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自以為是令人褊狹 不恥下問內心充足

文/陳婭妮

有人以為問問題會展現自己的不足,好像不懂的東西太多,肚子裡的墨水太少;其實,若不問而自以為滿足,才是真正的肚量狹小,坐井觀天。

好問則裕 自用則小

《尚書·仲虺之誥》有言:“好問則裕,自用則小。”“裕”是“小”的反義詞,表示充裕,充足。“自用”,自以為用,也就是自以為是。這則警句來自《尚書》中《仲虺之誥》一章。仲虺是成湯的左相。誥,就是告。《仲虺之誥》篇是仲虺勸勉成湯的誥詞。“好問則裕,自用則小”,這句話正是其中一句仲虺對成湯的勸勉,他說,善於請教別人,收獲就多,自以為很聰明對人不謙虛,所得就少。

長官者掌握全局,在細微的技術、知識上難免有不甚精通之處,但若能夠不恥下問,請教這一方面有專長的人,不僅自己有所收獲,對於整體的國家治理也有所裨益。

《三國演義》中,陳宮是呂布身邊的重要謀士。他叛曹操投靠呂布之後,給呂布提出了不少有見識的計策。有一回,呂布從曹操處攻得兗州,於是曹操回兵來攻救兗州,呂布便準備用薛蘭、李封兩位將領堅守兗州,而自己屯兵於濮陽,以造就“鼎足之勢”。陳宮卻看出了其中的破綻,他進言道,薛蘭能力有限,必當難以堅守兗州。現在所處之處舉例曹操軍營路途一百八十裡,泰山路途艱險,可以埋伏精兵萬人在路上。曹操聽說失了兗州,必然火速前行,等到曹兵行進過半,憑著山路險要的天然屏障,這個時候出兵,一定能將曹操擒獲。

可是這個意見並未被采納,呂布還自以為是地說:“我屯兵濮陽,自然有另外的好計策,你看著就知道了”。後來,曹操果然奪回了兗州,證明陳宮所言“薛蘭必守兗州不住”是正確的。之後陳宮還向呂布進獻了不少好計謀,但呂布卻重蹈覆轍,不以為然,最終落得個被曹操所殺的下場。而陳宮也隨之受刑而死。

回到《尚書》中說的這句話,謙虛好問必有所得,所以充足;自以為是,必然渺小。自以為是不僅渺小,看來還有可能令人走向不見光明的深淵:那是用自己的行為和態度在為自己前行的道理挖掘陷阱,終有一日他們會掉入自己用自以為聰明的愚蠢所掘的陷阱之中。

自以為是是對他人的不負責任

自以為是也是對他人的不負責任。荀子說:“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己誠是也,人誠非也,則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與小人相賊害也憂以忘其身,內以忘其親,上以忘其君,豈不過甚矣哉!”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很多是因為自以為是而造成的,爭鬥者總覺得自己對,他人不對;覺得自己是君子,別人都是小人,於是自以為是地去爭鬥,卻忘了自己身邊的人的境況,也忘記了君主的安危。陳宮的結局正是鮮活的例子。

當然,不僅統治者、長官者需要善問、博采眾議,普通人也應該好問,並去尋求答案,充實自己。《論語》種孔子有言,三人之行必有我師,意思與“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實有異曲同工之妙。無論處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保持好奇心都是讓人變得勤勉學習、努力工作的最好方式,而“好問”無疑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技巧。

問問題並不丟人,能夠提出問題向別人請教的,就能不斷有所得,使自己變得充實;不向人請教,隻憑自己的主觀意圖行事,就容易使自己的判斷變得頑固、專斷,不僅是知識量狹小,人的氣量也顯得非常狹小了。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儒學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