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不是便秘,可能是寶寶攢肚了!10個媽媽有8個都搞錯了!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養過寶寶的媽媽們都知道,嬰兒腸胃非常脆弱,稍不注意就會引起「便秘」、「嘔吐」等其他問題,現在由我帶著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寶寶的「攢肚」和「便秘」吧。

「攢肚」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寶寶消化系統的不斷完善。當寶寶滿月前後至兩個月的一段時間內,寶寶胃腸道的消化酶增多,腸蠕動增加,而且變得規律,胃腸吸收功能比剛出生時也有了很大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變好,能對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產生排便反射,就出現了攢肚現象。

「便秘」出現在任意時期,主要原因為嬰兒的食量和體力活動較成人有所減少,胃腸道發育不完善,分泌消化液較少,腸管的張力和蠕動較弱,肛門內外括約肌較弱,胃結腸反射較弱,直腸敏感性不強,使食物在腸內停留過久,水分過度吸收引起便秘。

當寶寶出現「攢肚」或「便秘」時,寶寶的排便量都會相應減少,那麼應如何分辨寶寶究竟是「攢肚」還是「便秘」呢,通過查閱相關書籍總結出以下幾點,寶媽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發生時間不同:「攢肚」隻發生在寶寶2~6個月,而「便秘」發生在任意時間段裡。

2.便便的形狀不同:「攢肚」的大便黃、軟、粘稠;而「便秘」時的大便乾、硬,且不便排出。

3.情緒不同:「攢肚」時寶寶情緒穩定,不會哭鬧,吃睡玩正常;而「便秘」時寶寶會暴躁,且吃不下飯。

4.屁屁有差別:「攢肚」是寶寶放的屁又多又臭;而「便秘」時寶寶很少放屁,且很費力。

從這四點中我們可以初步判斷寶寶是「攢肚」還是「便秘」,大家還要謹記一點:6個月內的寶寶每日體重都在發生變化,「便秘」時,寶寶的身高體重會增長緩慢或者停止,媽媽們應多加註意。

當寶寶出現「攢肚」或者「便秘」時,寶媽可以做到以下幾點,來減緩「攢肚」或者「便秘」對寶寶的影響:

1.定時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寶寶脾胃容易不適,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2.每天堅持做腹部按摩,按摩不僅能健脾胃,而且能清理腸道毒廢物。

3.如果嬰兒出現大便減少,體重增加不理想,是因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麼可以及時給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

4.嬰兒脾胃較虛,應多喂孩子吃果蔬汁,健脾健胃,對嬰兒腸道消化很有益處。

5.再者哺乳期的媽媽要清淡飲食,多食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和水果。

6.最為快捷有效的方法是刺激肛門排便,寶媽們可以用消毒好的棉花棒蘸著消毒好的植物油(即將植物油放在小碗中,隔水上鍋蒸20分鐘),每天在寶寶吃奶後20-30分鐘左右,墊上軟紙,用消毒棉花棒蘸上植物油,輕輕伸到寶寶肛門口處,輕輕推按肛門,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也可引起直腸的排便。但是,不建議長期使用這種方法(包括用開塞露)以免孩子產生排便的依賴性。

好了,我的方法到此為止,全是根據生活經驗改編,不具備針對性,希望寶媽們在使用時可以「貨比三家」,找到最有效對寶貝最好的方法,祝各位寶寶都能健康快樂!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