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連接科學工作者和大眾,畢導解讀什麽是科學精神

10 月 27 日,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DeepTech深科技聯合主辦,梅賽德斯-奔馳特別呈現的“全球科技青年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集結了海內外 30 餘名頂尖科學家、企業家與研究者,為現場超過 600 名關注新興科技、熱愛科學事業的參會者開啟了接觸前沿領域專家的機會。

在“科技大跨界”板塊中,清華大學化工專業在讀博士、“畢導”公眾號創辦人畢嘯天做出了題為“讓科學思維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的演講。他的創作內容主要以科學的思維方式解讀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其公眾號目前已有大概100萬左右粉絲,總共文章點擊量大概5000萬左右。

DT君對此次會議現場畢導的演講進行整理,內容如下:

首先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叫畢嘯天,現在是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一名直博生。因為我在讀博期間,兼職做過大學生的輔導員,所以很多人叫我畢導,我也因此有了一個叫“畢導”的公眾號。

在這個公眾號我主要以自己一些刁鑽而詭異的視角解讀生活中的事情,這種事情往大了說叫做所謂的科學精神,往小了說其實是一種理工死直男的惡趣味。

在開始,我希望能分享一個我經歷的故事。這個故事從一個分子開始,這個分子叫做對二甲苯,它的英文縮寫是PX。這個分子在化工界或者科學界其實是一個個平平無奇的分子,但它在我國擁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地位:這個分子是在我國歷史上被抵製最多的分子。早在2011年左右的時候,大連上馬了一個PX的項目,當時遭到了人們的抵製,說我們要生存,我們要環境,還我大連,PX項目滾出大連。後來在寧波鎮海、福建廈門等地都有過類似的抵製,而且抵製的結果都是相似的,都是在人們發起了抵製遊行之後,政府就撤下了這個項目。

時間來到2014年3月底,當時廣東茂名決定上馬一個PX項目,這時候有一個茂名的市民非常聰明,他做了這樣一件事,他到了百度百科上,把對二甲苯詞條下的低毒化合物改成了“巨毒化合物”。

我們經常遇到一個新的事物都會先上百度百科查一下這是什麽東西,因此這個效果特別好。令人諷刺的是,當時他在改詞條的時候,“劇毒”的“劇”寫的還是“巨大”的“巨”,給人一種巨大的毒物向你鋪面而來,那種震撼是非常厲害的。所以很多人都去抵製了。

這個詞條當時被我們系發現了,我們系一些同學上去開始改詞條,百度百科大家可能知道,是大家都可以編輯的,所以當時就發生了這麽一個拉鋸戰,我們系的同學上去把它改成“低毒”。茂名人一看怎麽改掉了,又上去把它改成“巨毒”,我們又改成“低毒”,這樣雙方互相拉鋸了好幾天。最後百度百科官方發現了,把這個詞鎖定在低毒化合物上。

這個事件後來被媒體報導,得到了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等非常多的報導,並且他們用一個很霸氣的詞語形容這次事件,叫“PX詞條保衛戰”,當時人民日報甚至用了“上甘嶺戰役”形容這個詞叫保衛戰。

這個事發生過的時候,我也是我們系那6名“中二少年”之一。

其實“PX詞條保衛戰”這個事件在中國科普史上,算是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因為在這個事件發生之前,人們更多在討論PX這個物質是低毒還是劇毒的,但在這個事件之後,這個概念被厘清了,大家開始討論的是,一個化工項目的上馬需要經過哪些安全的檢驗,一個化工項目的安全跟它的毒性有什麽關係,而這個安全性又會對環境造成什麽樣的影響等。

這讓我感到很欣喜,因為人們的討論開始從一個知識點上升到一種理性的思維。這個事也成為我在科普這個行當的入門,後來我一直在思考科普是一件什麽樣的事,最後我覺得,科普本質上是一個連接科學工作者和大眾的橋梁。

但就我有限的觀察來看,我們經常發現在中國的科普會發生以下幾個矛盾:

第一個矛盾,很多科學工作者他們在科普的時候說一些什麽呢,比如科學技術是非常龐大、複雜、立體的結構,有很多社會職能,掌握科學技術能讓你的思想嚴謹、生活更進步,科普能讓我們了解科學前沿等等非常多。

在人們看完這一些東西之後,第一的知覺反應都是,你說的很多,說的很對也說得很好,那麽請問這個事和我又有什麽關係?比如有的人就會說,畢導你在公眾號上講的好玩的故事我非常願意聽,但如果你講你博士期間所做的用一張有選擇性的分離膜分離海水中的水分子、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好像我就不願意聽了。

因此,科普所面臨第一個困難就是,科學工作者覺得這是件非常重要的事,那麽對於公眾來說,為什麽它是一件必要的事呢?

第二個矛盾,很有意思。我在中國科協看到的一個數據,說我國科技工作者的數量在1億左右,那是在一次中國科技工作者日時候播報的數據。我國研發人員數量大概佔世界上1/4左右,居世界第一位。

很諷刺的是,我有一天又在教育部看到另一個數據,那就是2016年研究生的畢業人數大概56萬人次左右。一年畢業56萬,如果全部按照博士生5年裡算×5也就是300萬左右。如果我們都按照7年畢業的話,也就在400萬左右。

我相信在座很多專家教授學者都認同的觀點是,研究生和博士生是這個世界上做科研的中流砥柱,他們是衝在一線的人。但顯然我們對照這兩個數據會發現一個矛盾,那就是一個400萬的人群不可能成為1億人群的中流砥柱。

其實在我看來,我國科研人員的比例或者絕對的數量,實際上還算比較小的,這樣的群體真的微乎其微。

第三個矛盾就是“什麽是科學精神”。

當我們做科普的時候經常思考的問題是,究竟是我給你普及一個一個小知識點比較重要,還是科學精神比較重要,什麽是科學精神。許多人對理工科尤其是理工男這個群體有很大的誤解,說這是一個無聊不解風情,只會做自己那些小實驗無法跟人溝通的群體。

我覺得在座的許多科學家,我們在從事科學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是全身心的投入,是很享受做科學的過程的。我們從事這個行業,是因為我們都信奉一些共同的理解,比如這個世界存在著規律,這些規律可以被認知,可以通過探究被認知,而我們又如何把我們現在的快樂分享給每一個人,我想這可能是科普最應該做的事。

但有一句老話說的好,叫“真相不出門,謠言傳千里”、“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我往往在思考為什麽造謠的人這麽厲害?他們究竟做對了什麽?後來我得出一個結論,造謠的人事實上他們抓住了講故事的精髓,他們抓住了什麽東西是可以被大家所接受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2017年的時候,這三位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他們發現了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他們闡明了普遍存在的生物鍾現象。這是那次諾貝爾獎他們官方出來的稿子,並沒有人能看懂它究竟在幹什麽,大概能看懂一點點。

但那幾天在朋友圈最刷屏的是什麽,“震驚”,不管怎麽樣,首先一定要震驚。“2017年最新諾貝爾醫學獎告訴你,熬夜到底有多可怕”,這個就連我媽當時都轉發給我了。我說媽媽你還關心諾貝爾獎啊,她說你千萬別再熬夜了,你看你的頭髮。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

事實上從傳播學的角度來講,什麽樣的東西可以得到傳播,我總結下來有三種:

第一種,體現美學。

第二種,你的內容非常有趣或者有用。

第三種,你戳中了某一個特定人群的三觀,激起了他們的感情。

總而言之,貼到這三個點上,往往才能讓你有一個傳播的效果。

之前有人提過一個問題,畢導你覺得薯片掉在地上能不能吃,於是我給他畫了這麽一張圖,我告訴他薯片是一個曲面,一個曲面接觸一個平面的時候往往是相切的,相切的時候它的相切面積是一根線。一根線的積分面積是0,所以薯片跟地面的接觸面積是0,本質上等於沒髒,你還是可以吃的,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但是在這些背後,實際上我個人感覺,我們三個人腦子其實都是清楚的,我們並不是真的覺得薯片掉到地上真的能吃,我也不會去吃的。但是,我們清楚地知道,這是科學當中那些好玩的部分,我並不一定要向你普及某一個具體的知識小點。

但是我希望向你展示的是,科學在我手上是一件好玩的事兒,我希望你也能感受到它是好玩的事兒,並且來接受我的思維,和我一起玩,把它作為我們生活中思考的出發點。

最後講一個小小的故事,這是兩名教授發表的一篇論文,他們“造了一個小人”。這個文獻的創新性在於,這個小人在微觀上面長的很像人的樣子,他的文獻主要內容就是通過改變小人脖子上這根“線”,可以給小人換頭、換帽子,通過給小人的兩個手上面安上一些酯化的基團,可以讓兩個小人的手發生酯化反應,然後連在一起等等,他做了這麽一個工作,非常有意思。

後來有一天我就看到了這篇文獻,我覺得很有意思,那個時候我正在研究一些分子動力學的東西,於是我就建了這個分子3D模型,並且搞了一些很匪夷所思的事兒,我把這個分子做了加熱和退火,你可以看到這個分子在不同的溫度下面會有一些扭動,他們可以跳舞,可以跳面對面的貼面舞。

好巧不巧,那個導師的組裡面有一個學生是我公眾號的粉絲,也不知道他怎麽那麽閑,他把我的那一篇推送翻譯成了英文發給了他的導師看,後來有一天我很驚訝,那個導師主動跟我聯繫了,那個導師說“我也感到很驚訝,我這篇文獻發表了之後,其實引用的次數並不多。”

“我也沒有想到在大洋彼岸的中國有一個人在公眾號這種社交媒體上面引用了它,我覺得你是一個真正懂得我這篇文獻內在精神的人。”這個時候你仿佛感覺到魔幻的老頑童和一個有惡趣味的理工男,在這一刻跨越了太平洋,我們的心被一篇文獻連接在了一起。

這就是一種所謂的科學精神,不一定我要給大家一些什麽具體的知識點,但我希望讓大家感受到的是,科學是一件好玩的事兒,我也希望它能成為我們的生活態度。

畢導幽默風趣的演講同時不乏引人深思:科學精神究竟對普通大眾有什麽意義?

科學精神應當成為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引人對任何生活中的細節都進行思考的生活態度。這並不是什麽理工男對生活的吹毛求疵,而是對任何事物都抱有好奇心,這些好奇心不僅有著能夠推動整個人類知識邊界的遠景,同時也會讓我們的生活更豐富多彩。

這種對科學精神的解讀或與搞笑諾貝爾獎的宗旨不謀而合,這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想法激起了人們對科學的興趣,很好地平衡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專業性”和“傳播性”,讓更多的人們體驗到科學之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