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905電影網專稿 年初,一部《都挺好》寫盡了中國家庭的養老難題、原生家庭之傷,精準地戳中了觀眾的“痛點”。如今,一部《小歡喜》又以“高考”為切口,將中國家庭的另一個橫截面展現在觀眾面前。


自7月底開播以來,電視劇《小歡喜》的熱度一路有增無減,不僅頻頻登上熱搜,豆瓣評分更是從8.0分一路逆襲至8.3分。

 


就像當初《都挺好》的火爆一樣,《小歡喜》同樣憑借現實題材的“真實性”圈粉觀眾,也掀起了一波關於教育話題的全民討論。


《小歡喜》圍繞方家、喬家、季家三個普通家庭的“高考”備戰歷程展開。在以家庭為部門共同向著這場中國人人生最重要的考試衝刺的過程中,父母和子女也在各自經歷著無數來自生活的“小測驗”。

 


如果說開始的幾集還洋溢著輕鬆歡樂的氣氛,最近的劇情則急轉直下,每個家庭都遇到了難解的麻煩和危機。

 

黃磊海清飾演的方家夫婦雙雙面臨失業危機,還因為父母受騙背上了80萬的債務。

 

“學霸”喬英子在充滿控制欲的“母愛”束縛下逐漸喘不過氣來。甚至在最新一集裡,她與父母發生了激烈爭吵,衝動欲跳海。

 


季家的親子關係剛剛有所緩和,詠梅飾演的母親劉靜就被查出罹患乳腺癌。

 

真應了那句話,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為什麽叫小歡喜”也曾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首位,閱讀量超過4億。

 


有網友在評論中解讀道:“正因為有了太多的無奈瑣事,才顯得‘小歡喜’是多麽的重要。就像玻璃渣子裡找鑽石,再小也值得我們去發現。”

 

與“都挺好”的反諷意味相似,“小歡喜”的背後展現的也是普通家庭生活中繞不開的“小焦慮”。


三個典型中國家庭

誰戳中了你的“痛點”


《小歡喜》備受好評的一大原因就是劇情和細節的“真實感”,無論是夫妻相處的親密細節還是父母“教訓”兒子時的一舉一動,都常常讓人拍案驚呼:“導演你為什麽要偷窺我的生活。”


海清的這段發飆戲讓不少網友驚呼,看到了“親媽本媽”


劇中的三個畫風迥異的家庭也共同構成了一幅中國高考家庭的浮世繪,通過他們的相處模式和教育理念,我們總能看到自己或家人的影子,也讓觀眾反思,什麽才是家庭教育應有的樣子。 


“戀人式”:你是媽媽的一切

 

陶虹飾演的宋倩與女兒喬英子之間“戀人式”的親子關係引發的爭議最大。

 

作為單親媽媽,婚姻的失意讓她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了女兒身上,而女兒的成功也成了了她人生的目標和證明自己的途徑。

 

正如宋倩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英子,你可是媽媽的一切。”

 


從小到大,女兒的衣食住行都由她一手包辦,學習計劃也必須按照她制定的時間表嚴格完成。

 

女兒的房間裡裝著觀察窗,讓媽媽能隨時關注她的一舉一動,母女二人就像“連體嬰”,沒有任何私人空間。

 


難怪英子曾悄悄地對父親說,自己每天在家都像在“監獄裡一樣”。

 


這種母愛在物質上也許無微不至,在精神上卻是極度匱乏的。母親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女兒身上,卻從沒有聆聽過她真實的需求。

 

所有反對的聲音都被冠以“愛”的名義禮貌卻無情地回絕。

 


宋倩曾對英子說:“媽媽早就把你後面的路都安排好了。”而這條路完全是母親的一廂情願,從沒有征求過女兒的意見。

 

說白了,她把女兒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而非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

 


劇中,這份沉甸甸的母愛已經讓英子逐漸喘不過氣來。她開始用逃學、說謊變相反抗著母親,性格也變得壓抑、抑鬱。

 

以母愛之名,行“控制”之實。在這份讓人窒息的母愛背後,母親與女兒都失去了自我。

 

“空降式”:遲到的愛

 

如果說宋倩對英子的母愛是過猶不及,季家父母對季楊楊的愛則是嚴重缺失且遲到的。

 

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常年缺席了兒子的成長,突然在高三“空降”,自然很難得到孩子的接受和認可。



面對這種隔閡和疏離感,季家父母的處理方式是很值得學習的。

 

他們能夠從兒子的角度出發,嘗試去了解和體驗孩子的愛好,比如玩遊戲機、練卡丁車,以興趣為突破口,一步步打開了季楊楊的心防。

 

在兒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他們也能曉之以理,正向激勵,告訴他考試成績是實現夢想的敲門磚的道理。



從這一角度來看,季家的教育理念是優於喬家的,但有句話說得好:“最好的愛是陪伴”,成長過程中父母缺席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往往很難後期彌補。

 

從源頭上,少一些季楊楊這樣的城市“留守兒童”,也許才是最好的父愛和母愛。


“開放式”:既是父子也是朋友

 

在三個家庭中,方家的家庭氛圍和親子關係無疑是最讓人羨慕的。

 

黃磊和海清所飾演的方圓和童文潔在家中分別扮演了“虎媽”和“貓爸”的角色。媽媽對“皮猴”兒子頗為嚴厲,時不時還會動用“武力”,但好在一直有情商高的爸爸從中調停,讓整個家庭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運轉。

 


黃磊作為編劇,顯然在方圓的人設中融入了不少自己的教育理念。所謂“貓爸”不是一味地妥協和寵溺,而是從平等的角度對兒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比如,在童文潔與方一凡因為成績下降爆發衝突時,方圓用一套“橫豎理論”既說明了道理也化解了矛盾。


一邊,方圓勸兒子要橫著看,既看到自己跟別的同學相比在學習上的不足,也要多看到媽媽跟其他家長相比的好。



另一邊,他也勸妻子不要隻把兒子“橫向”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也要學會“豎著看”,幫助孩子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


 

劇中方圓的另一句台詞其實也在說給所有戲裡戲外的父母聽:“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該他們走的彎路一條少不了,該他們撞的南牆挨個都得撞,咱們自己也是這樣跌跌撞撞一路走了過來,沒人能替代。”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家人,劇中的三個“原生家庭”也各有各的缺憾和不完美,但《小歡喜》的可愛之處就在於無論父母還是子女,都沒有拒絕改變,都在不斷磨合地過程中,反思和提升著自己。

 

就像《請回答1988》中那句經典台詞所說:“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在經歷了爭吵和分歧後,雙方真誠的道歉和溝通也成了《小歡喜》最動人的段落。

 


拒絕“懸浮”

從細節真實把把握現實題材


有觀眾說:《小歡喜》像一面鏡子,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能在其中照見自己。這便是現實題材作品的魅力。

 

導演汪俊曾在發布會上總結道:現實題材作品創作的關鍵就是“真實”,“比如進門要換拖鞋,這就是現實主義,你把握住細節的真實,就把握住了現實主義的真諦。”


導演汪俊

 

在他看來,在現實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創作者和觀眾要保持一種平等的關係,“創作者不要老是居高臨下,想去引領點什麽或者教導點什麽,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現實中都有,首先要忠實於自己對現實的感受和體驗,不要把真的戲拍假了。”

 

在劇本前期討論時,編劇黃磊也表示人物一定要“沉下來、貼地走”,“不講過多的道理”。他還在微博自曝,劇中人物大多取材自身邊朋友的真實經歷,“編劇不用去編,因為都在你身邊。”

 


從當年的《小別離》《我的前半生》《大江大河》再到今年的《都挺好》《小歡喜》,隨著一部又一部爆款的誕生,現實題材影視作品真正迎來了井噴期。


將對生活真實的洞察和感悟融入創作之中,讓觀眾產生共情,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這便是現實題材作品的意義和魅力。

 

正如導演汪俊所說,拍《小歡喜》不是為了控訴或解決什麽問題,畢竟教育是千人千面的事,創作團隊想做的只是把現實呈現在觀眾面前,“我們不想給觀眾一個現成的答案,只是想給大家一個抓手,讓大家由此去深入探討中國式親子關係、代際關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