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究竟誰是中國娛樂圈第一個博士?

原來中國娛樂圈第一個博士,應當 wuli 畹華啊!

本文授權自山河小歲月

ID | shxsy2015

1

1930年8月24日,胡適在日記裡寫下:

見著吳經熊,他新從哈佛回來,說,美國只知道中國有三個人,蔣介石,宋子文,胡適之是也。我笑道,“還有一個,梅蘭芳。”

胡適這樣說,是因為一個月之前,訪美歸來的梅蘭芳專程登門拜訪,在日記裡,胡適很謙虛地說:“梅蘭芳先生來談在美洲的情形。”雖然隻寥寥一句,實際上,梅蘭芳是特地來感謝胡適的。羅爾綱的《師門五年記,胡適瑣憶》中曾經專門寫過梅蘭芳去胡適家拜謝的情節:

這一天,梅蘭芳是在美國演出得了博士專誠來拜謝胡適的。他在準備到美國演出以前,邀請胡適去看他的戲,替他選定哪幾出戲可以在美國演唱,哪幾出戲不適宜在美國演唱的。現在演成功了,所以特地來拜謝胡適。

胡適的秘書胡頌平則在《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中有這樣一段回憶:

晚飯時,先生談起齊如山送來的一本《戲考》,裡面有好幾出戲。只有《四進士》可以一看;其余《二進宮》等,連文字都不通,情節又沒有意義。《四進士》可以把它複印下來。胡頌平問:“齊如山先生怎麽不把它修改一下?”先生說:“齊如山是捧梅蘭芳的人,他不是研究戲劇的。”後來又談起:“當年梅蘭芳要到美國表演之前,他每晚很賣氣力的唱兩出戲,招待我們幾個人去聽,給他選戲。那時一連看了好多夜。梅蘭芳卸裝之後,很謙虛,也很可愛。”(1961年4月23日)

1929年,京劇演員梅蘭芳做了一件他的前輩們永遠不敢企及的事——哪怕是被慈禧太后喜愛的譚鑫培,也從來沒能想過,這京戲還能唱出國門。

1929年12月28日,梅蘭芳從北京啟程,先到上海,而後坐“加拿大皇后號”前往美國。大著肚子的福芝芳一直送行到上海,有人猜測,此舉是為了防範梅蘭芳臨時決定帶孟小冬去美國。

第一場戲是《晴雯撕扇》,反響並不算好,因為美國人對《紅樓夢》故事不夠熟悉,這個故事發生在端午節,美國人更為陌生。

但很快,梅蘭芳就調整策略,在開幕之前設置了英文報幕,並且做了劇情解釋。一下子大獲成功。最後一出《刺虎》結束之後,他謝幕長達15次。因為觀眾太過熱情,梅蘭芳不得不在卸妝之後再次登台謝幕,當人們發現原先那個婀娜多姿的美女原來是一個男人時,更加為他傾倒。

一股“梅蘭芳”熱在美國彌漫開來,在紐約,人們提議演出結束之後能夠上台和梅蘭芳握手,觀眾按照順序從右邊上來,左邊下去。梅蘭芳握手二十分鐘之後,發現觀眾不見減少,原來,很多人握過一次手之後,又下去重新排隊,上來再握一次。在芝加哥的鮮花展銷會上,有一種花被命名為“梅蘭芳花”,一個女士聽說梅蘭芳三十六歲,就在自家花園種下三十六株梅樹,並命名為“梅蘭芳花園”。

梅先生之子梅紹武先生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發現一位叫歐內斯特·K·莫(Ernest K·Moy)的先生編纂的題為《梅蘭芳太平洋沿岸演出》(The Pacific Coast Tour of Mei Lanfang)的英文專集,內收多篇評介京劇和梅蘭芳生平及藝術表演的文章,為首便是胡適撰寫的英文《梅蘭芳和中國戲劇》(MeiLanfang and The Chinese Drama)。而梅蘭芳訪美演出美方讚助人名單上,還有胡適的老師杜威博士的大名。杜威專門在紐約請梅蘭芳吃飯,並且評價:“我時常想把高深美妙的東方文化搬來,讓美國人看看,但是苦於我沒有這種能力,不過隻仗筆來寫寫,嘴來說說,此外更沒有別的好法子。現在竟得梅君親來表演,實在是件最痛快的事了!我不但為梅君成功慶賀,我真是為東方文化慶賀,借梅君之力,得以把它的美點宣傳表現出來;又為美國人慶賀,借梅君之力他們得以瞻仰最高尚的東方藝術。”

看來梅蘭芳訪美成功,確實和胡適的鼓與呼分不開。

2

梅蘭芳沒有想到,這並不是他訪美的全部收獲。

1930年5月中下旬,梅蘭芳來到了洛杉磯,一如既往獲得了觀眾們的追捧。正當他打算結束演出,前往下一站檀香山時,齊如山興衝衝地帶著一個人來了。

這個人叫司徒寬。

我查了很多資料,發現司徒寬的史料少得可憐,如果不是齊如山,也許我們永遠不知道他的名字。他是齊如山的好朋友,也是波莫納學院(Pomona College)校長查爾斯·K·埃德蒙(Dr.Charles K.Edmunds)和肯尼斯·鄧肯(Dr.kenneth Duncan)博士的學生。

司徒寬跑來找齊如山說,波莫納學院有意授予梅蘭芳榮譽文學博士學位,理由如下:

“前讀紐約芝加哥等處之報,對於中國劇,及梅君藝術之批評,異常佳妙,鹹雲有文學上藝術上極大之價值。及梅君到此演劇,吾二人及各教授往觀數次,果如所言;且梅君之長處,報中尚有未盡者,真名下無虛也。吾濟協議,欲由本學校贈與梅君文學博士榮銜,君試為叩之。”

——齊如山《梅蘭芳接受博士學位記詳》

梅蘭芳一聽,嚇壞了,說我這什麽水準啊,不行不行。

要知道,當時的娛樂圈,戲曲演員們雖然獲得了大家的歡呼,實際的社會地位並不高。梅蘭芳從小學戲,文化知識全靠後天補課,他覺得自己一天洋墨水也沒有喝過,怎麽能拿博士呢?

齊如山卻覺得,既然是名譽學位,“當無不可”。更何況,當時國內報紙稱呼梅蘭芳,動輒以“梅郎”,尷尬又不雅。獲此稱號,以後就是梅博士了,叫起來多麽響亮。齊如山幫梅蘭芳做出了選擇。

結果,事不湊巧,波莫納學院希望在6月16日學院畢業典禮上舉辦學位授予儀式,但梅蘭芳已經訂好6月6日去檀香山,行程無法更改。而根據學院規定,如果本人不出席,就不能授予學位。但即便如此,校長說,這事兒吧,倒也不是沒辦法解決。“十餘年前,曾有英國工黨首相麥克唐諾君(Ramsay MacDonald)來美,東方某大學贈與榮銜,亦因彼不克候,遂提前開一特別大會贈之。數十年來,只有此一例,茲可仿照行之。顧此事本不易通過,所幸梅君名譽偉大,或能全體讚成也。”

最終,學校召開校董教授全體大會討論,結果獲得一致通過,願意為梅蘭芳改期為5月28日。齊如山詳細記載了當天情況,梅蘭芳同學當天的演講還是十分懇切和謙虛的:

在梅蘭芳發表了演講之後,人人便上來握手,個個口稱“多克特爾”(Dr)。

好事成雙,不久,南加利福尼亞大學(USC)也決定在南加大建校50周年紀念日上授予梅蘭芳名譽文學博士學位,這一次梅蘭芳沒有推辭。

我查了一下,波莫納學院創辦於1887年,在 2015 年《富比士》發布的全美大學排行榜上位居第一,在 2016 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全美文理學院排名中位居第四。南加大更不必說,在各種大學排行榜中基本都在全美30名,世界50名,我喜歡的楊德昌導演便出身於南加大。

無獨有偶,在梅蘭芳獲得南加大榮譽博士學位六年之後,為梅蘭芳訪美出謀劃策的胡博士也獲得了名譽文學博士學位,從某種程度來說,胡博士還要叫梅博士一聲學長呢!

順便說一句,如果嚴格來說,胡適剛剛回國時,並不能被稱為胡博士。因為1917年,哥倫比亞大學規定,每位博士候選人要向學校當局呈送論文副本一百份,當時的胡適來不及寫論文,所以胡適在當時並沒有拿到博士學位。

直到兩年之後,胡適才撰寫並出版了第一卷《中國哲學史大綱》。1922年,他又出版了《先秦名學史》(上海亞東圖書公司出版),一直到1927年,胡適再次返美時,才補交了論文,真正獲得了博士學位。

在這篇小文即將結束之際,小助理編輯給我發來了豆瓣鵝組一位名為“荀慧生”的組鵝發的帖子,在這篇帖子裡,這位網友列舉了中國娛樂圈第一位博士梅蘭芳發表的論文,哇,真的不少呢——

篇篇核心牛不牛,連保護嗓子都有了——

但我記得wuli程硯秋說了,嗓子好的,怎麽唱都有,不好的,怎麽保護也沒用

*參考文獻:

1、齊如山,梅蘭芳接受博士學位記詳

2、梅紹武,胡適的一篇佚文:《梅蘭芳和中國戲劇》

3、蘇育生,胡適確曾為梅蘭芳選戲,中國京劇 2007-08-01

4、 張春勝、張學義,梅蘭芳的名譽博士學位與胡適、魯迅的聯繫,蘭台世界 2010-07-01

5、荀慧生,中國娛樂圈第一位博士,豆瓣鵝組值得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