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去年第一爆款大導,陰溝翻船了?

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由於坎城的尷尬,收獲頗豐,除了阿方索·卡隆的《羅馬》拔得頭籌,獲得金獅獎以外,還有一乾佳作引起熱議,其中便有再一次體現了威尼斯的多元性的盧卡·瓜達尼諾新作——《陰風陣陣》。

曾拍攝去年第一爆款《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瓜達尼諾這次集合了當初《假日驚情》的達科塔·約翰遜和蒂爾達·斯文頓,翻拍意大利導演達裡奧·阿基多的恐怖經典《陰風陣陣》。

時隔多年,應當是對原作的一次更新,但也有人不屑於瓜達尼諾的風格,給其打了低分。以下是《衛報》的一篇偏負面的批評文章,與讀者共鑒。

作者 | Peter Bradshaw

譯者 | Issac

來源 |《衛報》

達裡奧·阿基多的《陰風陣陣》是一部恐怖片裡的大師之作,可以看出阿基多自信傲慢的態度。盧卡·瓜達尼諾真心誠意地想要翻拍該片,成片比原版大概多出一個小時,拍得唯美、華麗,但新版的電影更像是一篇文科碩士論文,而非翻拍,片尾竟然還有無聊透頂的彩蛋。

沒人會懷疑他對原版的尊敬,或者實際上,他是在致敬自己擁有的這種敬意。第一部《陰風陣陣》中有著令人眼球疲勞的色塊——番茄醬般的紅色、舞廳燈光的藍色以及膽汁似的綠色——這些在新版中全都黯淡下來,更為克制,大多體現了焦慮與悲傷,不過最後縱欲放蕩的大結局為前面的調色帶來了一個大反轉。

片中有些表現恐懼和潛意識裡的焦慮的瞬間,精彩無比,舞蹈鏡頭也異常出色。

瓜達尼諾當然是一位才華出眾的電影人,但是,這部電影莫名其妙地讓人覺得少了些激情。阿基多有著一種單純的仿佛惡魔般的瘋狂,這種瘋狂帶來的火花在新版電影中難覓蹤跡,與之一同消失的還有阿基多黑色喜劇的個性,取而代之的則是上層階級、中上層階級平庸的趣味,除此之外,片中還新添了一層複雜難懂的歷史意味。

敘事的焦點混亂而分散,蒂爾達·斯文頓的才華在這部片子有點兒被浪費了;她飾演的角色被寫成了反高潮的人物,以至於她既沒有代表惡魔,也無法起到精神救贖的作用或達到兩者之間任何有意思的效果。

新版中,蘇西·班妮恩由達科塔·約翰遜飾演。她是一位天賦出眾的年輕舞者,出身於俄亥俄州的一個篤信宗教的家庭。

1977年,她來到柏林參加選拔(那時候,柏林牆還在,但上面還沒有那麽多的塗鴉),對方是一家享譽全球的女舞者學院,由令人敬畏、嚴厲苛刻的勃朗克夫人(蒂爾達·斯文頓)管理。蘇西自小就被一股她永遠無法理解的力量所吸引而來到這座城市。

她的表現給學院裡這群奇怪的考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勃朗克夫人都給出了一個讚許的眼神。蘇西通過了選拔——她甚至還住進了學校裡令人汗毛直立、但免費的女生宿舍,就在排練室上面。原因是之前的學生帕特麗夏退學了,她受到了某種重創,以及患上了早期類偏狂型精神分裂症。

帕特麗夏找到克倫佩勒博士——他是柏林的精神分析師,他的臉看上去很奇怪,像是做了特效化妝。博士非常擔心,他的憂慮演變成了一種想要一探究竟的疑慮,這一點觀眾也能感受到:這間舞蹈學院實際上是一群女巫的陣地,她們想要讓蘇西也加入進來。

電影以妙趣橫生的方式營造了越來越恐怖、混亂的氛圍。有一幕拍得十分精彩,蘇西正在獨舞,舞姿曼妙性感,她仿佛心靈感應般與隔壁排練室的舞者相應,後者戲仿的舞蹈編排充滿暴力,讓受害者恐懼,痛不欲生。

片中有很多獨立的段落都在描寫恐懼,但各個段落之間的部分冗長乏味,令人擔憂,這些地方減弱了敘事張力。

我們在新聞上聽到了很多有關恐怖主義的消息;街上就能看到這些人以及畫外發生的爆炸:赤軍團(譯者注:Red Army Faction,德國的恐怖組織)內部混亂,他們的成員參與了暴力行動,這個革命組織幾乎像一個關係失衡的家族一樣,與女巫們之間正在發生的事情相對應。

此外,這些惡魔之間的不和諧,與蘇西自小就熟悉的阿曼派(譯者注:Amish,從基督教新教門諾派分裂而出的保守派別)和門諾派(譯者注:Mennonites,基督教新教中的福音主義派別)之間的宗教衝突相呼應。這簡直就是蘇西身邊新的、恐怖的惡魔神學的一次神秘先兆,也是對幾十年前在德國發生的事情的一次拷問。

電影中還有很多地方做得還不錯,達科塔·約翰遜的表現也可圈可點——雖然讓人奇怪的是她本該擁有更多的戲份:很多關鍵的事件都發生在其他地方、其他不那麽有趣的角色身上。

蒂爾達·斯文頓總是充滿魅力,優雅迷人,她有些台詞精明而刻薄。她認為自己是一個革命性的長官,勢要顛覆固有的價值觀。“我們必須摧毀所有美麗的事物,”她告訴蘇西,這真是一句辛辣的箴言,在那樣的語境下,變得更加邪惡。

毫無疑問,瓜達尼諾是出於興趣才拍的這部《陰風陣陣》,他在主題上做出了有趣的改動,也對作品進行了一次理智的鑒賞。然而,缺少了敘事動力,極致的恐懼也消失不見。

推薦 |“幕味兒”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求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