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明天,SpaceX將進行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

肯尼迪航天中心靜候發射的載人龍飛船

文丨學術頭條

美國佛羅裡達州東海岸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一直是見證歷史的地方,它曾在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完成了 13 次 “土星五號” 發射任務。

2011 年,美國太空梭時代結束。美國航天局亞特蘭蒂斯號載人太空梭最後一次從佛羅裡達州發射到國際空間站。從此之後的9 年中,所有美國宇航員都只能在哈薩克乘坐著俄羅斯的火箭前往國際空間站。

在經過了漫長等待之後,美國東部時間 5 月 27 日下午 16 點 33 分(台灣時間 28 日凌晨 4 點 33 分),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將在佛羅裡達州進行。

SpaceX 公司的獵鷹 9 號和載人龍飛船,將搭載 NASA 宇航員 Doug Hurley 和 Bob Behnken 飛往國際空間站,此後兩位宇航員將在國際空間站進行為期數月的任務,時間長達 110 天。

肯尼迪航天中心靜候發射的載人龍飛船

這次發射,對於 NASA 和 SpaceX 而言,都頗具意義,這是美國自 2011 年 Space Shuttle 計劃以來的首次載人太空飛行,也是 SpaceX 成立 18 年以來首次載人任務,更是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

NASA 將通過 NASA TV 提供現場直播,直播內容包括預啟動、發射和對接國際空間站。發射前直播報導將於 5 月 27 日太平洋時間上午 9 點 15 開始,從發射到對接,NASA 電視台將提供連續的報導。

Crew Dragon 將於 5 月 28 日(星期四)大平洋時間上午 8 點 39 抵達國際空間站。除了 NASA 的直播外,SpaceX 還將提供網絡直播。

火箭發射以及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過程

飛船脫離國際空間站及返回地球過程

探索頻道和科學頻道也將在美國時間上午 11 點開始的太空直播節目中提供不同的視角。在這些直播中,將為發射提供深度的解說,以及有馬斯克和其他領先航天專業人士的專業見解。參加該節目的還有歌手 Katy Perry,YouTube 明星,前美國宇航局工程師 Mark Rober,以及前任和現任美國宇航員。

“超拉風”的特斯拉也來刷存在感

在執行載人發射前,美國傳統的做法是讓宇航員乘坐一台印上了 NASA 標誌的 “太空車” 前往火箭腳下,登上發射架。這一宇航員專座的傳統被保留了 20 年,它雖有些老舊,充滿了歷史氣息,但深受宇航員們的喜愛。

不過,之前曾護送宇航員 “最後一程” 的 Astrovan 不會再出現,它自 1983 年 11 月執行 STS-9 開始,就一直為宇航員們服務,但自 2011 年 7 月起完成 STS-35 航天飛行任務之後,就再也沒有它的身影。

而這次,宇航員們將搭乘白色特斯拉 Model X前往發射台,其車身印上了 NASA 標誌,將成為新一代的 “太空車”。

兼具時尚感和科幻感的宇航服

一提到宇航服,你腦海裡可能會出現 “笨拙”、“專業” 這些形容詞,然而此次由 SpaceX 全新定製的宇航服或許也會顛覆你對這種特殊服裝的一些認知。

和傳統宇航服相比,SpaceX 的宇航服線條流暢,時尚極簡,貼身合體,配上前衛頭盔,兼具了時尚感和科幻感,一改宇航服以往的笨拙、臃腫的形象。

首批商業載人航天宇航員

作為首批商業載人飛行的宇航員,Doug Hurley 和 Bob Behnken 也擁有十分豐富的經驗,都曾在不同的太空梭上執行過太空任務。

Bob Behnken 是一名空軍飛行員,在 2000 年被選為了宇航員,曾 2 次乘坐 “奮進號” 太空梭,也曾進行了 6 次、總共超過 37 個小時的太空行走。有意思的是,同在 2000 年被選為宇航員的退役海軍陸戰隊隊員 Doug Hurley,曾在 2011 年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的最後一次飛行中飛行,見證了美國航天飛行的退役,而這次他又將親自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時代。

如今兩人都已為人父,5 月 12 號,Behnken 在推特發文稱,他必須在發射前得到年幼兒子的批準,而 Behnken 在四月底也分享了他兒子畫的 “Crew Dragon” 號。

獵鷹9號與龍飛船

此次發射任務稱為 Demo-2 任務,顧名思義,只是一個演示任務,旨在演示“獵鷹9號運載火箭”與“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已經做好了載人飛行的準備,如果通過了測試,那麽 NASA 將為SpeceX的 “載人龍飛船” 機組人員提供往返國際空間站的定期飛行證明。

國際空間站

龍飛船與空間站的對接任務

“Crew Dragon” 太空艙是 “Dragon 2” 的載人版本,“Dragon 2” 曾被用來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雖然本次只有兩名宇航員將登上太空,但實際上該太空艙最多可搭載 7 名乘客。

獵鷹 9 號火箭將護送 “Crew Dragon” 太空艙完成發射,在此之前,它已經成功發射了幾十次 SpaceX 任務,也實現了重複使用。

SpaceX火箭成功回收再利用

因為疫情現場不對觀眾開放

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在發射前還面臨著一些困難。因為 NASA 的多個中心正在進行強製性遠程辦公,這使得商討飛行任務執行的會議變得複雜化,而通常該級別的會議需要數十名高級官員聚集在一個房間討論飛行的安全性。

早前,NASA 前副局長 Lori Garver 還表達了對這次發射的擔心,他表示,在疫情當下,冒著這麽多人的生命危險,把兩個宇航員送到空間站不確定是否應該被優先考慮。

一般來說,宇航員在載人發射任務前需要隔離,這樣是防止在執行任務期間沒有生病或攜帶傳染病進入太空。不過,這次的疫情倒是讓宇航員和 NASA 的工作人員經過了嚴格的病毒檢測。

以往SpaceX的發射現場景象

此外,此次發射地佛羅裡達州也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之下,航天中心可能在發射期間不會對觀眾開放,這對航天愛好者是一件憾事,不過休斯頓太空中心提供了一個綜合部落格,提供了各種方式的觀看指南,讓我們在家就可以觀看直播。

SpaceX:在另一個星球上建立文明

在載人飛船開發過程中,SpaceX 一路從最初的 “陪跑” 角色逆襲,拿著更少的錢,卻做著更多的事,一步步打破人類極限,成為了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私營火箭公司,其創始人馬斯克也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

在蘇聯解體多年後,美國對於航天的投入已經不具備美蘇爭霸之星際大戰時的勁頭,而馬斯克想重新提起大眾的對於航天事業的興趣,他將目標指向了太空。

2001 年,馬斯克剛剛進入而立之年,脫離了 PayPay 的爾虞我詐,開始了人生的新篇章。投身太空領域,並不是馬斯克的一時興起,而是他從童年到而立一直懷有的堅定理想。

2002 年 6 月,SpaceX 在洛杉磯郊區成立了。第一批員工入職時,他們被告知,SpaceX 的目標是成為“太空行業中的西南航空公司”。馬斯克制造的火箭不會搭載大型衛星,而是瞄準低端衛星市場。馬斯克認為,太空產業在過去 50 年裡並沒有真正進步,航空公司發的每一枚火箭都和法拉利一樣又貴又好,其實便宜一點的就能滿足需求。

在早期,SpaceX 的歷程並不順利,經歷了三次火箭發射的失敗,到 2008 年的第四次發射是背水一戰,但這次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枚私人建造的火箭成功了,500 人,花費了 6 年時間,創造了現代科學和商業的奇跡。在此之後,SpaceX 開始盈利,走向了自己的輝煌道路。

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計劃

馬斯克也始終沒有放棄火星探索,“我始終相信,如果我們能解決再生能源的問題,並一步步把人類打造成跨星球的物種,在另一個星球上建立能夠自給自足的文明,防止可能發生的人類滅絕危險,人類就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那麽,這樣就太棒了。”

狂人馬斯克之謎

1971 年,伊隆·馬斯克出生在南非。1980 年,父母離異,他跟著母親顛沛流離,輾轉多個國家。1981 年,10 歲的馬斯克乾起了碼農。1983 年,研發出了一款同學爭相玩的太空小遊戲,賣 500 美元。1991 年,他拿下沃頓商學院雙學位,又去攻讀史丹佛大學博士學位。兩天后輟學。

借年少時期靠賣軟體積攢的錢,他和弟弟成立了一家名為 Zip2 公司,4 個月時間,天使投資人估值 2000 萬美元,幾年後拿下 60% 的線上出版軟體市場。然後,以 3.07 億美元現金的高價賣給了康柏電腦。

1999 年,馬斯克拿出 1000 萬美元,與人合夥創辦了在線支付公司 X.com,就是後來的 PayPal。2002 年,馬斯克把 PayPal 以 15 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電商巨頭 eBay。eBay 在 10 年間,用 PayPal 又賺了幾百億美元。

2004 年,馬斯克創辦(購買)了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當時外界都覺得馬斯克進軍電動汽車行業,是一個瘋狂的決定。但如今,特斯拉的高性能電動汽車,與豪華跑車相比也毫不遜色。馬斯克因此被稱之為“矽谷鋼鐵俠”。

與此同時,這個矽谷的狂人馬斯克,開始思考如何“拯救世界”。他小時候就嚮往太空,時常幻想,總擔心有一天地球會毀滅。

他希望有一天能跑到地球之外的星球居住。2002 年馬斯克成立的太空運輸公司 SpaceX,其願景之一就是要帶領人類移民火星。

此外,馬斯克還是美國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供應商 SolarCity、將芯片植入到人腦之中的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人工智能研究公司 OpenAI 的創始人。

希望地球對面的太空之旅,一切順利,只要氣象不作妖(如果氣象不佳或其他因素干擾,發射時間會改在 5 月 30 日)。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