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年輕人300元可“租住”養老院?需擔任兼職志願者

宣紙、墨香,養老院的活動室裡,29歲的書法老師楊雲海身邊,圍繞著一群滿鬢銀絲的老人。老人們是他的學生,也是他的鄰居。包括楊雲海在內,7月份以來,杭州濱江綠康陽光家園一共新來了14名年輕“住戶”。表面上看,作為“住戶”,他們每月只需支付300元就能住進30平方米的“標間”;但實際上,他們還有另一重身份——作為養老院招募來的志願者,每月要完成20小時的助老志願服務。

8月15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杭州濱江綠康陽光家園獲悉,志願者歷經層層篩選才獲得“入住”資格,租金只是象徵性地收取,更深層次的考慮是要服務於老人,給老人的生活帶來樂趣。對於有人擔心年輕人會搶佔養老院的床位資源,會不會混入一些推銷員等,相關負責人表示,志願者僅佔少數,也會通過限定申請條件,將一些閑雜人員“拒之門外”。

事件

“14名年輕人住進養老院”引熱議

近日,浙江杭州濱江區的一家養老院“迎來”一批年輕住戶的消息,在網上引起熱議。熱傳影片中,養老院志願活動項目負責人陳桐介紹,現在入住的年輕人已有14名,但他們並不是普通的“住戶”。

她解釋,自去年開始,養老院推行“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志願服務項目,吸納年輕志願者加入。“我們收取300元的月租,將養老院的一部分房間出租給志願者,但相應地,需要志願者們每人每月給園內的老人提供20小時的志願服務。”

養老院為志願者提供的房間

消息曝光後在網上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認可養老院的做法,認為這既解決了一部分年輕人“租房難”的問題,又避免“空巢老人”的困局。不過,也有網友好奇“每月20小時的志願服務”通過什麽方式完成,誰來監管?還有網友擔心:會不會有保健品推銷員甚至傳銷人員,以入住為由混在志願者中,埋下隱患?

細節

完成20小時的服務是“門檻”

8月15日,北青報記者聯繫到影片中的養老院——杭州濱江綠康陽光家園。養老院社工部主任王愷介紹,現在入住的年輕人已是第二批志願者。他介紹,2017年年底,濱江團區委、區民政局和陽光家園試行推出“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的活動,由養老院出一定比例的房源,招募符合條件的志願者優惠入住,但需要志願者提供陪伴服務。“招來的志願者半年簽一次合約,首批志願者到今年5月期滿,大部分人期滿後離開了,現在招募了第二批志願者,加在一起共14人,4個男孩,10個女孩。”

招募公告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月租300元”這一條件,而在濱江區同等地段,租一間房子的價格約2000元。王愷表示,“300元月租只是象徵性地收取,主要還是希望招來的志願者能多為老人服務。因此,從眾多的申請者中篩選出合適的人,至關重要。”

他指出,入選的志願者主要開展三類服務活動。“一種是教學類服務,比如發揮志願者的特長,教老人畫畫、書法、音樂之類的;一種是陪伴類服務,主要是陪老人聊天;還有一種是參與養老院裡開展的服務活動。”

王愷補充說,“每月助老服務不低於20小時”,平均下來,每周服務5個小時,“基本上就是工作日每天1個小時,相對來說比較輕鬆。”服務時長如何統計,誰來監管?他介紹,“每次舉辦活動,志願者通過填表格‘打卡’的方式累計服務時間。而開書法課、繪畫班之類的志願者,教學時間固定,統計起來會更加方便。每位志願者都能完成甚至超過20小時的服務時間。”

現在,14名志願者和養老院的老人住在同一棟樓裡,年輕人都住在2層,3層及以上住著老人。“這樣方便年輕人和老人交流、‘打成一片’。志願者的住宿條件也不錯,兩人住一個‘標準間’,30平方米左右,有獨立陽台和衛生間。”

釋疑

限定條件將推銷、傳銷人員“拒之門外”

不過,年輕人入住養老院的消息傳開,也引發一些擔憂。有人說,年輕人的入住,會不會“搶佔”了養老院原本的床位資源?王愷回復稱,現在養老院一共接收了600多名老人,“床位不算富余,但整體運行是平穩的,入住的年輕人隻佔很小一部分,而且主要是服務老人的。”

也有人擔心,如何避免保健品推銷員、傳銷人員等趁機入住?王愷說,除了在招聘條件上做限制,養老院在面試環節,也會細心考察。此前的招聘公告內容中,明確規定,申請者要滿足“在城區內無住房”“單身青年職工”“大學本科畢業7年內或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等條件。

王愷解釋,“要求(志願者是)濱江區企事業部門的青年職工,就是為了防止一些閑雜人員混進志願者隊伍。在面試環節,我們通過面試項目看申請者是不是真的有興趣服務老人,還是為了佔房租的便宜或是抱有其他目的。”

而“單身青年職工”的這一限定,更多地是來自先前的經驗。“濱江區很多高新企業,年輕人加班是比較常態的。想做志願服務也是要有空余時間的嘛。如果有對象的話,上班以外的時間陪陪對象,也很正常,但這和開展志願活動就會有時間衝突。所以從之前的經驗來看,正常工作和生活,也為了保證老人們可以獲得志願服務,才定下了‘單身’這個條件。”

王愷評價說,14名年輕志願者入住後,養老院的老人們普遍反饋說“感覺不錯”。有的志願者教老人用ipad和遠在北京工作的孩子影片聊天,有的志願者教老人學素描、練書法,還有不少志願者陪老人嘮嗑、聊家常。“老人們和隔代小輩間聊天的機會不多,跟志願者在一起,能更多地了解年輕人的想法。志願者也一樣,通過交流學會去理解長輩。”

對話

租房志願者:月租300元挺吸引人 我教老人書法和畫畫

29歲的楊雲海是一名少兒書法、國畫老師,也是養老院的14名志願者之一。自7月份入住以來,每月20小時的服務時長,對楊雲海來說都能輕鬆完成。在他看來,參與這樣的志願活動,教老人書法、畫畫,陪老人聊天,也帶給他很多快樂。

北青報:什麽時候應聘成為養老院的志願者的?

楊雲海:今年5月份,看到了招募資訊報了名。我是少兒書法、國畫老師,雙休日會忙一些,但工作日尤其上午的時間是富余的。再加上當時的限定條件裡提到的本科學歷、沒有住房和單身,這些我都符合,所以應聘的時候也很順利。

北青報:哪些條件吸引你參與這項志願服務?

楊雲海:老實說,每個月月租300元確實挺吸引人的,畢竟周邊同樣的房子,租金大概兩三千元。不過,除了房租這一點,我以前也有在老年大學或者其他私立的養老機構裡教書法的想法,這次也是圓了心願。

北青報:每個月20小時的服務時長,能做到嗎?

楊雲海:對我來說完全沒問題。每周六下午兩點半,我都在活動室給老人們開課,這塊時間是固定的。其余時間,比如上午,我也會抽空教他們或者陪老人聊天,這些都是統計在服務時長裡。

7月初我們剛住進來,社工部說(7月份的)服務滿10個小時就行,但我服務了16.5個小時。因為時間夠了,其他陪老人打球、聊天的時間我都沒往裡算了。

北青報:你志願服務的方式是教書法和畫畫嗎?

楊雲海:對,這是特長嘛。開課的消息都張貼在宣示欄,老人們吃飯的時候會路過那裡看到消息,來學的人也多。老人們都挺可愛的,大多數時候,他們會跟著我學基本的運筆方法,有的老人有一些基礎,學著學著會自由發揮,寫首詩或者臨摹一下王羲之的字帖。完成得不錯的書法或者國畫作品,他們還會發到家庭群裡或者朋友圈裡,給孩子們和親戚們看。有的老人跟我說,家裡人給她點讚,還有人邀她過年的時候寫對聯呢。

除了教課,我們也聊天。我是自來熟的性格,跟老人家交流起來也很順暢。其實老人家未必很保守。他們都是從年輕的時候過來的,有很多經驗可以分享給我們,包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他們能開導我們。我們主要給他們一些樂趣,教他們怎麽用手機的新功能之類的,所以說,我們之間是互補的。

北青報:未來打算繼續參與這項服務活動嗎?

楊雲海:我們的合約是6個月一簽,到時候會有考核。期滿我會再去申請的,我很願意留下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