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育公平一直是芬蘭的標簽,但擇校現象同樣存在

(本文首發於2019年6月27日《南方周末》)

每個大城市都存在“極受歡迎”的基礎教育學校,且這些學校中75%的學生都來自其他學區。這說明擇校現象在芬蘭同樣存在

21世紀初,北歐國家芬蘭在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測試中表現出色,一躍成為聚光燈下的新星。PISA是一項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主持的針對15歲學生的能力評估測試,通過對學生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的評價,為各國教育決策提供參考。自芬蘭連續“霸榜”以來,各國教育工作者爭相前往芬蘭取經,探究其基礎教育成功的奧秘。

“教得少,學得多”“無考試,零壓力”“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公平而優質的教育”……國內網絡媒體對芬蘭教育的相似化表述和簡單化歸因,更是將芬蘭打造成令人神往的教育理想國。只是,芬蘭教育果真如此嗎?

教育公平一直是芬蘭的標簽。從早期PISA的測試結果來看,芬蘭學生的學習水準差距小,且受家庭背景的影響低。早在1921年,芬蘭就頒布《義務教育法》,讓國內7-13歲兒童接受教育。近百年來,芬蘭教育系統不斷完善,政府實施免費義務教育,並通過經濟補助盡可能地消除教育不平等。大眾話語中關於芬蘭“教育資源分布均衡”“不存在校際差異”的論調漸成主流。但差異依然存在。

1972年,綜合教育改革從拉普蘭開始向全芬蘭推廣,打破了文法學校和市民學校兩類教育體系決定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局面,有效促進了階層流動,保障了社會公平。然而,1990年代,隨著新古典自由主義思潮席卷全球,芬蘭的教育理念也發生轉變,教育市場化程度提高,更加強調自由選擇,優質教育資源開始受到追捧,優秀學生受到更多關注。

儘管芬蘭不同地區的師資水準和硬體設施差別不大,但是部分優質公立學校和一些學費不菲的私立國際學校往往被認為是“精英學校”。芬蘭廣播公司對芬蘭高中的排名顯示,首都赫爾辛基的高中佔據了前十名半數以上,而且每年排名變化不大。排名依據是芬蘭學生在高校入學資格考試的四門必修課的平均分。芬蘭學者匹阿·塞潘恩(Piia Seppänen)在芬蘭三個大城市調查發現,20%-40%的本地義務教育學校被家長列為“強烈拒絕孩子就讀”,並且這些學校的半數在校生之後都選擇了轉學。同時,每個大城市都存在“極受歡迎”的基礎教育學校,且這些學校中75%的學生都來自其他學區。這說明擇校現象在芬蘭同樣存在。

至於“零壓力,無考試”的快樂學習,也是對芬蘭教育的誤解。芬蘭教育存在考試,也存在競爭和分流。初中學製三年,學生必須通過每門功課才能畢業,否則將面臨延長一年的學習,這激勵著芬蘭學生必須用功努力。初中畢業時,教師根據學生初二下學期的平均分、初三一年的學習表現以及最後的結業考試綜合打分,分數將決定學生去高中還是職校。優秀高中對入學有成績要求。

芬蘭高中課程繁多,僅主課就達到20門左右。要拿到高中畢業證,芬蘭學生必須參加全國統考,也即高校入學資格考試。統考每年分春秋兩次,每場考試持續6小時。考生必須至少通過4門考試,其中母語是必考科目,此外可從第二官方語言、外語、數學及其他自然、人文科目中至少選3門,考生也可以自願增加考試門數以獲得加分。

要讀大學,芬蘭學生還必須參加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考試由各高校院系安排,一般是院系官網公布參考書目,學生根據參考書備考。要在短短幾十天內啃下數百頁大部頭的專業課,這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果報考法律、醫學、經濟學、教育學等競爭激烈的專業,學生還必須參加課外輔導,在專業老師的幫助下消化新知。以赫爾辛基法學院為例,2017年共有兩千多人報考,而最終錄取率不足10%,競爭者都是來自芬蘭各地的學霸,不少人要連續考兩三年才能考上。

是時候摘掉濾鏡看芬蘭教育了。近二十年來,大量相似的媒體報導使負面聲音被選擇性忽略,讓快樂教育、零壓力、無考試的“芬蘭品牌”深入人心,這並不利於大眾全面、理性地認識芬蘭教育。事實上,芬蘭教育和中國教育存在共同之處,也面臨著問題和挑戰,芬蘭並非國人想象的快樂教育天堂。倘若我們對芬蘭教育的真相、複雜性視若無睹,一味逃避壓力和責任,情緒化地宣泄對國內教育的不滿,將教育想象強加在芬蘭身上,如此推崇借鑒“芬蘭經驗”,可能對於反思、推動當前的教育改革毫無助益。

(作者系山東大學研究生)

王冰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