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失眠與虛證關係密切,中醫怎麼說

失眠與虛證關係密切 《素問·通評虛實論》 曰 「精氣奪則虛」 , 宋鷺冰說 「凡正氣不足, 功能衰退, 抗病力低下, 對邪氣呈衰減性反應者……皆屬於虛」 。虛證 多見於病程長、 體質素弱者, 是正氣虛衰所致的各種虛弱性證候的總稱。以抗邪能力減弱, 功能活動低下、 衰 退為特點, 以氣血虧虛、 臟腑虛損、 精虧神衰等為基本 病機 。

《景嶽全書·不寐》 曰 , 「寐本乎陰, 神其主也, 神安則寐, 神不安則不寐」 , 睡眠是以神的活動為主導, 營衛之氣的陰陽出入為樞機, 五臟藏精化氣為基礎的整體生理過程。「氣血者, 人之神」 , 氣為「神」 活動提供物質基礎及動力, 血能安養神魂, 助睡眠安寧, 氣血為神的物質基礎, 氣血充盛才能保證睡眠活動的正常進行。

五臟藏五神, 五臟是化生氣血、 貯藏精氣的場所。

心主血, 為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主宰生命活動和精神 活動;肝藏血, 血舍魂, 魂乃神之變, 肝的生理功能正常保證氣機調暢, 藏血充足, 維持正常睡眠, 心肝兩臟在睡眠活動中發揮主導作用。此外,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心與腎水火既濟, 精神互用;肝與腎精血同源, 藏泄互用 。

「神安」 是人體臟腑機能正常、 氣血調和的外在表現, 當出現氣血虛衰、 臟腑機能衰退等虛證表現時, 一則抗病能力減弱, 外邪容易入侵上擾神明;二則缺乏供以養神、 藏神的物質基礎, 則易出現難以入睡、 多夢易醒或晝日疲乏等各種睡眠問題, 正如《素問·病能論 篇》 所雲 :「人有臥而有所不安者……臟有所傷, 及精有 所乏, 倚則不安。 」 《景嶽全書·不寐》 又論 , 「蓋寐本乎陰, 總屬其陰精血之不足, 陰陽不交, 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

虛證易伴發失眠的病機即是氣血虧耗、 臟腑失養導致「神」 主 宰生命活動及精神活動的生理功能障礙, 最終導致陰 陽失衡、 陽不入陰, 出現失眠。失眠病理變化總屬陽盛 陰衰, 陰陽失交 , 與心脾肝腎及氣血不足有關, 氣血 陰陽辨證中以陰虛證為首, 其次是血虛證、 氣虛證;臟 腑辨證中以心虛證最為常見, 再次為肝虛證、 腎虛證, 少數可見脾虛證 。可見失眠與虛證關係密切。

失眠加劇 「虛 」 「損 」 「勞」 虛證易發失眠, 而失眠 加重正氣損耗, 導致病情遷延, 發展為虛損甚至虛勞。 《素問·刺法論》 提出「若神不守舍, 則正氣自傷」 。若不能獲得正常睡眠, 陰陽出入無序, 常使正氣受損, 亦 能加重臟腑陰血損耗, 致各種慢性虛弱性病證病情發展、 不易恢復, 甚至使虛證呈現由「虛」 及「損」 致「勞」 的發展過程。

「虛 」 「損 」 「勞」 是臟腑機能受損導致的慢性虛弱性病證的不同階段, 現代中醫並未將「虛 」 「損」 「勞」 三 者進行嚴格區分, 而根據《內經》 「虛則補之」 「損者益 之 」 「勞者溫之」 的治則, 能見「虛」 「損」 「勞」 三者病情程度並不相同 。《中藏經》 曰「勞者, 勞於神氣也」 , 葉 天士又在 《臨證指南醫案·虛勞》 中指出 :「久虛不復謂 之損, 損極不復謂之勞, 此虛、 損、 勞三者, 相繼而成也。 」

明確指出 「虛 」 「損 」 「勞」 病情逐漸加重, 是虛損性病證發展的三個階段, 其中 「勞」 最為嚴重, 也最易傷及 神氣而影響睡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