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谷歌收購Looker發力雲計算 亞馬遜霸主地位短期難以撼動

紅刊財經 何豔

谷歌擬以26億美元現金收購數據分析軟體公司Looker加碼雲計算,雖然這種做法有些取巧,但對於目前擁有雲計算市場份額只是個位數的谷歌來說,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其可以通過在業務布局上的差異化,拉近與亞馬遜、微軟之間的差距。

6月6日,谷歌宣布將以26億美元現金收購數據分析軟體公司Looker,並把該公司並入到谷歌雲,這是谷歌迄今在雲業務上最大的一起收購。

谷歌雲CEO曾公開表示,谷歌雲正在追趕雲市場領頭羊AWS,並為自身雲業務進行更多的銷售投資。不過,在競爭激烈的雲計算賽道上,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所佔據的市場份額已遙遙領先,谷歌雲要想追上是存在不小壓力的。

谷歌26億美元收購Looker,提升業務協同能力

在谷歌發起對Looker的收購之前,作為一個商業智能平台(BI,Business Intelligence),Looker已經獲得了由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風投Capital G領投的8150萬美元的D輪融資。對谷歌的這次收購,美國對衝基金公司Greiphyn Heights Asset Management LP投資經理盧國韜認為,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在走捷徑。雖然跟微軟相比,谷歌雲著手布局的時間並不算晚,但投入卻遠遠不夠。在目前兩大競爭對手亞馬遜和微軟已經積累大量經驗,且具備先發優勢的背景下,規模並不大的谷歌雲若想從頭開始布局顯然已經來不及,此次收購一家現成的數據分析公司,對於谷歌來說,可通過差異化的方法與對手展開競爭。

在2019年谷歌雲年度開發者大會上,谷歌發布了Anthos跨雲管理平台、開源訪問功能、AI套件等產品,混合雲、AI、開源等雲計算領域熱門問題體現了谷歌雲作為挑戰者與AWS和Azure的差異化策略。此外,谷歌此次收購Looker,將繼續減持“多雲戰略”,谷歌將允許Looker接入AWS Redshift、Azure SQL Server 等其他公有雲的數據庫,進一步加強谷歌雲多雲架構的吸引力和黏性。

在雲計算領域,谷歌直接面向 客戶的商業化分析工具(SaaS)能力較弱,此次谷歌收購Looker,有望補齊其數據分析商業工具的短板。對於谷歌的此次收購,國泰元鑫資產研究部執行總監王懿超表示,Looker這樣BI公司的主要作用在於幫助客戶重整數據,理解客戶的商業行為,便於行銷和管理,手段是把行業的理解固化到軟體中,“BI公司的競爭,拚的就是行業解決方案,也就是對行業的理解,了解關鍵數據在哪裡,熟悉數據的匯總,整合成可視化圖表”。

平安科技技術研究院(中國)感知計算技術研發組算法研究員呂東對《紅周刊》記者表示,谷歌之所以選擇Looker,原因可能在於,一方面Looker的產品主要是To B的,可以對數據進行更加深入的專門分析,另外,谷歌作為傳統搜索引擎公司,積累了大量數據,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除了谷歌這種大而全的搜索引擎以外,還會細分出很多小的搜索工具,它們源於對數據或知識的可信度。比如一位計算機領域的專業人士,如果在谷歌裡搜索,其結果可能會更加靠前,但他更大可能是選擇一些小的更加專業的搜索工具,因為它們可以提供更加可靠的解決方案。而Looker之所以選擇被谷歌而非其他公司收購,應該也是看中了谷歌強大的數據基礎。

目前,谷歌與Looker擁有350多家共同客戶,在行業應用中,Looker已廣泛應用到數字行銷分析、網站分析、銷售分析等多領域中。對此,王懿超進一步表示,Looker與谷歌的融合度相對較高,谷歌擅長的領域主要在互聯網To C端,這對於以廣告見長的谷歌來說,它本身在網絡數字媒體行銷、電商等相關數據分析上具有優勢,Looker的典型應用場景與谷歌現有業務具有很好的協同效應。

亞馬遜霸主地位短期難撼

據Synergy統計,在2018年四季度的公有雲市場,AWS、Azure和谷歌雲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4%、16%和7%,其中谷歌雲距離行業前兩位領先者有著較大差距。谷歌雲CEO托馬斯·柯瑞安(ThomasKurian)曾公開表示,谷歌雲正在追趕市場領頭羊AWS,改進總體規劃,為自身雲業務進行更多的銷售投資。

事實上,谷歌雲也確實在加大投入的。投資方面,2018年谷歌將其年度資本支出從100億美元增加到130多億美元;人員方面,過去兩年中,谷歌雲在Alphabet集團增加了比其他任何子公司都多的員工。可雖然如此,盧國韜仍表示,谷歌想要挑戰亞馬遜、微軟的地位著實不易,因為谷歌在雲的前期投入不足,目前處於落後地位,即便谷歌下定決心毀掉幾年的財報表現,投入大量資金也不一定能實現超越。而谷歌在自動駕駛、AI領域的領先優勢又是競爭對手不具備的,谷歌未來完全不一定非要在雲計算上挑戰霸主,只要爭取縮小差距,取得差異化競爭優勢就可以了。

同樣是對於亞馬遜、微軟的競爭優勢不易撼動原因的分析,王懿超則認為,AWS和微軟天生就比谷歌有優勢,原因與各公司的起家業務,即基因稟賦有關。作為搜索引擎起家的谷歌,初始的基因決定了它天生相對較難做To B業務的,它比較擅長的還是自己起家的業務,例如通過軟體技術在互聯網上抓取信息、頁面分析以及進行廣告推送等。相對來說,在企業級服務上,微軟卻是具有天然客戶優勢的,可以在原有客戶需求的基礎上對IT系統進行雲化升級就可以了。

谷歌一季報顯示,整體實現營收363億美元,同比增長17%,此增速為最近三年的新低,低於市場預期。其中,廣告業務營收增速放緩,營收為307億美元,同比增長15%,廣告增長放緩成為市場最為擔憂的因素之一。

關於谷歌廣告業務發展低於預期,王懿超表示,表面上這與經濟環境不好,廣告投放需求受衝擊有關係。但我們從IT產業變革的角度看,其本質原因是數據結構與分布發生了變化。目前越來越多的人不再使用谷歌、百度等引擎進行搜索,而是選擇在微信、微博等軟體平台上搜索,因為搜索引擎能夠觸及到的數據量在減少,這與整個互聯網數據分布的重構是有關的。原來互聯網的結構是每個網站的信息放到了萬維網的環境裡,百度、谷歌這樣的搜索引擎作為一個總的入口去抓取數據,用戶通過這個總入口進入互聯網,現在發生了變化,尤其是一些巨型APP比如微博、Facebook、Twitter、微信等,慢慢會將大量的信息固化在這些平台上,而不是分散在萬維網上。所以它們未來一定是要通過轉型來獲取更多客戶,而雲就是必然的一個轉型方向。

據Canalys數據,2018年谷歌雲增速超過90%,表現為雲計算五大巨頭中的第一位,但這一增速卻是建立在谷歌雲基數較小的前提下,市場認為其增長低於預期了。對此,王懿超認為,雲計算行業某種意義上固化程度越來越高,在前幾名市場佔有率明顯佔優下,很難會有大範圍排名上的超越,而更多的只能是差距的收縮,哪些企業的市場份額佔優與它們固有的資源半徑和能力圈是相關的,它們所提出的雲戰略也與其自身優勢有直接關係,比如谷歌在做整個雲架構的時候就特別強調技術和融合。

(本文已刊發於2019年6月15日出版的《紅周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