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跟有錢人一起逛街,我假裝不慌

我覺得人生最幸運的大事有三,第一就是成為GQ實驗室的編輯,其它兩件還沒想好。

為什麽這麽說呢?比如,儘管我們的朋友圈裡沒有人資產超過一億,卻對有錢人了如指掌,猶如自己就是一樣——

《隱形富豪辨別指南》

《我是這樣賺到第一個1千萬的》

《有錢人的錢都是大風吹來的嗎》

這些都是過去我們嘔心瀝血的創作,我們剖析有錢人就像你吐槽老闆一樣家常便飯。

包括這次去看我們 GQ Presents 在倫敦辦的秀,我也毫不例外地掉進了有錢人堆裡,並且還被分配了一個艱巨但好像還不錯的任務:和三位隱形富豪一起聊聊錢。

於是我不得不再次展開一場金幣燦燦的科研之旅。

和有錢人一起逛街

我連一件衣服都沒蹭到

我見到的第一個“有錢人”是董又霖,對,就是那個董又霖。

第一天微信約見面的時候,就感覺他不一般。當時他正在倫敦最繁華的soho區買得助理手腳並用,我發消息說能不能少買點,我們的行程也是逛街,但收到的回復是:

“沒關係啊,還是可以繼續逛的。”

倫敦曾經是一個億萬富豪最多的城市,第二天我們如約來到了一線品牌最集中的邦德街,位於世界上租金最高的 Mayfair 區,平均房價大約4000萬人民幣,一個早在18世紀就被稱為是“富人和名人的遊樂場”的地方。

車快要停的時候,他感歎了一下倫敦的房子,“還是挺貴的。”

我不假思索地說:“不貴啊,我們之前租了樓上的 airbnb,四間房,一晚不過2000人民幣。”他遲疑了三秒,說:“我說的是買房。”(好的,我“自閉”了)

“不過購物的話,沒有城市比巴黎更好了”,他說去年6月,他在巴黎幾乎把未來一整年的衣服都買了,至於花了多少錢,“我忘了,刻意忘記的,因為每次花完錢都很悔恨,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花這麽多錢。”

原來有錢人也會有這種煩惱,那我就放心了。

隨後他掏出了自己的記账本給我看,並強烈要求馬賽克。

看到我驚呆的表情,他安慰我說,”其實我平時根本不買衣服,很多時候是穿別人送的。”(好的,我又“自閉”了)

他說自己也會在淘寶上買東西,我問那最近的一單買了啥。他說,“透明收納鞋櫃,100多個。”

想起我有次去直男同事家,進門迎接我的不是他,而是一整牆的球鞋……和球鞋味的場景,我就精神振奮得仿佛也去過董又霖家:“你家的球鞋一定放了一整面牆吧?”他有點兒不好意思地笑了:“可以放滿一個家了。”

在我的一再逼問下,他估摸了家裡大概有400多雙球鞋,但一直在送人:“鞋子還是穿著好看,只是放著也沒有意思,所以只要我進10雙鞋,就會換掉10雙。”

“所以球鞋在你的消費佔比是不是很高?”

“嗯,如果算手錶的話,其實也不算很多。”

我太天真了,他怎麽可能隻買球鞋。

“所以花錢最多在手錶上哦?”

“嗯,但是如果要把車算在裡面的話,那就不用比了。”

他承認自己偶爾也會因為一絲虛榮心衝動消費,但通常會告訴自己這樣不對,然後再次強調,自己掙的錢一定要省著點兒花。

我自我反思了一下,確實,很多時候,無論是瘋狂購買大牌,還是追隨各界網紅款,是因為虛榮心作祟,我們想要被注意,想要獲得優越感,這是人性的弱點,卻很少有人願意承認。董又霖的直白和實誠反而讓人覺得有點兒可愛。

但其實,董又霖在高中的時候就經濟獨立了。15歲的時候,爸媽給了他第一桶金,他就拿著這十幾萬去投資,賺了五六萬。“當時其他同學都在心安理得地花爸媽錢,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

我問他,“你現在有自己的工作室,當自己的老闆,花起錢來豈不是更隨心所欲?”

董又霖立馬反駁:“我很摳門的,每月給自己開的工資只有一萬二。”

“那你要是談戀愛,不會也這麽摳吧?”我突然很好奇。沒想到,他果然“小氣”得非常徹底,面不改色地說:“追女孩子不一定要花錢吧,靠錢和物質來找對象的男人一定是個沒有魅力的人。”

“那你覺得你實現財務自由了嗎?”我問他。

他又一次承擔了這個年紀不應該有的成熟:“我覺得我這輩子都沒有辦法真正隨心所欲地花錢,不是害怕不夠花,是因為我足夠摳,想要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結合他在倫敦時的表現,我只能理解為,我們對“隨心所欲花錢”這件事兒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樣吧。

和有錢人吃飯

嚇得我需要吃黃魚來壓驚

晚上8點,國內的凌晨四點,我在倫敦瑰麗酒店的餐廳見到了第二個有錢人。

“我更想做一個藝術家”,人稱“項公子”的梧桐餐飲集團掌門人項煒往嘴裡塞了一口沙拉,皺了皺眉繼續說道,“我的餐廳都是我自己設計布置的,環境不好會影響食物的口感”。

不僅是餐廳環境,他還非常注重鏡頭前的自己,因為擔心出鏡臉大,來體驗時裝周的前兩個月,他特地請了四個營養師幫自己減肥,分別管理日常飲食、睡眠、普拉提和有氧訓練,每天吃菜葉子,並且以每天1.5斤的速度,在兩個月內瘦了20斤。

說著他從手機裡找出了一張兩年前的照片,相信看過的人都會脫口而出,“你怎麽就變成了今天這個肥宅樣?”

“就經常在家開派對,請朋友來喝酒,再加上之前一直打拳擊,職業賽的那種,後來太忙,停了一陣,就報復性複胖,一下子重了30斤。”

我很驚訝他居然完全符合人們對富二代的一些刻板印象:放縱地生活、不克制自己、安全感極強。“要是家裡來了愛裝x的朋友,我可能還會揮拳頭把他趕出去……”但他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藝術家嘛,做什麽都有自己的道理,不管別人懂不懂。

“我很想知道,作為一個餐飲集團的掌門人,出去吃東西,最關心的是什麽”,他回答“味道”。今天果然還是一樣沒有什麽新意。他接下來又說,“服務也是味道的一部分。”

他說,“其實綜合體驗是很重要的,環境啊、服務啊,都屬於美食的一部分……”

“你說的這些道理我都懂,但防止認知偏差,我想知道你最近吃的最貴的一頓餐花了多少錢?”

他想了一下,“這個說出來有點裝吧?”

“沒關係的你說,我不告訴別人!”

“十幾萬吧,人均一萬多。”

五秒後,我緩過神來,清醒地問,“那你都吃了什麽?”

“長江野生大黃魚,那個食材太稀有了……”

於是在他解釋的當下,我偷偷搜了一下百度。

掐指一算,平均下來,一斤大概2萬左右。

項公子說,“其實中國菜才是最貴的。國外的米其林最貴也就人均七八千、一萬,但是中國菜對於食材的要求實在太高了,這是個無底洞。”

我一邊嚼著菜上的鹽巴,一邊問他,“那你覺得倫敦的美食怎麽樣?”

他說,“hmmmmmmmmmm……我昨天吃了一塊碳烤牛排,他們果然把牛排烤成了碳。現在這塊吧……”

他專注地切著手裡看上去並不怎麽好吃的牛肉,並沒有要停下的意思。我繼續問“聽說你家裡有好酒從來不藏,不管幾萬十幾萬,朋友來了就開,這也是有錢人的習慣嗎?”

然後他在我毫無防備之下,扔了一句雞湯給我:“不管是什麽東西,使用價值才是考量價值的唯一標準,再好的酒放在那兒,和裡面裝一罐白水也沒什麽區別,只有喝帶來的愉悅感才能體現它的好。”

“那你現在實現財務自由了嗎?”

“財務自由不是目前的問題,問題是有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花錢,我實在是太忙了。”

行吧。

看一場用錢堆出來的秀

只想搶錢

遇到的第三個有錢人乾脆把錢辦成了一場秀。

我在東倫敦的一座 Studio 裡,遇到了正在準備1月6號倫敦大秀的設計師瞿思穎與李浩冉,他們正在準備一場探討“人性與金錢”主題的系列,連身上穿的衣服都印著“招財進寶”四個大字。

不用說我也能知道他們信心有多足,畢竟他們在紐約的顧客是 Hadid 姐妹和肯豆,在中國嘛,易烊千璽也穿過 PRIVATE POLICY 的,至此我覺得他們一定是上流社會的人。

後來我有打聽到他們畢業的院校——Parsons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也就是紐約最好的服裝設計院校,學費大概也要4萬多美金一年。聽說有一年一位買手在學校裡講座,學生問她畢業後如果想成立自己的品牌,那麽錢應該從哪裡來,買手也很直接地回答,“家裡能支撐得起讀 Parsons,應該也不愁這個錢去創立品牌吧。”

說的也有道理,但是把“有錢”表達得如此露骨的,也只有 GQ Prensents 這次推選到倫敦男裝周的PRIVATE POLICY了。

還同時邀請到了董又霖和項煒成為座上客。

秀場中出現的第一個Look——一件用真實的錢做出來的馬甲,你看到的紅色填充部分就是打碎的100元沙特阿拉伯紙幣。

思穎跟我說,在美國,印刷錢的部門會賣這些被粉碎掉的美金,每年以及每天都會粉碎一些不流通的貨幣需要被處理掉,“我們就在網上買了一大包,收到快遞的時候還是很嚇人的”……於是就出現了這件價值一萬美元的背心。

想到PRIVATE POLICY以前還用過塑膠袋做面料,所以用錢做衣服,我覺得他們一點都不慌。

設計師還一度指著電腦說,“我就要這種被錢砸臉上的感覺”。

這一季的靈感來源於上次他們在倫敦做秀,在大英博物館參觀了一個關於“錢”的展覽,裡面展示了人類最早的貨幣,從貝殼到羊皮... 以及銅幣貨幣紙幣,到今天的銀行卡和手機。

“人們很多決定都與金錢有關。與錢有關的地方就是銀行,於是就把在銀行中出現的各種人,作為這場秀的靈感。”

這樣一說,我的確看出來了一些,從秀場中出現的類似穿著“防彈衣”馬甲的保安,到穿著華麗大衣以及金色西裝的華爾街成功人士、不受錢束縛的街頭青年等等.... 比較極端的還有銀行中出現的搶劫犯。

包括秀場音樂,雖然你聽不到,但你能明顯地聽到錢砸下來的聲音:金幣掉落聲、收銀機的開合聲,光是聽著就感覺自己很富有。

在我看來,PRIVATE POLICY在延續年輕人的形象,他們創造了屬於街頭年輕人的舒適感,把格紋襯衫做成了夾縫外衣的樣子,還有我很喜歡的牛仔look,看起來又有態度,又好搭配。

設計師跟我說,他們身邊有很多比較激進的年輕人,在他們眼裡,錢只是一個數字,花錢做什麽才是重點。但對於現在的大部分年輕人來說,依然對於錢有一種癡迷。

思穎說,年輕人的消費潛力巨大,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企業都在研究如何贏得年輕人的喜愛。年輕人花錢的方向很多都是跟著互聯網走,更容易被有視覺衝擊感的東西吸引注意力。

“現代人的喜怒哀樂都來源於錢,好像我們的生活正在被錢掌控,在與錢較量。”

但其實,錢沒有好壞,無論花錢買大牌還是花錢吃喝,都是年輕人表達自己的方式。當人類陷於被金錢支配的恐懼中,也不要忘記,自己的感受才是重點,就像我今天遇到的三個有錢人,再不愁吃喝還是可以精打細算、財務沒有壓力也可以給自己施加“重新做人”的壓力,又或者讓錢成為文化符號,告訴年輕人,我們也可以用另一種方式與錢友好相處。

最後來看一下我們和董又霖一起度過的時裝周美好時光。

最後的最後,再祝大家,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