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男男cp紅利當道,女性角色徹底淪為背景板?

2018年的《鎮魂》,2019年的《陳情令》,到了2020年,又有以“尹正+黃曉明”領銜出演的《鬢邊不是海棠紅》(後稱“《鬢邊》“)。雙男主模式正成為市場風口。

程鳳台(黃曉明飾)一戴帽,十多年前《上海灘》裡的那個許文強仿佛就在眼前;吃肘子吃得臉盤圓潤的梨園新魁商細蕊(尹正飾),一顰一笑間也不禁讓人想起了民國時候紅極一時的四大名旦。一個現實中已經結婚生子,一個也不是十八歲的青春小夥了,雖然網友嘴上說著“不想嗑中年cp”,但誰都逃不過真香定律。

事實上,影視劇裡雙男主模式由來已久,武俠小說改編劇中多出經典。金庸《鹿鼎記》中的康熙與韋小寶;古龍《絕代雙驕》中的小魚兒與花無缺;黃易《大唐雙龍傳》中的寇仲與徐子陵,等等。彼時,雙男主或成兄弟,或成對手,雙方也基本都有各自的異性cp線。

如今,男男cp已成影視作品中的必備菜,觀眾開始在意劇中女性角色的存在,“雙男主”還是“雙男主+女主”?女配角是否加了戲份?和男主有沒有感情線?

誠然,女性角色處理得當,不僅能夠吸引更多劇迷,甚至還能起到助推男主們的關係發展的作用;女性角色處理得不好,角色本身招罵不說,製作班底受到質疑,整部劇的評價也會被拉低不少。今天麻辣魚就帶盤一盤男男cp當道下,女性角色的存在感。

“戲份不多”,演技到位

三角關係是影視劇中最經典的設定。在一個故事的主線情節中,人物三角關係的構建最普通的就是主體、客體和對立體,主體產生得到客體的欲望,然後采取行動,這一行動被對立體接受做出阻礙主體的行為,於是主體與對立體展開了一場角力,故事也就由此產生了戲劇矛盾。

《鬢邊》的故事結構,正遵循著這樣的套路。只不過主體(程鳳台)與客體(商細蕊)之間是“民國知音情”,對立體則是守舊的夫人范湘兒。程鳳台不顧世俗眼光與戲子商細蕊來往,而大戶人家出身的范湘兒卻無時無刻不流露出對後者戲子身份的鄙夷。

劇版《鬢邊》雖然沿襲原作“二男一女”設定的基礎上,卻將程鳳台“換女人如衣服”的風流公子哥人設改成了尊重且疼愛老婆的好男人,三人的關係更突顯了新舊時代下的男女情感觀念之間的衝突。正因如此,觀眾既為民國知音情鼓掌,也為原配妻子的命運扼腕歎息。大時代下,男女之情和“兄弟情”兩邊開花,觀眾則各取所好。

毋庸諱言,觀眾不反感范湘兒作為女主角的存在感,除了角色本身,更因為佘詩曼的演技加成,再加上演員戲外不作妖,在粉絲提出戲份少的時候,只是以“戲份不多,但自己不爭、不移、堅守初心”作為回應,這才是耽改劇中女性角色的正確打卡方式。由此可見,演員選得好,演技到位,就不怕觀眾不買账。

無中生有,多此一舉

然而,不是所有雙男主劇中的女性角色都能像范湘兒一樣討喜。現象級爆款《陳情令》,在拍攝期間就曾因所謂的女主加戲,引起軒然大波。

原作中的邊緣角色溫情,被屢屢傳出加戲操作,不僅與雙男主有情感牽扯,甚至官方宣傳番位僅次於雙男主。此舉引起了書粉們的強烈不滿與抵製。雖然最終播出的版本基本遵循原作,但書粉對角色的不滿之聲卻從未停止過,甚至上升到演員本人。

像《陳情令》這類作品,觀眾的訴求就是看雙男主從相識,到並肩作戰的過程中,彼此之間機甲狂潮出的火花,女性角色本應只是作為輔助出現。如《鎮魂》中女性角色並沒有特別多的戲份,只是在必要的時候出場,既符合原著也合乎情理。

事實上,觀眾並不是排斥雙男主劇中女性角色的存在,而是抗拒女性角色沒有功效性、沒有邏輯性的存在。尤其是在IP改編過程中,在女性角色身上“大做文章”,甚至無中生有,為其安排與男主的感情線,自然會引起一心求嗑“兄弟情”的觀眾的不滿。

官配無用,“真女主”上位

隨著耽美文化的發展,觀眾已不再隻滿足於在耽改劇中嗑cp,而是無論哪一部劇,他們都能從男性角色之間的互動中,自我領會,腦補出一場大戲。當然,這類cp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角色之間的關聯度、氣場等多種元素。

《琅琊榜》中,第一才子梅長蘇背負血海深仇,暗中幫助昔日摯友靖王蕭景琰,一文一武,肝膽相照。儘管有未婚妻霓凰郡主這個官配的存在,但還是有很多人對“蕭梅cp”喜愛有加,稱蕭景琰才是“真女主”。

2019年末的《慶餘年》,作為一部大男主劇,范閑的異性cp不在少數。然而相較於官配之間的互動,范閑與二皇子的的彼此試探、交鋒,與滕梓荊的深刻情誼之後,讓不少觀眾表示“更好嗑”,並樂此不疲地為之進行二度創作。

而在看到劇中男男cp受歡迎之後,官方也會在主推官配的同時,適時地迎合群眾的呼聲,在宣發行銷中暗戳戳地cue一下“男男cp”,加上主演們之間的友好互動,既滿足了cp粉的磕糖心理,又能讓觀眾看到官方的誠意,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投其所好,也要有度

“珠玉在前”,劇集製作團隊也發現了觀眾偏好拆官配、拉紅線組cp,於是就“投其所好”,在作品中加一些男性角色之間的互動,意圖拉攏人心。

正在熱播的《冰糖燉雪梨》,劇中本是情敵的黎語冰和喻言的一段壁咚、撲倒、貼臉,行雲流水,圍觀群眾紛紛吃瓜,就連女主棠雪都是一副“我磕到了”的樣子。觀眾也吃這一套,表示看到這一幕,臉上露出了姨母笑。

當然,適當的加戲會或許會增加劇集效果和話題度,但功利性太強就會適得其反。比如為了製造爆點、吸引眼球,強行增加男性角色賣腐情節,致使男女主感情線被倉促處理,這種操作不僅讓大部分觀眾感到反感,更影響了故事的邏輯。

雖說“得腐女者得天下”,但腐不能硬賣。為男性角色之間的“粉色泡泡“買單,是觀眾對於角色自然互動之下產生的化學反應的自我選擇。雖然粉絲愛嗑cp,但對硬配對、炒曖昧的“硬腐”並不會全盤接受。官方為了迎合市場,強行喂糖,反而會適得其反。

THE END

第三屆金鮫獎回顧

金鮫分享會

大咖專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