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末講壇】陳嘯宏:從大健康的視角看《論語》

《論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經典,包含了仁、義、禮、智、孝、悌、忠、信等儒家重要思想。但其實,書中所記的諸子言論中,還蘊藏著大量關於生命健康、心理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智慧。這些在傳統文化中蘊藏的生命智慧跨越千年,依然能給我們今天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帶來有益的啟迪。近日,健康報社邀請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會長、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陳嘯宏,圍繞《論語》中的生命健康觀作了主題講座。下面,就讓我們跟隨陳嘯宏會長的講述,一起去體會《論語》中的「大健康」。——編者

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會長、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陳嘯宏

當今,我們正處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文化自信」和「全民健康」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兩大特徵。2014年,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貴州省代表團審議時講話說:「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在建黨95周年的紀念大會上,總書記說:「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中國的文化優勢是什麼?它包括了博大精深、傳承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鮮明獨特、奮發向上的革命文化;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而關於全民健康,習近平同志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曾講過:「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此前,他在江蘇考察時還講到:「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的基礎。」

那麼,我們再來看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是如何表述的:「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以及道德健康。」「健康是體格上、精神上、社會上的完全的安逸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身體不適、不虛弱。」

我們都知道,內因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我們有了病,要及時治療;有了心理問題,要及時乾預;但最根本的是,在沒有出現問題之前,或者是在出現了問題的應對過程中,我們怎麼調動自己的內心,把握科學的健康觀並貫徹於每日的生活中。這歸根結底是一種生死觀、人生觀乃至世界觀,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大的文化現象。

那麼,在我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論語》中,又蘊含著哪些值得我們領會的關於「健康」的智慧呢?

PF123 供圖

01 《論語》的主要思想和生命健康血脈緊密相連

「子之志」「子論孝」「子之慎」,都關乎一個「疾」字。

《論語》是一本語錄體的著作,主要記錄了孔子和弟子們以及其他一些人之間的談話。儒家的重要思想,仁、義、禮、智、孝、悌、忠、信等內容盡然包含其中,這些是諸多學者研究《論語》時最注意的內容。那麼,當我們用一種「大健康」的眼光來品讀《論語》,又是怎樣一番光景呢?

我們來看《論語》裡的「仁」。「仁者愛人」,這是孟子對「仁」的高度概括。「愛人」是「仁」的核心,「孝悌」是「仁」的根本。「愛人」和「孝悌」都和生命健康血脈緊密相連。《鄉黨》篇第十七章中寫道: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這說的是,馬棚著火,而且燒得一塌糊塗。孔子退朝後趕回家,不問馬怎樣,而是首先問「傷人乎」。遇到天災人禍,首先想到的不是財產,而是馬夫和相關人員有沒有傷亡。簡簡單單一段話,我們能看出孔子的仁愛思想確實和生命健康是緊密相關的。

其實,《論語》對生命健康的關注不在少數。首先,表現在重視疾病上。《公冶長》篇第二十六章: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和顏回、子路在一起聊天,說起自己的理想志向時講的第一件事就是「老者安之」——讓年紀大的人能夠安享晚年。再看《為政》篇第六章: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問孔子什麼叫「孝」。孔子的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說,父母最擔心的是子女的疾病問題。所以,要孝敬老人,就要反哺老人,用同樣的心情來關注父母健康。另一種是說:父母最擔心的是他們的疾病問題。但不管哪種說法,「憂疾」必然是「孝」這一理念中的重要內容。《述而》篇第十三章說:子之所慎:齊(齋),戰,疾。孔子遇事最慎重的是什麼呢?祭祀、打仗,然後又回歸到了疾病問題上。從上述篇章我們看到,「子之志」「子論孝」「子之慎」,都關乎一個「疾」字。

此外,《論語》對生命健康的關注還體現在全方位關心老者的生活上。《為政》篇第七章中有: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為,即便是狗和馬,也要喂料養著它,如若不敬父母,那和對待牲畜有什麼分別呢?緊接著,下一章又說了: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有事了,晚輩幫著乾,有酒食讓老人先吃,這就算孝嗎?不對,和顏悅色地服伺老人,這才叫孝。

孔子還在《裡仁》篇第十八章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幾諫」是什麼,是婉轉地給父母提出意見。「勞而不怨」,這個「勞」字,是擔憂的意思。這就比方說,看到老人總是不愛活動,你不要直接生硬地說「怎麼總呆著不動呀」,而最好委婉地拐著彎說「樓下的花都開了,我陪您看看去」?他如果就是不聽勸,你也不能有怨氣,但在心中還是擔憂他不愛運動這個問題。從這幾則講孝老的言論中,可以體會到,我們不僅需要用物質來「養」老,用行為來助「老」,更要「悅」老和「順」老,要全方位地關心老人。

而從自身出發,老人又該如何自處呢?子曰:「……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就是說,整天吃飽了沒事乾,還不如玩玩博戲、下下棋呢。在我們很多人身邊,都會有這樣的老人,經常愁眉苦臉地自己發獃。對於這樣的老人,孔子就建議他們應該適當地給自己找點樂子,讓心情愉快起來。事實上,孔子自己也是這麼做的。他說自己:「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孔子還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裡需要大家注意,孔子稱自己70歲時可以從心所欲,就可以想乾什麼乾什麼了,但千萬不要忽視最後三個字:不逾矩——不超越規矩、法度以及社會的底線。所以總結起來,一個快樂、健康的老人應該是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安,同時要老者自律、老者自尊。

《論語》對生命健康的關注還體現在幫助殘疾人上。《衛靈公》篇第四十六章中記載道: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這段話講的是,孔子接待了一位叫冕的樂師。在那個年代,樂師都是盲人,行動不方便。所以陪著他走到台階前邊,孔子就提示說「到台階了」,走到座位邊上,孔子又提醒「到座位了」。坐好之後,孔子向他介紹左鄰右鄰的分別是誰。孔子告訴自己的學生,這應該是我們和殘疾人相處並幫助他的方式。不只是見到長者或為師者,孔子對待年少的殘疾人也會給予同樣的關注和照顧:「子見……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見到年輕的盲人,孔子都會站起來;從他旁邊經過,也會小步快走,以免妨礙、打擾。

除了幫助殘疾人,《論語》中對防止意外傷害付諸的筆墨也可圈可點。《鄉黨》篇第二十六章中說「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上車前,要站端正了,拉著車上的繩子登車。在車裡不回頭張望,不要慷慨激昂地爭論,不用手指指點點。

站端正,是讓你調整心態,做好上車準備,即便上了車,坐好了,在車內也要盡量集中注意力。研究顯示,車禍中受傷人群中,51歲~71歲的人特別多,這和這個群體的體力和反應能力下降有關。黛安娜王妃去世的那場車禍,車上4個人,唯一存活下來的是那個坐在最危險位置上的保鏢,這與他習慣性地保持肌肉緊張和警醒狀態應該不無關係。孔子用了14年的時間周遊列國,我們想想,這是不是他長年在乘坐馬車四處顛簸過程中,形成了這些人身安全觀念呢?也許有人會說,您多想了。孔子說的就是個「禮」,是說坐車要有個坐車的樣子。好,那我們反問一句,現在提倡「禮讓斑馬線」,這個「禮」字的背後,是不是有關於生命安全的客觀要求呢?

談到健康,可能無法迴避的一個主題就是死亡。對此,《論語》也記載了孔子對死亡的態度。《述而》篇第三十五章寫道: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孔子病重,子路要替他祈禱,孔子不情願,問還有這麼回事嗎?子路說有啊,要向天神和地神祈福,可以保平安。孔子是怎麼回答的呢?他的話非常含蓄幽默,但反對的意見又十分明確:「我這輩子都在追求仁,沒違反過天神地神的要求,可如今不還是病成這樣嗎,祈禱恐怕沒什麼用吧。」

可見,面對死亡,孔子是十分豁達而坦然的。而同樣,他的學生曾子對生死也同樣看得很開。《泰伯》篇第四章裡記載: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句話我們很熟悉了,但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後邊一大段在這裡省略了的話,曾子在生病時仍然在指點孟敬子如何在為政中避免過失。這幾句話帶給我們的感悟是,不祈求長生不死,但求即便是在臨死的時候也要為後人留點善言,多辦好事。我們可以由此聯想到老子的一句話:死而不亡者壽。生命結束了,但只要他的精神流傳下去,那他就是不朽的。

02 《論語》中有很多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內容

書中要求我們對某些食物不要過於講究,而對某些食物卻一定要「講究」。

《論語》還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追求肥甘厚味,不追求安逸享樂。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肉雖多,不使勝食氣……」類似這樣的表述有很多,都在告訴我們,粗茶淡飯,不吃得那麼飽,在這樣的生活中追求理想才讓人樂在其中;食物、肉葷不用追求得過於精細;餐桌上的肉再多,大家也得適可而止,吃的量不要超過主食,這都涉及營養均衡問題。

孔子的話是有科學依據的。我們的膳食結構小寶塔中,魚蝦禽畜蛋的攝入量,基本上與穀物的攝入量比是0.54:1,也就是大約一半。這和我們體內的澱粉酶、脂肪酶、蛋白酶、乳糖酶的分泌功能有關。中國人的主食是穀物,主食應該比魚蝦禽畜蛋的攝入量高。

另外,《黃帝內經·素問》裡有:「膏粱之變,足生大疔。」這句話又有兩種解釋,一種是,進食膏粱厚味太多,足以讓你上火、長大疔子;另一種則是,肥甘厚味會使腳上長疔。腳上長疔是什麼病呢?能不能聯想到我們今天的「糖尿病足」呢?糖尿病和飲食有直接關聯。

上面是說,《論語》要求我們對某些食物不要過於講究,那麼下面要說的是,對某些食物卻一定要「講究」: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這段話是說,食物放得時間久了、餿了,魚和肉腐敗了,都別吃。食物變了色,有氣味了,也不能吃。我們現在的食品安全宣傳也是指導居民要通過看、聞、觸等感官方式挑選生鮮。「失飪」,就是沒做熟或是做得不恰當,不要吃。

十幾年前的「福壽螺事件」,就是因為商家拿淡水中的福壽螺代替海螺而仍沿用原來加工海螺的方法,因為沒有充分煮熟,淡水螺裡的寄生蟲沒殺死,導致很多人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再有,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吃烤串,但烹飪過程中如果把肉烤過了,那麼就有致癌風險。接著這段話裡還說道:「不時,不食。」不是時令的食品不要吃。那時候沒辦法反季節種植,加之貯存條件有限,夏天的西瓜,很難保存到冬天吃。「割不正」,講的是食物來源渠道不正規,私屠亂宰的肉不要吃。「不得其醬」裡的醬,指的是吃生肉和生魚時蘸的芥末。中國從周朝開始,貴族就有食生魚膾、蘸芥末的歷史。芥末裡的硫氰酸鹽能殺菌、殺寄生蟲。所以孔子說,沒有芥末,不要吃生魚肉。

「沽酒市脯不食」,是說買來的酒不喝,買來的肉脯不吃。為什麼這麼說呢?試想一下,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食品加工業和經貿活動都不發達,買來的食品難以溯源。這就像我們前段時間在開展全國食品安全周宣傳的時候,專門編的新三字經,裡面就有「路邊攤,少貪戀」。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時,孔子還提倡限酒。「唯酒無量,不及亂。」每個人酒量都不一樣,但一定要掌握別過量,不要出「洋相」。出「洋相」是身體損傷的外在表現。「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在這裡,孔子從4個方面自省、自勉。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孔子把「不為酒困」,與「忠」「孝悌」「禮」同列為4項省勉之中,可見對「限酒」的重視。

《論語》裡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要科學合理地使用保健品。《鄉黨》篇第十六章:康子饋葯,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康子給孔子送保健品,孔子拜謝並接受,但說自己不了解藥性,沒有吃。可見,2500年前就已經有了食用保健品和饋贈保健品的社會習俗。康子是當時魯國最有權勢的人,季氏一家也是起用孔子的人。以他的地位,給孔子饋贈可食之物依禮當嘗。但因為是「葯」,孔子選擇尊重「科學」,把「科學」置於禮製之上。這與我們今天提倡科學合理使用保健品的觀點也是相一致的。

不惱怒、無所爭、不計較……這些自我調節、自我管理的觀點,也都是我們講的「健康五要素」的重要內容。

孔子還提倡要有良好的心態。「……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別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惱怒,這也是一種君子的表現。「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就是說,不擔心沒有自己的職位,怕隻怕沒有任職的本領;努力提升自己,有所作為,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別人知道自己的本領就好了。

「君子無所爭……」「……犯而不校……」別人傷害了我,我不必針尖對麥芒地回應。「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不要主觀臆斷;不要什麼事都想當然;也不要固執己見;不要自以為是;還有一個,就是不能貪婪,「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大家看,不惱怒、無所爭、不計較、不抱怨、不貪婪、不自以為是……這些自我調節、自我管理的觀點,也都是我們今天講的健康五要素的重要內容。

與此同時,《論語》還記載了孔子強調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言行。「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孔子喜歡唱歌,別人唱得好,一定請人家再來一曲,唱高興了還要和別人合唱。「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要向晏平仲學習,善和人交往,時間長了,能贏得人們的敬重。「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別怕人家不了解你,反過來,你也得了解別人,人與人之間要相互理解,換位思考,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還有一點,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話可以讓人終身受用的?孔子回答,就一個字,「恕」。「恕」就是推己及人。孔子還肯定了顏回的品質:不遷怒。他還說,「益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禮樂讓人快樂,常念別人的好處會讓人快樂,賢能的朋友多也能使人快樂。

我們現在說,在涉及健康的生理-心理-社會適應性的綜合表現中,社會適應性佔了很重要的比重。而良好的人際關係恰恰體現了良好的社會適應性,是健康的重要指標。

此外,孔子還善於從大自然中汲取正能量,秉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論語》記載,一天,孔子又和四位學生談論志向。曾點稱自己的志向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在春深季節,穿上漂亮的春服,和好朋友一起去沂水游泳,去舞雩台吹吹風,歡快地唱著歌,然後回家。孔子聽了很是讚賞:「吾與點同。」大家可能很奇怪,孔子這麼堅持克己復禮的一個人,怎麼這麼天真閑逸呢?其實,他講的是自己內心的政治嚮往。他希望天下太平,百姓能在太平社會置身山野,欣賞大好河山,在大自然中回歸,汲取生命能量。

《子罕》篇第三十一章中有這樣一句話:「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古詩中說,唐棣花在風中飄舞,多美啊。但可惜我家住得太遠,看不到你啊。孔子對這種消極的態度不以為然。他質疑說,你是真的想念嗎?如果你自己去努力,你所追求的的理想就會離你越來越近。這又表達了孔子一種積極樂觀、追求美好生活的態度。

孔子還很善於從自然界中獲得啟迪。《鄉黨》篇第二十七章: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樑雌雉,時哉時哉!」 這說的是,幾隻錦雞,見到人來之後就驚恐地飛起來,但一看這些人沒有進攻自己,就又落下了。孔子見了說,你看山樑上的這些鳥真是不錯,能夠懂得時勢、掌握時機,知道什麼時候飛起什麼時候落下,人也應該是這樣。

聯繫我們生活的當下,我們處在一個提倡生態文明,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代;處在一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進取的時代。每一個熱愛生命、追求健康的人,都應當懂得時勢,把握時機,積極生活,在快樂充實的生活中,為促進全民健康,實現全面小康做點什麼。

至此,我們看到《論語》關注生命健康,重視疾病,倡導全方位地關心老者生活;它告訴大家如何幫助殘疾人,重視防止意外傷害,並坦然地面對死亡。我們還體會到,《論語》中秉持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求肥甘厚味,不求安逸享樂,注重食品安全,提倡限酒,提倡科學合理地使用保健品。與此同時,它還告誡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校、不怨、不貪,不自以為是,展現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並維繫健康的人際關係,保持良好的社會適應度,要了解人、幫助人、尊重人、寬容人,不遷怒,對自己嚴格要求。

通過以上林林總總,可以看到,《論語》蘊含了太多與生命健康密切相關的內容,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會適應性的,甚至還有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些內容構成了完整的生命健康觀。作為衛生健康領域的工作者,我們應該善於從這個角度來發掘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更好地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從老百姓的角度來講,大家也可以好好讀一讀《論語》,從中汲取先賢智慧來感悟生命,增進修養,促進健康。

整理:健康報記者 魏婉笛

編輯:穆薪宇

校對:劉美琴

審核:曹政

↓↓↓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3DCJN1QI】獲取授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