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愛忘事,記得做個記憶篩查!日常這麼做,提高記憶力!

人上了年紀,變得常愛忘事,過去的事記得清,眼前的事過會兒就忘。不少人認為這是衰老的正常現象,但是老人記性變差可能與某些疾病或情緒問題有關。因此,建議子女最好帶爸媽到醫院做記憶篩查。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心理康復科主任劉松懷錶示,如果老人總是愛忘事,容易丟東西,發生不久的事怎麼也記不起來,或者本來沒有發生的事情冤枉別人,搞不清時間,分不清自己在什麼地方,影響正常生活,就需及時去醫院檢查。

記憶力出現病態減退,並伴隨其他認知功能障礙,是某些腦部疾病的反應。比如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現就有記憶減退,還有血管病癡呆、路易體癡呆、額顳葉癡獃等。一些腦血管病和腦損傷患者,記憶力和認知判斷也可能有不同程度下降。

此外,還有某些非腦部病變,比如甲亢或甲減等,也能使老人記憶力減退。人在某種不良情緒狀態下,記憶力也會變差。一部分老年抑鬱症、焦慮症患者也會記性差。

醫院的記憶篩查量表有很多種,比如臨床記憶量表、韋氏記憶量表、老年認知功能量表等。最基礎的量表是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用來對記憶、認知功能和行為能力作快速篩查。

檢查很簡單,老人在醫生指導下2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衡量程度也和文化程度有關。它包括短時記憶、常識記憶、時間記憶、空間記憶、命名、聽說能力、執行能力、空間操作等十幾項測評。比如問今天星期幾、現在在哪個城市、家裡有幾口人等。如果醫生髮現了一些問題,還要做進一步的臨床檢查,比如有數百條檢查項目的韋氏記憶量表,包括圖形記憶、視覺記憶、聯想記憶、定向記憶、觸覺記憶、理解記憶等更加系統的評估,或做腦部醫學影像檢查。

不過,不是所有記憶減退都是病,老人學習東西的速度一般比年輕人慢;同時做幾件事情也比較困難,只能集中做一兩件;有時忘掉一些事情的細節,但別人提醒還能想起來。這些都是正常的記憶衰退,不必太擔心。

劉松懷提醒,做記憶篩查應像體檢一樣,60歲以上老人每半年或一年要到醫院精神科、心理科或神經內科進行檢查。

即使是健康的老人,也有必要做記憶篩查,給自己留個檔案。一旦以後記憶力衰退了,能給醫生提供參照進行比對。如果發現一些疾病徵兆,也可以早預防早治療。早期可通過藥物,也可通過認知康復訓練,減緩疾病發展速度。比如,給老人讀短文章,請他們回憶某些內容,訓練注意力和記憶力;或者用拚圖遊戲、手工串珠、走迷宮圖、搭積木等形式,訓練空間記憶和執行能力。

老人練冥想,記憶力好

增強記憶力。美國凱斯勒基金會創傷性腦損傷研究所主任、神經心理學家讓·倫恩菲爾德介紹,冥想不僅能增強短時記憶,還有助於保留長期記憶。

防止認知衰退。《紐約科學院年鑒》雜誌刊登的一項新研究,對10多項老年研究數據展開梳理分析發現,冥想對注意力、記憶力、執行力、處理速度和一般認知能力都具有積極影響。認知能力會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漸減退,老人練習冥想,有助保持認知能力。

活血助消化。研究發現,經常練習冥想的參試者血液循環和血氧量都得到了顯著改善。對老人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因為隨著年齡增大,消化和循環問題隨之而來。如果消化不良,治療的同時可輔助以冥想。

緩解壓力。多項研究已證實,冥想可減輕壓力,對老人具有鎮靜作用。老人經常冥想,可提神醒腦,使思維更敏捷。

減少孤獨。研究顯示,長期孤獨有損老人的認知能力。美國《大腦行為與免疫》雜誌刊登的一項試驗表明,老年參試者練習冥想8周,即可顯著減輕孤獨感。

七個小方法提高記憶力

吃飯時少量飲酒

儘管飲酒過度會造成記憶力喪失,但一項新研究發現適量飲酒實際上會減少人們發生記憶障礙的可能性。

根據發表在《老年癡呆症期刊》上的一項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與那些從不飲酒的女性和飲酒量過大的人相比,那些每周飲酒量在7杯以下的人患認知功能損害的可能性最低。

秘笈揭秘:據研究者們推測,酒精的抗炎特性能夠提高人們的記憶力,而且飲酒適量的人在生活方式上也很健康。

工作之前鍛煉

運動生理學研究顯示:鍛煉能增加流向大腦的血液,讓大腦細胞攜帶更多的氧氣和葡萄糖作為燃料進行燃燒。

來自《學習和記憶神經生物學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與進行強度比較低的體育鍛煉相比,在進行強度比較大的體育鍛煉之後,人們在記憶新辭彙時的速度要快20%。

秘笈揭秘:對於大量進行腦力勞動的白領來說,在正式工作之前可以跳跳體育舞蹈,身體素質比較好的人可以練練跆拳道。這樣不僅能舒筋動骨,還能讓大腦的記憶功能充分運轉。

適度減壓

愛丁堡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壓力過大會導致人們進入老齡後記憶力喪失。

老年人大腦中的兩種感受器會對壓力激素(氫化可的松)做出相應反應,從而導致記憶力喪失。其中的一種感受器會被較低水準的氫化可的松所激活,有助於增強記憶力。然而,如果壓力激素的分泌水準過高,另一種感受器就會使大腦的思維過程產生阻滯,對記憶力有損壞作用。

秘笈揭秘:瑜伽、普拉提、冥想、太極和各種中低強度的有氧鍛煉(如散步、慢跑、騎車、爬山、游泳、爬樓梯、遠足等)都有助於減壓。

早餐吃麵食

不吃碳水化合物很容易損傷記憶力。美國塔夫茲大學的研究發現:與那些飲食中包含碳水化合物的人相比,飲食中不包含碳水化合物的人在以記憶力為主的工作中表現偏差。這是因為大腦細胞需要將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葡萄糖,並保持在巔峰狀態才能保證正常記憶功能。

秘笈揭秘:麵食以選擇粗糧和其他複雜的碳水化合物為佳,因為它們會被人體緩慢地吸收,向人體緩慢而持續地提供葡萄糖。一塊玉米面貼餅子、一片粗糧麵包、一個蔥花攤雞蛋餅、一杯脫脂牛奶和一杯漿果,這樣的一份早餐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換一種字體書寫

發表在《認知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顯示:如果你平時習慣於使用一種字體,請嘗試變化使用另外一種不同的、稍微難以辨認的字體,這樣做有助於提高長期記憶力。

秘笈揭秘:如果你平時書寫時採用楷書,這時可以換用行書;平時用行書的可以換用草書,只要讓別人能夠看懂就可以。

對一種新的字體施加更多的注意力可以讓大腦的加工處理中心更加努力地運轉,從而提高記憶力。下次往備忘錄上記些東西時可以嘗試採用連筆字和斜體字,它會對記憶力的提高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每天上網一小時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者所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每天花一個小時的時間上網瀏覽自己所感興趣的事物(如選擇度假地點、購買時髦服飾等)能夠刺激大腦前葉,有助於短期記憶力的提高。

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加裡·斯莫爾博士發現:人們在仔細上網瀏覽時牽扯到決策制定、視覺——空間智能和語言能力方面的神經通路會被充分激活。

秘笈揭秘:瀏覽網頁要有目的性,漫無目的網上衝浪起不到激活效果。

偶爾看看停車位置

如果你總是忘記停車的位置,說明你的短期記憶力出現了問題,有個小竅門可以幫你。

當你準備停好車走進商場購物或吃東西時,盡量把車停放在視野所及的範圍之內,然後站在一個合適的固定位置,每隔一會兒就用眼睛向旁邊掃描一下車子停放的位置,持續進行30秒鐘。

秘笈揭秘:可不要小瞧了這個動作哦。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這種簡單的眼睛移動掃描的方法會幫助長期記憶力提高10%,有助於人們記住一些比較重要的信息。

開個養腦營養處方

魚類。建議選個頭小、牙齒尖、生活在寒冷水域的魚。女性孕期食用三文魚、金槍魚等富含油脂的魚類,有益胎兒智力、行為能力、視力發育。

紅肉和動物肝臟。此類食物富含鐵、鋅、膽鹼、葉酸等有益大腦的營養素。動物來源的鐵,含量和吸收率都很高,首選動物肝臟,然後是紅肉,接下來是禽肉和魚蝦類。建議每天攝入紅肉100克左右,經常換著品種吃;肝臟每周吃一次。

堅果和種子類食物。豆類、堅果、種子等富含必需脂肪酸,還能提供維生素和礦物質,有益於大腦健康。尤其推薦杏仁,其富含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素。

水果。李子、櫻桃等水果的糖(主要是木糖)是緩慢釋放的,能維持血糖平穩。南方醫科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後揭威表示,血糖忽高忽低會引發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脾氣暴躁等問題。建議吃新鮮水果,少吃果脯、少喝果汁。

深綠色蔬菜。芹菜、西蘭花等蔬菜富含葉酸,有助人體生成提升心情的神經遞質。此外,深綠色蔬菜還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能降低認知功能退化的風險。

橄欖油。其所含的飽和脂肪酸在10%以下,單不飽和脂肪酸在75%以上;必需脂肪酸中,亞麻酸與亞油酸的比例小於或等於1:4,是健康的食用油。

此外,霍爾福德還列出了幾種大腦討厭的食物,應盡量避開。一是精製糖,包括白糖、冰糖、現代方式加工的紅糖、人造糖等。二是食品添加劑,包括色素、增味劑、防腐劑、增稠劑等。三是人造脂肪,常見於薯片、蛋糕、麵包、煉乳等食物中。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