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百草小講堂]五官顯出五臟病變!一招一式輕鬆養五臟!


養生之道,貴在堅持,關注也是??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曾提出: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


這就表明,五官的功能直接反映了五髒的健康狀況,它們的一些異常變化也代表了五臟隱藏的病變。

五官顯出五臟病變

心臟好壞看舌頭


中醫認為,舌的形態、色澤、靈活度、味覺情況等都能反映心的功能。

若舌色紅潤、轉動靈活、味覺靈敏說明心血充足健康;舌尖糜爛、生瘡、疼痛,多為心火上炎;舌有瘀斑,多為心血瘀阻;舌色紅而深暗,多為心陰不足;舌體胖嫩,多為心陽不足。


想要保養心臟,除按時休息、及時就醫外,還可以配合食療:心有實火的,可以用蓮子芯代茶飲;體虛的可服黨參、當歸、生黃芪等。


口味唇色反映脾


口是食物進入的門戶,可以反映脾胃的問題。


若脾氣健運,氣血充足,則唇紅潤澤;脾失健運,氣血虧虛,則唇色淡白或萎黃無光;口淡無味,多為脾氣虧虛;口唇黏膩或發甜,多為脾胃濕熱;口中泛酸,說明肝脾不和;唇腫或口角潰爛而痛,多為脾熱或脾火。


此時,應調整飲食結構,尤其應禁食生冷、油膩的食物,還可服用健脾益氣、滋陰養胃的藥物,如黨參、山藥、薏米、百合、白扁豆等。


肺功能影響鼻子


中醫學認為,肺氣通於鼻,只有肺氣調和,呼吸通暢,鼻子才能發揮正常的通氣和嗅覺功能。


在臨床上,鼻塞流清涕,多為風寒襲肺;鼻子紅,多是肺熱或內火旺盛;鼻子乾燥或經常出血,多是陰虛火旺。


諸如此類,嗅覺不靈敏、經常咳嗽或呼吸困難等現象,都說明肺臟功能的降低,此時應注意戒煙和防寒,加強體育鍛煉,多吃新鮮瓜果蔬菜。


可以將白蘿蔔、梨、藕切片煮湯,加入冰糖後代茶飲,具有清火潤肺、降氣除痰的功效,尤適用於老人和兒童。

肝血足眼睛亮


中醫認為,眼目的功能有賴於肝血的濡養和肝氣的疏泄。若肝血不足,目失所養,則會出現兩眼昏花、視物不明、夜盲等癥狀;肝經火盛,可能出現眼目紅脹腫痛;肝腎陰虛,則可能出現眼澀、眼乾等。


此時,除了注意用眼衛生外,還可以取枸杞子、白菊花適量,煎煮15分鐘取汁,或以沸水沖泡,代茶飲用,具有滋肝明目、補虛益精之功。


腎與聽力相關聯


腎氣足,就會聽力好。若出現頭暈耳鳴、聽力減退、耳聾失聰,或伴有足跟痛、腰酸痛或尿頻等癥狀,說明腎的功能有所下降。


此時,應注意勞逸結合,房事適度,積極參加戶外活動,保證睡眠,可服用一些補腎的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


需要提醒的是,儘管五臟與五官密切相關,但臨床診斷還須結合其他癥狀綜合判斷,應仔細觀察,及時就醫,服用任何藥物均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一招一式就能養五臟

常閉雙眼養肝血


中醫強調肝主藏血的功能,認為「人臥則血歸於肝」。眼皮就好比肝臟工作和休息的開關,人只要閉上眼或者一睡著,肝臟就開始休整,發揮其藏血之功。

因此,傳統養生非常強調閉眼養肝。不管是閉目養神、日間小憩還是夜間按時睡眠,都是養肝血的重要方面。

閉眼養神隨時隨地都能做,在閉目的同時可配合眼功練習,能夠改善頭暈眼花、視物模糊、眼睛乾澀、眼肌疲勞等癥狀。

具體做法:輕閉雙眼,用兩手大拇指從內眼角向外擦24次,或兩手四指併攏覆在雙眼上,先由內向外輕輕轉摩24次,再向內轉摩24次。

調息摩臍降心火

解心疾的關鍵是降心火,即「引心火下行,蕩平心意」。

具體做法:坐在凳子上,兩掌疊於肚臍處,兩眼微閉,能夠看到一絲光亮即可,同時意想肚臍處溫暖舒適;把呼吸放緩,吐息綿綿,深入小腹,一呼一吸間,體會小腹微微開合的感覺;5分鐘後睜開雙眼,兩掌先順時針摩腹數周,再做逆時針摩腹;最後兩腮像漱口一樣,鼓漱幾十次,嘴裡的唾液會越來越多,然後慢慢吞咽下去。

單舉手臂調脾胃

單舉手臂對脾胃有很好的調節作用,這個動作源於八段錦,在宋代的時候就已流傳於世。

具體做法:自然站立,兩膝微微彎曲,兩手捧在小腹前,掌心向上;然後左手翻掌經過胸前往上舉,右手翻掌向右胯旁下按,兩掌一上一下撐開,同時兩腿站直,把整個身體拉伸開;略停兩秒後,兩手原路返回,重新合於小腹前,全身放鬆;然後換為單舉右手,重複30次。

展肩擴胸宣肺氣

模仿拉弓射箭的動作可引動肺經,宣散肺之濁氣,增強肺宣發和宿降的生理功能。

具體做法:兩掌合抱於胸前,然後左手變八字掌,右手像拉弓一樣變勾手,同時向左右兩側水準分開;左臂伸展,右臂屈肘,就像古人開弓射箭一樣,展胸夾背,用力伸展,稍停兩秒;接下來兩手均變掌,兩臂側平舉,然後合於胸前,再換右手做另一側,重複30次。

勤踮腳尖養腎氣

踮起腳尖可疏通足三陰經、馭氣上行,從而溫補腎臟、激發中氣、改善腎功能。

此外,踮腳尖也是一項不錯的有氧運動,不僅改善下肢血液迴流,防止靜脈曲張,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還能增加心肌供血量,有利心腦血管健康。

踮腳尖的同時如果配合收肛提臀,還可預防痔瘡的發生。

踮腳尖可以有很多「變形」,如踮著腳尖走路,或者把足尖翹起來,用足跟行走,以鍛煉小腿前側的伸肌,起到疏通足三陽經的作用。

這兩種踮腳走路方法可交替進行,次數和間隔時間根據自身情況控制,循序漸進,以感覺舒適、輕鬆為宜。

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較嚴重的骨質疏鬆症患者,應該避免站立不穩而摔倒,建議最好的方式是選擇坐位或平躺練習,保持膝蓋與大腿平行,用力踮腳尖或勾腳尖,重複30~50下。




更多養生知識,請持續關注miniF0618


百草生物 草本植物

立足中國 服務全球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