堂旗下企業登上質檢“黑榜”近10次,涉及的企業有北京同仁堂銀川藥店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福州)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重慶建新藥店公司,被查出的不合格產品包括白礬、地龍、杜仲等。

而2016年,同仁堂則6次登上質檢“黑榜”: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責任有限公司生產的炙甘草、(燙)骨碎補、熟地黃、翻白草四種產品分別被天津、貴州、湖北、山東食藥監部門公告不合格;北京同仁堂製藥有限公司的藥品加味左金丸因裝量差異抽驗不合格;同仁堂淄博藥店銷售劣藥被罰。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通告中,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責任有限公司亮相頻率尤其高,2018年至少2次上“黑榜”,2017年7次,2016年4次,再往前追溯,“案底”也不少:2015年下半年,該公司生產的 6項產品又因不合格被山東省食藥監局通報;2011年8月15日,其生產的537批次“血燕”抽檢結果不合格被浙江省工商局通報。

經查詢,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責任有限公司,是同仁堂集團公司下屬的北京同仁堂藥材參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嫡系”子公司的藥品品質都如此令人堪憂,且“屢告不改”,如何讓消費者對同仁堂的品牌放心?

站不住腳的澄清公告

而從投資者的角度看,同仁堂對於產品品質問題的回應公告,也有急於撇清關係的嫌疑,並不能令人信服。

比如,2017年2月,針對媒體曝光的“一年六次登上質檢黑榜”事件,同仁堂在公告中逐一澄清,稱涉事的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責任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製藥有限公司,都是公司控股股東同仁堂集團公司的下屬企業,其生產的不合格產品“非本公司產品”

查詢同仁堂年報可以發現,這兩家涉事公司儘管不是同仁堂旗下的公司,卻都與同仁堂有過關聯交易。尤其是北京同仁堂製藥有限公司,每年都是同仁堂重要的供貨商!2016年,同仁堂向該公司採購了1790.51萬元商品,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分別又採購了1136.17萬元、1209.68萬元商品。

更耐人尋味的是,北京同仁堂製藥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馬保健,2013年~2018年兼任同仁堂監事會主席。

關聯如此緊密的公司產品品質出了問題,同仁堂能夠以一句“非本公司產品”撇清關係嗎?

至於同仁堂淄博藥店出售劣藥事件,同仁堂則稱,“該店採購的紅參,是同仁堂系外企業的產品。”並表示,媒體報導的一年六次登上質檢黑榜事件,“並未對本公司造成不利影響”。

問題又來了,無論是同仁堂採購的其他企業生產的產品,還是自己的代工廠生產的產品出了問題,都反映出同仁堂在供應管理和品質把控上存在漏洞,儘管涉事產品在總營收中佔比較少,但損傷的是百年老字號的招牌,“未對本公司造成不利影響”的說法,顯然也站不住腳。

另外,今年1月同仁堂子公司開胸順氣丸被國家藥監局通報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裝量差異項。同仁堂在隨後的公告中回應稱,造成裝量差異不合格的原因為被抽檢部門保存不當,稱“此產品不會給服用者帶來不良影響和安全風險。”而據國家藥監局介紹,裝量差異是反映藥物均勻性的指標,是保證準確給藥的重要參數。重量差異或裝量差異不符合規定會導致臨床給藥劑量不準,帶來相應的安全風險。同仁堂自證清白的說辭,可信嗎?

從一間小藥鋪到享譽世界的“中華老字號”,300年積累的品牌優勢是同仁堂保持持續穩健經營的重要基礎。與之相對,品牌損傷也是其重要的投資風險。當子公司頻頻被曝出品質問題,上市公司急於撇清了事,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任還能維持多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