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瑞典L-210裝甲摩托車,哈雷摩托:我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一戰後部隊機械化建設成為歐洲各國的重點,不過要想實現真正的全機械化談何容易,許多國家就從本國的經濟狀況、工業狀況著手,將大量的摩托車裝備部隊,以快速的提高部隊機械化水準。雖然都是摩托車,但是瑞典卻玩出了新花樣,企圖把它們打造成裝甲摩托車。

一戰後,受到條約限制的德國把國內科技轉移到國外,瑞典就是其中的受益國之一,打造裝甲摩托車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提出的。

L-190裝甲摩托車

在1930年左右,瑞典在哈雷戴維森摩托車的基礎上嘗試裝甲摩托車,Landsverk 190就是其成果,當然這款裝甲車現存的資料並不多。

它的裝甲防護採用多邊形構造,以鉚接為主,部分地方以螺栓固定,在駕駛員的正面有防護鋼板,兩側也部分有裝甲防護,正面有觀察窗口。在摩托車的挎鬥上,也安裝了三面式的防護鋼板,並且安裝一挺M1917水冷重機槍的改進型號,口徑6.5毫米,機槍帶有小型的防盾。該車的裝甲板延伸較多,將車輪的部分也包裹住。

也許是出於防空的需要,該裝甲車的機槍被安置在一個較高的機槍座上,能夠以大角度對空射擊,它的備用彈藥也被存放於挎鬥中。據稱瑞典軍方至少收到了1輛L-190原型車用於測試,不過這種第一代裝甲摩托車表現並不太好。

L-210裝甲摩托車

L-210是在1932年提出的計劃,正式名稱是Førsøkspanser3(意為三號實驗裝甲車),需要指出的是,該車並非瑞典自用,而是由丹麥方提出的設計項目。

L-210和L-190有很多相似之處,可以看作是更成熟的改進型號。在防護裝甲上,它使用4.5毫米厚的鋼裝甲,同樣採用多面結構,雖然無法正面抵擋子彈的攻擊,不過多面結構提供了更大的跳彈概率,而且它以焊接為主,部分地方輔以鉚接,防護的面積也更大了。

裝甲車的機槍為一挺丹麥產的麥德森氣冷輕機槍,口徑8毫米,使用彈匣供彈,備用彈匣依然存放於挎鬥的空間內,

車輛重約730千克,修改過後降低到約650千克,其中用於裝甲防護的重量為260千克。儘管已經降低了很大一部分重量,但是裝甲車那30馬力的V2發動機仍然很吃力,僅能跑出最大50千米的公路時速。

因為整體性能並不好,增加裝甲等提升的造價,倒不如狠心再花點錢買一輛4輪裝甲車,L-210一直都沒有被看好。其實這主要是裝甲摩托車整個思路的問題,本身摩托車的身板就小,它的優勢應該是輕便靈活,這種情況下反而要給它裝上裝甲,結果就是裝甲防護不達標,而摩托車原本的靈活輕便也失去了。

不過L-210還是有用戶的,有明確記錄的購買者是弗裡德裡希·卡爾·約翰·馮·施萊布呂格男爵,他是元首的追隨者,在30年代時,他負責中美等地,總部設在墨西哥,主要工作是將元首的一些思想傳播開來。

失敗的裝甲摩托車

對於裝甲摩托車這個概念,在二戰前也曾小範圍的流行,一些國家也都曾嘗試或者進行過理論探討,但是事實證明這個概念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摩托車在軍用領域仍然應該以通信聯絡等為主,要想披上裝甲上戰場只會顧此失彼。

有意思的是德國人通過在瑞典的設計實踐,很早就意識到裝甲摩托車是一條死胡同,因此從來沒有在本國進行過相關的研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