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生長髮育真的達標了嗎?可不能只看身高體重!

生活中有的孩子健康活潑,有的孩子體弱多病;有的孩子熱情機靈,善於學習和模仿;有的孩子害羞膽小,接受新事物比較慢。如何判斷孩子的生長髮育是否正常,真的只需要看身高體重就夠了嗎?

孩子的生長髮育真的達標了嗎?

(1)身高體重:

這是反映餵養和營養狀況的直觀指標。疾病和餵養不當、營養不足等會使嬰兒生長緩慢或停滯。但寶寶生長有自身規律,過快、過慢都不利於遠期健康。同時生長存在個體差異,也有階段性波動,家長不必相互攀比,只要處於正常生長曲線,即是健康的狀態。

(2)頭圍:

這是反映腦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講,新生寶寶的頭圍大約在34公分左右,頭6個月裡寶寶的頭圍增長最快,可達10公分!其中,第一個月的增長更可達到3公分。跟人的身高一樣,寶寶頭圍的大小其實也是因人而異的,一般在±2個標準差裡面就算是正常的了,爸媽們別為一點標準的偏離大驚小怪啦!

(3)胸圍:

一般地,寶寶在剛出生時,胸圍約32厘米,比頭圍小1至2厘米,出生第一年增加迅速,平均可增加12厘米。一般情況下,小兒在1歲以內頭圍比胸圍大,1歲時胸圍逐漸超過頭圍。以後,胸圍和頭圍的差距逐漸增加。

視覺

正常新生兒兩個眼球雖然成形,其視力並未完全發育。一般估計,出生到一星期之間的視力為0.01至0.02,一個月大的嬰兒視力為0.05至0.1。出生到三個月之間,眼球並不會固視,而會被臉孔、明亮或運動的物體所吸引。所以有時候會表現出「斜視」的外觀。

3個月,大多數幼兒的視覺可以很平穩地「跟隨」運動的物體,也能將視線固定在某物體上。

6-7個月,注視持續時間延長,眼球能協調運動,不再出現眼球偏斜。

視覺可以這樣來訓練

(1)與寶寶做「眼睛對眼睛」的注視,讓寶寶追隨探索你的臉。寶寶會喜歡頂住你的嘴、眼睛、耳朵、髮際和下巴。

(2)在寶寶的小床上方約25厘米高處懸掛一個可以移動的物體,也可以給寶寶色彩對比鮮明的玩具讓他玩耍。

(3)母乳餵養或以含有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稱腦黃金)的配方乳餵養寶寶,DHA是促進寶寶眼和大腦發育的重要脂肪酸。在餵養時,最好能和寶寶眼對眼,並對他說話。

聽覺

生活中由於家長的疏忽,一些孩子在2歲、3歲才發現聽力有問題,有的甚至是到學齡期學習成績差才發現。事實上,在媽媽懷孕的最後3個月,胎兒就能聽到子宮內的聲音,如羊水快速移動的聲音和收音機的音樂。

正常嬰兒

0-3月,突然聽到60分貝以上的聲音時,會出現全身抖動、兩手握拳或是皺眉、眨眼、睜眼等活動。

4-6月,可辨別出媽媽的聲音。

7-9月,有了辨別聲音方向的定位能力。

10-11月,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能學說媽媽、爸爸,對語言有豐富的應答反應。

12-18月,能按聽到的語言做出反應。

19-24月,可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識。

36月,能背誦兒歌,講故事。

聽覺可以這樣來訓練

(1)對著寶寶說話或唱歌,且聲音稍大一些。因為新生兒聽不見很輕的聲音,在寶寶前幾個月,宜用一種高音調的唱歌般的聲音和他說話。

(2)多對著寶寶閱讀,寶寶喜歡聽發音的節奏。

(3)讓寶寶聽不同種類的音樂。在玩耍時選擇歡快、有趣的曲子;在安靜時選擇平靜、柔和的歌曲。

聽力保健很重要,如果寶寶有聽力異常現象,一定要及早到醫院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檢查。

觸覺

寶寶從一出生就能區別溫暖和冰涼的感覺,甚至能夠記憶疼痛。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與手指相連的神經所佔的面積大,經常刺激這部分神經細胞,人腦會日益發達。習慣用右手,左腦更發達,它管理語言、邏輯和計算等智力活動;而右腦以太空識別、幾何圖形、音樂等活動佔優勢。因此,訓練孩子的雙手,會使寶寶受益終生。

小手可以這樣來訓練

(1)1-2月,可以用手指或帶柄的玩具觸動寶寶的小手掌,促使其抓握,每天3-5次。

(2)3-4月,把小綵球、彩棒等色彩鮮艷的玩具放在寶寶眼前和小手能夠得著的地方,引逗其去抓握,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3)5-6月,讓寶寶自由玩紙、翻書,每天按摩指尖數次。

(4)7-8月,教寶寶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對捏物體,如揀起小飯粒,學會每個手指單獨屈伸、彈動。

(5)9-10月,教寶寶拍手、招手、蹺拇指。

(6)12月後,教寶寶穿衣服、系紐扣和鞋帶、使用湯匙等。再大一點教寶寶使用筷子,用筷子對促進大腦發育很有益處。

真正優質的體檢(如生長髮育評估)不只是簡單的檢測孩子的身高和體重,更應該能有效地評估寶寶的生長髮育和健康狀況,發現寶寶的發育異常甚至是不良趨勢(比如身高增長速度慢了)。

同時,還可以為爸爸媽媽的餵養教育方式提供有力的指導(比如怎麼保證全面的營養),讓爸媽們養孩子少走彎路、提高效率。

生長髮育評估小組

沒有加入隨訪的家長,可以加入小組顧問詳情!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