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谷雨|中國環繞歐亞第一人:自駕25年,52歲仍在路上

撰文|穆裡 編輯|葛城 周安 出品|騰訊新聞 谷雨工作室

廖佳對汽車駕駛有一種純粹的喜愛,在山路上繞彎,她能感受到人、車、路同一的韻律。自駕對她來說,意味著雙腿活動半徑的無限延伸。每次出門,她總是把備份箱塞得滿滿當當。她無法想象,如果沒有車,她的旅行次數會減去多少。

最近,參與“大美中國路”攝影項目時,攝影師吳噪音與旅行家向導廖佳第一次在停車場碰面,看到車廂裡的廚具、食材、佐料,還有呼吸機,頓時升起對“戶外大佬”的仰視。和照片裡一樣,廖佳給他一種“女漢子”的奔放感,52歲仍然葆有“18歲出道時那種說話的鋒利”。

一路上,廖佳開車,平穩地飛馳在公路上。吳噪音播放起近年的經典同志電影《Call me by your name》的主題曲,沒想到廖佳直言很喜歡,這部電影她一共看過7遍。吳噪音難以置信,直到廖佳清晰地說出每一首歌在影片中出現的場景,他第一次驚詫地感到,原來兩代人也可以這麽相近,有共同的愛好和價值觀。

廖佳至今沒有結婚,理想的晚年是與好友搭伴生活,給大家做飯。早在開始自駕遊的頭兩年,她就學會了長時間與自己獨處。一次次出發,就是因為享受在路上,享受這個過程。一年裡的不同時節,哪裡最美最適宜,她就在哪裡,“我喜歡這片山河,喜歡我遇到的人,一件你喜歡的事情,你就願意不停地重複做下去,也不停地有新的發現。”

瘋狂的和美好的

廖佳從高中時就熱愛地理,在老師的建議下,她第一志願考取了人民大學計劃系的生產布局專業。1991年畢業時,她沒有服從分配,進了廣告行業。沒乾幾年,一顆地理人的心還是砰砰跳動,“看萬卷書,行萬裡路”的座右銘,終於成為車輪上的現實。

在買一輛車的錢可以在北京買一個房子的年代,廖佳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她這樣和家人解釋,經濟基礎建立在4個車輪上,有車可以賺更多的錢。但剛買完車,她就跑去西藏玩了一圈,回到北京也停不下來,總共只在市裡通勤開過3回車,就壯著膽子拉上同事自駕去了青島。

這趟1996年金秋的公路之旅,在廖佳的記憶中塗上了一抹金色。“山東有當時全國最好的公路,”廖佳笑著回憶,一路正趕上葡萄、蘋果、梨子豐收,“連吃帶喝又看同學,過得特別美,從此就愛上了自駕。”

廖佳剛開始自駕的年代,國內路網還不完善,治安也沒有如今這麽好。第一次聽說開車旅行,絕大多數人的反應是“瘋狂”。更別提穿越西伯利亞環遊亞歐,光是簽證就極為難辦,廖佳愣是一家一家使館磕了下來。國外的路況倒是不錯,唯一惡劣的也就是過沙漠,只好在外蒙古坐了一段火車過渡。

旅途結束順利回到上海,讚助商捷達的工作人員見到她,松了一口氣,“我們覺得你能活著回來,這事就贏了,沒想到你還把車開回來了。”

她一度納悶,自己怎麽從沒真正遇到別人口中的人身威脅。在索契海灘邊,她向保鏢傍身的四海兄弟借用過移動電話;挪威朋友還給她頒發過挪威海英俱樂部會員證書,挪威國王是一號會員。那時見到一個自駕穿越西伯利亞的單身中國女子,大家好像都只會驚歎和伸出援手。

她喜歡講這個故事:最驚險的一次,是在雪原上奔馳時,只見光禿禿的樹林裡突然出來一個人,舉著一把槍,她心想“完了完了”,臨近一看才發現他手裡還提著一隻捕獵到的野雞。

自駕不是夢想,而是必須

這麽多年下來,廖佳的領悟是:永遠不要超過自己駕駛能力的極限去自駕旅行。她也遭遇過車況險情。2004年開始的環球旅行,從安第斯山下到亞馬遜叢林,一桶備用汽油全灑在了車裡,陷入困境,所幸得到一位雜貨店鋪的印第安人老闆的幫助。她最終也加上了當地紅藥水一樣的汽油。

廖佳從來不說自駕是她的夢想,而是把它視作計劃,因為這是她一定要去做和完成的事。她先後出版過3本“路書”,這也是支持她一直在路上的一大動力——她相信自己的經歷和探索,一定可以幫到很多人。讓廖佳感動的老粉絲留言,通常也是這樣說的:感謝你在我心裡埋下的種子,現在也正在循著你的路,周遊世界。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廖佳知道地圖式畫綠線的方式已經“out”了,必須做成基於位置服務的數據庫,其中涵蓋道路、風光、特色景點、商業服務、人文等各個維度的內容素材,必須包羅萬象,才有可能為不同人定製出個性化的旅程。全國路網就在她的腦海中,做這件事,沒有人比她更合適。

比如,黃山到婺源有好多種走法,設計的行程線路從一天到三天都有,發布後就有人問她:你是不是黃山人?“我是北京人,但架不住我去的次數多,是吧?黃山人不走的路我都走過。”廖佳有理由感到自得。

這次的新疆行,廖佳選擇了從果子溝進出,這條自駕常規通道雖不能滿足她,對新疆卻意義非凡——在G30高速路段上的果子溝大橋,是新疆公路建設史上的重大突破,被稱為“中國最土豪大橋 ”,“一橋改變新疆命運”。沒去賽裡木湖多少是個遺憾,但廖佳還是忍痛割愛,夏天人多車多,是最美的季節,卻不是對的季節。對她來說,能夠再次見到老朋友哈薩克妹妹和馬迪古麗一家,就已經值得。

對於所有在路上的人而言,行使時間唯一的崇高使命就是前行。整個國家像一隻牡蠣,等著他們去打開,裡面有碩大的珍珠。廖佳儼然是存在主義的信徒,印證著加繆的那句格言:“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

*騰訊新聞谷雨影像出品紀錄片《大美中國路》第一期7月15日正式上線,登錄騰訊新聞客戶端,搜索“大美中國路”觀看視頻。

出品人|楊瑞春 主編|王波 責編|程婕 運營|張簫 江越

*版權聲明:騰訊新聞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複製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