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治療跌打損傷的要葯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自學」:找不到好中醫?岐黃原創15天中醫零基礎入門

回復「減肥」:10秒減肥操,效果好到爆!

回復「音樂」:聽中醫專屬五臟音樂就能調和養生、懶人必備

傷科是以專門診療跌打損傷所致傷折的專科。陳言將六淫侵襲定為外因,七情所傷定為內因,金瘡、跌打損傷為不內外因。故傷科的疾病從病因上歸屬不內外因。諸因導致機體氣血運行不暢,血脈瘀滯。經絡不通,氣滯血瘀為其基本發病機制。治療以活血化瘀為主,多配合理氣、通絡、散結、止痛等治法。


1

自然銅:辛散瘀血,續筋接骨

自然銅,始載於《雷公炮炙論》,性平味辛,歸肝經。具散瘀止痛,接骨療傷之功。《日華子本草》曰:「排膿,消瘀血,續筋骨。」《本草經疏》曰:「自然銅乃入血行血,續筋接骨之葯也。凡折傷則血瘀而作痛,辛能散瘀滯之血,破積聚之氣,則痛止而傷自和也。」

《開寶本草》曰:「療折傷,散血止痛,破積聚。」《本草衍義補遺》載:「自然銅,世以為接骨之葯,然此等方盡多。」《本草綱目》曰:「自然銅,接骨之功,與銅屑同,不可誣也。」《張氏醫通》載用自然銅、乳香、沒藥、當歸身、羌活等組成自然銅散治療跌撲骨斷。


2

馬錢子:散結止痛,強筋活絡

馬錢子,始載於《本草綱目》,味苦性溫,有大毒,歸肝、脾經具散結消腫、通絡止痛之功。《本草綱目》曰:「治傷寒熱病,咽喉痹痛,消痞塊。」《串雅補》載:「此葯走而不守,有馬前之名,能鑽筋透骨,活絡搜風……遍身骨節疼痛,類風不仁等證。」

《中藥志》載:「散血熱,消腫毒。」《現代中華葯海》載:「通絡、強筋、散結、止痛、消腫、解毒。」張錫純盛讚其功效雲:「其開通經絡,透達關節之力,實遠勝於它葯也。」現代研究發現馬錢子在骨傷科多種疾病的應用廣泛,效果明顯。


3

骨碎補:活血療傷,健筋強骨

骨碎補,始載於《藥性論》,味苦性溫,歸肝、腎經。具活血、續傷、補腎強骨之功。《開寶本草》曰:「主破血,止血,補傷折。」《本草新編》曰:「骨碎補,味苦,氣溫,無毒。入骨,用之以補接傷碎最神。

療風血積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泉州本草》載:「接骨續筋」《閩東本草》曰「治挫閃。」《聖惠方》載骨碎補散治金瘡、傷折斷骨,疼痛不可忍。

岐黃小廣告

黑芝麻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可長期服用,可補五臟,長肌肉,填腦髓,入腎,黑髮效果也很好,很多網友已有顯效。九蒸九曬黑芝麻產自人傑地靈的太行山脈,左手是第八次,右手是第九次的哦,對比太明顯了,九蒸九曬差一蒸一曬都有巨大差別,芝麻雖小,除了黑皮裡面還有白皮,再裡面才是芝麻果仁,直接吃黑芝麻消化不掉,從腸胃走一遭人體不得其福反受其害 。這樣堅實緻密的結構,一遍蒸、炒無法充分製熟,所以我們聰明的祖先研製出了這樣一種製法——九蒸九曬(一般整道工序完成至少需要9-15天左右)!通過這種中藥炮製的方式製出的黑芝麻,外皮基本已經脫落,製後的黑芝麻非常利於人體的吸收,已經不再是當初難於消化的黑芝麻了。。。


4

蘇木:活血通經,消瘀止痛

蘇木,始載於《新修本草》,味甘辛鹹、性平,歸心、肝經。具活血療傷、祛瘀通經之功。傷科多用於骨折和骨折後遺症的酸痛和功能障礙的治療。《日華子本草》曰:「治婦人血氣,心腹痛……止痛,消癰腫撲損瘀……血赤白痢並後分急痛。」

《本草經疏》曰:「蘇方木,凡積血與夫產後血脹悶欲死,無非心、肝二經為病,此葯鹹主入血,辛能走散,敗濁瘀積之血行,則二經清寧,而諸證自愈。」《攝生眾妙方》載接指方用治指斷,亦治皮膚刀矢傷。《聖濟總錄》載蘇木酒治跌打損傷,因瘡中風等症;獨聖散治破傷風。


5

三七:散血定痛,補血止血

三七,始載於《本草綱目》,味甘、微苦,性溫。功善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的特點。《玉揪葯解》雲:「三七,和營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本草綱目》曰:「三七,止血、散血、定痛。」《本草求真》曰:「三七,世人僅知功能止血止痛。

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氣味苦溫,能於血分化其血瘀。」《醫學衷中參西錄》曰:「外用善治金瘡,以其末敷傷口,應能血止痛愈。若跌打損傷,內連臟腑經絡作疼痛者……凡瘡之毒在於骨者,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

岐黃小廣告

我國95%的三七都出自雲南文山一帶,購買三七要盡量買大頭子三七粉,這些三七粉都是種植三年及三年以上,三七在種植第二年後基本上很少用農藥。其次,要盡量買破壁三七粉,用這種破壁技術加工的三七粉,出粉率較低在95%左右,能防止三七粉重金屬超標。最後,現在市場上做三七粉的牌子有好多,所以我們在選擇的時候也應該多方面考慮,首先肯定是功效,其次是品質,然後是價格,因為三七的品質也是參差不齊的,不同的三七打出來的粉自然也會有很大差別。這次岐黃小店又深入文山為大家找了一款性價比很高的三七,歡迎掃碼選購。


6

血竭:活血止血,生肌斂瘡

血竭,始載於《雷公炮炙論》,味甘鹹、性平,歸肝經。具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斂瘡生肌之功。《唐本草》載:「主五臟邪氣,帶下,止痛,破積血,金瘡生肉。」《海葯本草》曰:「主打傷折損,一切疼痛,補虛及血氣攪刺,內傷血聚。」

與沒藥配伍,可增強其活血破瘀之功,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聖惠方》載麒麟血散,用血竭治傷損筋骨,疼痛不可忍。《廣利方》載血竭治一切金瘡及腫毒潰爛不生肌肉。


7

川續斷:強筋健骨,補腎療傷

川續斷,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味苦辛、性微溫,歸肝、腎經。功善補益肝腎、強筋健骨、止血、療傷續折。其性辛溫破散,具促進血運,消散瘀血,以達消腫止痛之功。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筋傷骨折等治療。《賽金丹》邱祖伸筋丹用續斷與當歸、木瓜等配伍,治療腳膝折損愈後失補,筋縮疼痛。


8

延胡索:活血散瘀,疏壅止痛

延胡索,始載於《雷公炮炙論》,味辛苦、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活血行氣止痛之功。可治一身上下之諸痛。《日華子本草》載:「除風,治氣,暖腰膝,破癥瘕,撲損瘀血,落胎,及暴腰痛。」《本草經疏》曰:「延胡索,溫則能和暢,和暢則氣行;辛則能潤而走散,走散則血活。」

《本草求真》雲:「延胡索,不論是血是氣,積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達,以其性溫,則於氣血能行能暢,味辛則於氣血能潤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諸痛,往往獨行功多。」《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載延胡索炒黃研細治跌打損傷。新傷續斷湯中用延胡索與續斷等配伍治療骨折中期,骨未接好,瘀血未消。


9

劉寄奴:破血療傷,通經止痛

劉寄奴,始載於《新修本草》,味苦性溫,歸心、肝、脾經。具散瘀止痛,療傷止血,破血通經之功。《開寶本草》曰:「療金瘡止血為要葯;產後余疾,下血、止痛。」

《本草經疏》曰:「劉寄奴草,其味苦,其氣溫,苦能降下,辛溫通行,血得熱則行,故能主破血下脹。昔人謂為金瘡要葯……下血止痛者,正以其行血迅速故也。」《千金方》載劉寄奴、延胡索、骨碎補等量,治被打傷破,腹中有瘀血。《本事方》載劉寄奴散斂金瘡口,止疼痛。

綜上所述,9味傷科要藥味多辛苦、性多溫,多歸肝、脾、腎經。多具活血祛瘀、散結消腫、通經活絡、續筋接骨、強筋健骨、續折療傷之功。

「好看」是一種鼓勵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