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薑伯靜:聯想謠言褪去 留下尷尬的知乎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薑伯靜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5月22日,格力集團召開的意向投資者見面會熱鬧非凡。有意接盤的意向投資者包括厚樸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溫莎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淡馬錫控股-淡聯投資谘詢(上海)有限公司、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25家機構,全部大名鼎鼎。

  格力集團大規模減持格力電器股份,前途一片光明。

  就在我們以為格力電器大股東格力集團正在專心轉讓手中格力電器股份時,一個非常讓人意外的情況發生了,格力集團已經悄然成為A股上市公司長園集團的前十大股東之一。

  5月29日,長園集團發布《長園集團關於股東一致行動協議到期相關事宜的提示性公告》。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5月24日,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中,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56%,珠海保稅區金諾信貿易有限公司持股1.40%。在幾個月前,他們還不在前十大股東之列。

  在格力集團官網我們可以看到,“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於2017年5月18日在珠海高新區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本6億元人民幣,是格力集團全資控股的金融板塊。”而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珠海保稅區金諾信貿易有限公司的唯一股東就是格力集團。

  也就是說,格力集團已經合計持有長園集團4.96%的股權,距離5%的舉牌紅線已經不遠了。並且,在股權非常分散的長園集團,格力集團的股權比例與前三位股東山東科興藥業有限公司 (7.81%)、深圳市藏金壹號投資企業(5.90%)、吳啟權  ( 5.25%)相比,差距已經非常小。

  可以這樣講,如果格力集團願意,那麽格力集團隨時可以成為長園的第一大股東,甚至控股。因為前述《公告》顯示,“藏金壹號與其一致行動人(共29方主體)簽署的《一致行動協議》已於2019年5月24日到期,經一致行動人協商同意一致行動關係在2019年5月24日到期後即自動終止,不再順延。”長園股東中,已經沒有潛在的強力競爭對手。

  一邊在出手,一邊在買進,格力集團的做法很讓人疑惑。

  轉買長園,難道格力電器將成“棄子”?

  這個問題,很值得琢磨。畢竟,格力電器目前處於很微妙的時刻。下面,我們看這幾個問題。

  首先,格力集團和長園集團早有淵源。

  格力集團與長園的淵源由來已久,早在2018年5月,格力集團就差一點和長園牽手。

  2018年5月15日,長園發布《長園集團關於收到格力集團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的提示性公告》。根據當時的公告,格力集團的目標是控股長園,收購其20%的股權。

  但是,由於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不同意格力集團報送的收購方案,導致這起收購案未能成功。

  根據當時的情況,格力集團的誠意十足,只是結果非常遺憾。

  第二,長園集團為什麽會吸引格力集團。

  時隔一年之後,格力集團又開始了對長園的收購,這是為何?格力集團為何會如此青睞長園集團?

  我們應該要知道長園集團是一家什麽樣的公司。看長園集團的年報,長園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與電動汽車相關材料、智能工廠裝備以及智能電網設備。

  而更仔細看的話,我們會發現長園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緊密關係。其年報稱:“中鋰新材主要產品隔膜是鋰離子電池生產的關鍵材料之一,屬於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重點發展的關鍵材料行業。”這裡,我們還沒有考慮智能工廠裝備以及智能電網設備的未來意義。

  很顯然,從這個角度看,格力集團看中了長園集團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中的“上遊”地位。與眾多新能源汽車廠商在造車方面的競爭相比,供應鏈中的“上遊”地位顯得尤為突出。

  目前的長園集團,處於“多事之秋”。並且,公司易於控股,“從公司前十大股東信息看,公司各股東股權分散,持股比例均較低,任意單一股東實際支配的公司股份表決權都無法滿足對公司實際控制的要求,因此,公司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第三,格力電器為什麽會被戰略性放棄。

  目前的狀況看,對於格力集團來說,格力電器在事實上已經被戰略性放棄了。如果不出意外,格力集團手中的絕大部分格力電器股份,將轉手於前述那25家投資機構。

  格力電器為什麽會被戰略性放棄?我想,這並不難理解。

  從管理者看,一個強勢的董明珠,應該不屬於格力集團的長期戰略考慮,至少太難以駕馭。過於濃重的個人色彩,與格力集團的國企定位,顯然並不合拍。我想這是主要的因素。

  而從產業的角度看,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火爆已經有些“過頭”,遲早會有一天冷靜下來。與其在新能源汽車戰場競爭,不如掌握供應鏈中的“上遊”地位。

  更何況,目前看珠海銀隆的發展,前途未卜。

  重要的是,上一次收購時,有“同業競爭”之嫌,格力電器和長園集團這兩者必須要放棄一個的話,格力電器自然就成為放棄的對象了。

  第四,格力集團此舉對格力電器混改的未來有何影響?

  格力集團另捧他人,這對其他意圖進入格力電器的機構來說是個機會。當然,如果沒有長園集團的出現,格力集團手中的股份可能會賣一個更好的價錢。現在看,大家都知道格力集團的意圖了,格力電器的股價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如果格力電器的股價受到影響,接手的機構會降低成本。而格力集團,則不會受太大的影響,總之這麽多年以來格力集團是“賺”的一方。

  所以我感覺格力集團此舉對格力電器混改的未來影響不大,除非極其特殊的情況,應該不會出現無人接手的情況。

  而對格力電器的經營,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畢竟董明珠還在那裡。

  所以,綜合以上幾點,轉買長園,格力電器在事實上已經成了格力集團的“棄子”。

  對於格力電器來說,一個新的時代在等待著自己;而對於格力集團來講,再造一個格力電器的機會也在等著自己。如果成功了,這,是一個雙贏的結局。   

  (本文作者介紹:專欄作者,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最佳新聞評論獎得主,iDoNews 簽約專欄作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