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家口爆炸事故涉事化工廠停工 中國化工集團發布致歉信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余娜11月30日下午,經濟觀察網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張家口“11·28”爆燃事故直接原因初步查明:中國化工集團河北盛華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華化工”)氯乙烯氣櫃發生泄漏,泄漏的氯乙烯擴散到廠區外公路上,遇明火發生爆燃,導致停放公路兩側等候卸貨車輛的司機等23人死亡、22人受傷。事故的詳細原因,河北省人民政府事故調查組將作進一步調查。

公開資料顯示:氯乙烯又名烯基氯,是一種應用於高分子化工的重要單體,可由乙烯或乙炔製得。為無色、易液化氣體,沸點-13.9℃,臨界溫度142℃,臨界壓力5.22MPa。氯乙烯是有毒物質,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極限4%~22%(體積),在加壓下更易爆炸,貯運時必須注意容器的密閉及氮封,並應添加少量阻聚劑。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氯乙烯位列一類致癌物。

“氯乙烯氣體分子量62.5,比重遠高於空氣,泄漏後會沿溝渠或路線等向低處擴散。如遇明火氯乙烯會爆燃,生成劇毒的氯化氫氣體,大量吸入後可使人短期窒息而死。這也是此次死亡人數較多的原因之一。”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專家向經濟觀察網記者分析。

據悉,事故發生後,為防止次生災害發生,張家口市政府第一時間責令事故現場的盛華化工采取緊急停產措施。河北省張家口市兩級檢測結果表明:截至目前,設立的五個空氣檢測點位都沒有檢測出有毒有害物質,地下水的檢測也並沒有發現異常情況。後續仍會繼續檢測。

11月30日15時10分,經濟觀察網記者再次走訪事故發生現場,看到了位於盛華化工北側大門附近的三台氯乙烯氣櫃(VCM氣櫃),從東向西依次排列。從設備表層看,位於最東側的3號氯乙烯氣櫃和位於中間的2號聚乙烯氣櫃外側有明顯火燒痕跡,3號氯乙烯氣櫃北側呈灰黑色,2號氯乙烯氣櫃東側部分呈灰黑色。1號氯乙烯氣櫃表面無明顯灼燒痕跡。在經濟觀察網記者駐足的近兩個小時,1號氯乙烯氣櫃持續發出轟轟的聲音,而位於廠區內西北方向的煙囪也不間斷地排放出白色煙柱。

15時30分左右,兩輛載滿盛華化工職工的大巴車班車從該廠東門駛出。“我們是下早班。”一位職工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廠子發生那麽大事情,不少同事已經忙著找新工作了。不過張家口只有這一座大型的化工廠,怕沒有好部門接收。”對於化工廠是否已經停產,該員工表示,“肯定沒有生產,我們都閑了三天了。”

“今天下午,我們一家專程開車過來看看情況。”在經濟觀察網記者探訪時,還遇到了剛從二十幾公里外的宣化趕來的劉大姐,“希望不要有二次汙染,因為我的母親就住在附近的村子。”

11月28日零時41分,河北張家口橋東區大倉蓋鎮的河北盛華化工有限公司附近發生爆燃,導致停放公路兩側等候卸貨車輛的司機等23人死亡、22人受傷。

官方資料顯示:事故責任企業盛華化工隸屬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下屬的中國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張家口的經濟支柱企業,全國化工500強。其前身是張家口市樹脂廠,成立於1970年,系國有企業。從2000年到2015年,多次經歷改製和重組,最終於2015年8月,劃歸中國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該公司主要產品有:聚氯乙烯樹脂5型、聚氯乙烯樹脂3型、75%片鹼、32%液鹼、50%液鹼、液氯、鹽酸、次氯酸鈉等。來自啟信寶的監測數據顯示,其法人代表為江政輝,旗下擔任法人的企業有9家,分布在化工、電力、建材和運輸領域。股權結構方面,盛華化工由昊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00%持股,注冊資本46485萬元。盛華化工企業風險共計240條,2018年動產抵押2億元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盛華化工此前開展過一次針對氯乙烯泄漏的應急演練,時間是在今年6月30日,即此次爆燃事故發生前的5個月。

11月30日,中國化工集團與盛華化工官方網站還同時刊登了“關於11·28事故的致歉信”,表示對事故的發生表示萬分痛心和愧疚,向逝者及其家屬表示沉痛哀悼。“我們將全力以赴配合搶救傷者,並盡一切所能減少損失。此次事故的發生,反映了我們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嚴重問題,我們將深刻反思,徹底查清事故原因,承擔事故責任,做好善後工作,依法依規依紀處理和追責問責,並配合政府全力做好傷員救治等工作。”致歉信如上表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