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關於奇經八脈,他們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辯論

奇經八脈均起於下焦之陰而上行於陽,歷代醫家隻注意十二經絡循行的正常生理活動, 而很少注意奇經在生理上的特殊現象, 一旦八脈之間、八脈與十二經之間發生矛盾,表現出病理變化, 則奇經不能溢蓄環流灌溉正經的循環。李時珍對奇經八脈在人體整體功能運動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 萃集前賢諸說, 探發其中精奧, 撰成《奇經八脈考》一書。

李東垣

《瀕湖脈學三書》 查看:10100回復:129

秋冬之月, 胃脈四道, 為沖脈所逆, 肋下少陽脈二道而反上行, 名曰厥逆。其證氣上沖, 咽不得息, 而喘息有音, 不得臥, 宜調中益氣東加吳茱萸五分, 隨之氣多少用之《脾胃論》。夏月有此, 乃大熱之證,用黃連、黃柏、知母各等分, 酒洗炒為末, 白湯和丸,每服一二百丸, 空心白湯下, 即以美膳壓之, 不令停留胃中, 直至下元, 以瀉沖脈之邪也。蓋此病隨四時寒熱溫涼治之。

孫真人《千金方》

《瀕湖脈學三書》 查看:13500回復:136 咳唾手足厥逆, 氣從小腹上沖胸咽, 其面翕熱如醉, 因復下流陰股, 小便難, 時復冒者, 寸脈沉、尺脈微, 宜茯苓五味子湯, 以治其氣沖。其方用茯苓、五味子二錢, 桂心、甘草一錢, 水煎服。胸滿者, 去桂。

金程篁墩

《瀕湖脈學三書》 查看:15800回復:105 太平侯病膻中痛, 喘嘔吞酸, 臍上一點氣上至咽喉如冰, 每子後申時輒發。醫以為大寒, 不效。祝橘泉曰: 此得之大醉及厚味過多。子後申時, 相火自下騰上, 故作痛也。以二陳加芩、連、梔子、蒼朮, 數飲而愈。

李東垣

《瀕湖脈學三書》 查看:12800回復:185 暑月病甚, 則傳腎肝, 為痿厥。痿乃四肢痿軟, 厥乃四肢如火, 或如冰。心煩, 沖脈氣逆上,甚則火逆, 名曰厥逆。故痿厥二病, 多相須也。

李瀕湖

《瀕湖脈學三書》 查看:29500回復:98 濕熱成痿, 乃不足中有餘也, 宜滲泄之葯。若精血枯涸成痿, 乃不足中之不足也。全要峻補之葯。

王叔和《脈經》

《瀕湖脈學三書》 查看:17500回復:130

兩手脈浮之俱有陽, 沉之俱有陰, 陰陽皆盛, 此沖、督之脈也。沖、督之脈為十二經之道路也。沖、督用事, 則十二經不復朝於寸口, 其人若恍惚狂癡。

岐伯

《瀕湖脈學三書》 查看:28800回復:165

海有東西南北, 人亦有四海以應之。胃者,水谷之海, 其輸上在氣街, 下至三裡。沖脈為十二經之海, 其輸上在於大杼, 下出於巨虛之上下廉。膻中者,為氣之海, 其輸上在於柱骨之上下, 前在人迎。腦為髓之海, 其輸上在於蓋, 下在風府。氣海有餘, 氣滿胸中,急息面赤。氣海不足, 則氣少不足以言。血海有餘, 則常想其身大, 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 亦常想其身小, 狹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餘, 則腹滿; 水谷之海不足, 則飢不受食。髓海有餘, 則輕勁多力, 自過其度; 髓海不足, 則腦轉耳鳴, 脛酸眩冒, 目無所見, 懈怠安臥。

文選自《瀕湖脈學三書》

(點擊小程序或掃二維碼可購書)

眾所周知,就中醫脈學之普及而言,當以《瀕湖脈學》為先。本書將《瀕湖脈學》單獨整理編次, 又取李時珍考證《脈經》後所做之 《脈訣考證》,以及考證奇經八脈循行、主病及所屬穴位之《奇經八脈考》, 三部小書匯於一處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