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服藥期間有哪些飲食禁忌

核心提示: 4月1日,廣東省藥品監管局主辦的第24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邀請了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陳文瑛博士作題為《藥師和你談談服藥期間的飲食禁忌》的專題講座,向公眾分享了患者在服藥期間的飲食禁忌,以及生活習慣與用藥習慣的相互影響。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以效率為中心的人群服藥也傾向便利化,有的患者隨手用果汁等送葯,殊不知,服藥不科學會給身體健康帶來傷害。4月1日,廣東省藥品監管局主辦的第24期「安安有約——食藥科普大講堂活動」,邀請了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陳文瑛博士作題為《藥師和你談談服藥期間的飲食禁忌》的專題講座,向公眾分享了患者在服藥期間的飲食禁忌,以及生活習慣與用藥習慣的相互影響。

服藥請用溫開水送服

「日常服藥時,最好用溫開水送葯,不宜用牛奶、果汁、茶等送服。」陳文瑛指出,以葡萄柚汁為例,如果用來送服降壓藥是有危害的。

對於缺鐵性貧血的患者,服用鐵劑時如果喝牛奶,牛奶中的鈣離子與鐵劑在十二指腸發生吸收競爭,會使鐵劑吸收減少。陳文瑛強調說:「有些患者即使長期服用鐵劑也不奏效,原因之一就是同服牛奶。其實大多數飲品包括茶、咖啡、酒、熱水、果汁等,都對藥物的吸收、代謝有影響,不建議服藥時一同服用。」

服藥期間多種水果要迴避

陳文瑛介紹說,服藥期間有些水果是盡量不要吃的。比如抗抑鬱葯和抗菌葯會影響牛油果中的酪胺水準,酪胺有參與神經傳遞作用,當人體中酪胺的濃度逐漸升高時,血壓水準也會隨之上升。「當我們長期服用抗抑鬱類藥物的時候,建議不要吃牛油果,一個都不推薦吃。」此外,香蕉、橘子、桃等水果中富含鉀離子,要是與螺內酯等藥物同食,就會使人體血液中鉀濃度增加,導致心律失常等。在吃他汀類藥物等調脂葯時,不要吃柚子、橘子,否則會引起血葯濃度過高,增加藥物不良反應風險。

要注意高脂肪、高鹽、高糖等食物

「高脂肪的食物能夠促進膽汁的分泌,會阻礙Fe變成Fe,不利於鐵吸收。」陳文瑛強調,對於正在吃補鐵類藥物的人來說,脂肪攝入量不能太高。此外,在服用降壓藥物時,也應多吃低脂、低鹽的食物,因為高血壓病本身就不推薦吃高脂、高鹽的食物。

鹽的成分是氯化鈉,若是藥物成分會與鈉離子產生化學作用,就需要保持低鹽飲食。例如,可的松類藥物有保鈉排鉀的作用,服用此類藥物的人不適合吃太鹹的東西,否則血液裡的鈉離子濃度會增加,而鉀離子會減少。

「不要因為藥物本身味苦而與糖類食品同時送服。」 高糖食物包括食用糖、各種穀類等。陳文瑛強調,服用健胃藥等需要保持低糖飲食。因健胃藥的苦味可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胃液分泌,達到助消化、增加食慾的目的,若此時吃高糖類食品,就會掩蓋苦味,使其失去效果。

抽煙帶來的風險不可忽視

陳文瑛強調說:「煙草對任何藥物都會產生不良影響。香煙中的尼古丁會影響到人體肝臟的代謝酶系統,藥物代謝產生變化,從而使藥物濃度下降,藥效也就大打折扣。」同時,抽煙還會使人體外周血管收縮,影響藥物的吸收。

據介紹,尼古丁還會使抗利尿激素過多釋放,使代謝產物排出下降,排不出去的代謝物長年累月在體內積聚,易造成中毒。

陳文瑛還提醒,值得女性朋友注意的是,吸煙也會對雌激素類避孕藥物的藥效產生影響,服藥期間主動吸煙或被動吸煙都有可能導致避孕失敗。

飯前服藥還是飯後服藥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很多人對飯前服藥還是飯後服藥常常有疑慮。陳文瑛說,空腹的時候服藥更加有利於吸收。例如,大部分的抗菌藥物,空腹時服用效果最好;人蔘和鹿茸等滋補藥,空腹時吃吸收特別快。有些也是需要空腹服用的特殊藥物,比如抗骨質疏鬆的雙磷酸鹽類藥物,對食管的刺激非常大,容易引發食道穿孔等不良反應,服用時應空腹喝200毫升的水,站立半個小時,讓藥物快速通過胃到達小腸,避免影響食管。

與此同時,飯後服藥是為避免藥物對胃黏膜的損傷,減少胃腸道反應。也就是說,飯後服藥「會降低藥物的刺激」。陳文瑛介紹,解熱鎮痛葯、維生素類、抗酸藥物適合飯後吃,其中脂溶性維生素是吃飯之後立刻服用,而解熱鎮痛葯是飯後1小時左右服用。

此外,吃藥也得分清楚具體的時間。比如地西泮、艾司唑侖、唑吡坦都具有催眠的功效,地西泮發揮療效需要1個小時,應在睡前1小時服用;艾司唑侖發揮作用需要20~40分鐘;唑吡坦則會在5分鐘內起效,吃完葯倒頭便睡。「不是說每種藥物吃完葯都立刻就可以睡覺,你需要安靜地等一等,讓它慢慢地發揮作用。」陳文瑛說。(陳海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