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黨報談營商環境:部分地方厚愛本地企業 執法以情代法

  用公平透明為營商環境加分(大家談·提高制度供給水準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基礎。本期大家談,我們選刊3篇來稿,探討營商環境的優化之策。

  ——編 者 

  要遵循市場規律

  劉元通

  一家企業進駐某縣不久就遭遇許多“幸福的煩惱”。當地服務過於“熱心”,甚至在企業發展規劃上“指指點點”,要求企業大乾快上,將三年規劃目標“濃縮”為一年。結果配套、技術、市場跟不上,導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不少麻煩。現實中,這樣的現象不是孤例。

  服務企業需要下大力氣,但過猶不及。在服務企業過程中,有的地方把握不好適當的力度、分寸和距離。比如,有的不敢放手,害怕企業一放就亂,索性牢牢管死;有的不想放手,違背市場規律,通過行政權力謀求短期政績;有的不會放手,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業態一知半解、如臨大敵,忙得一頭汗,還是乾不好。這樣的“狠抓”,看似抓得緊,實則反而會對企業生存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為企業服務不易,遵循市場規律更難。這不僅需要審慎施策的管理智慧,也需要刀刃向內的改革勇氣。從深層次上來說,尊重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多讓企業唱主角,是更深層次、更高品質的營商服務。增強市場規則意識,遵循企業發展規律,才能為企業發展減負,為營商環境加分。

  不能只有“優惠牌”

  何冠軍

  有朋友回鄉創業,當地幹部陪同考察選址,承諾了許多優惠條件,有的甚至打起了法律法規的“擦邊球”。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決定條件,這樣的“優惠舉措”反而令企業心生顧慮。

  過去的發展經驗表明,政策優惠的窪地確實能夠吸引一些項目和資金,但也容易造成一些經濟發展的痼疾。比如,放低環保監管門檻,讓早該被淘汰的落後產能找到落腳之地,為此付出了沉重的環境成本。再比如,固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觀念,過度依賴單純的資源開採和粗加工產業,不思進取,不敢轉型,千方百計輸血保護“僵屍企業”,擠佔了新產業的發展太空。

  其實,當前市場機遇轉瞬即逝,資源流動日益便利,生產要素分化重組,優惠政策的窪地很容易被填平。要實現經濟發展由高速度向高品質的換擋轉變,就必須改變片面依靠優惠政策招商引資的做法,豐富招商引資的方式方法,堅持從實際出發,找準定位,挖掘出不可複製、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

  樹立好規則意識

  葉旭洋

  招商時“以言代法”,許諾優惠條件,落地後無法兌現;執法時“以情代法”,對大型企業、本地企業“厚愛有加”,對小微企業、外來企業“錙銖必較”;工作中“以權代法”,以行政命令代替依法行政。這些現象需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究其原因,在於錯誤的政績觀、扭曲的發展觀、錯位的權力觀。少數幹部盲目追求GDP,隻重項目落地、不重項目後續;個別地方片面誇大大型企業的作用,盲目政策傾斜;部分幹部遇事不在法律中找答案、政策中找方法,想的卻是日常工作的“老套路”、人情往來的“舊思維”。

  市場經濟歸根結底是法治經濟。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亟須樹立規則意識。既要在微觀上畫好“流程圖”,明確黨員幹部在項目招商、運行中的權責邊界;也要在巨集觀上織好“監督網”,不斷深化群眾監督、優化同級監督、強化上級監督。唯此,方能以規則取代關係人情,以規則清除尋租太空,以公平、有序、有效打造營商環境的高地。

  (本系列大家談到此結束) 

責任編輯:陳永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