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訪潘粵明:在人物的反差和跳躍中修補自己

“有沒有想過,重新忙碌起來的自己當下處於什麽狀態?”面對娛樂獨角獸的發問,置身於暖色系燈光下的潘粵明毫無遲疑:“創業期。”

今年,憑借《鬼失敗之怒晴湘西》(以下簡稱《怒晴湘西》)與《逆流而上的你》,潘粵明再次活躍在螢幕前。一邊是兩劇熱播,一邊是新戲《局中人》的悄然殺青,休息調整不到一個月的潘粵明很快又投入到了新一輪的工作中,採訪亦蜂擁而至。

時間仿佛回到2017年,在《白夜追凶》中一人分飾兩角的潘粵明一洗多年沉寂,進入“翻紅期”。寬敞安靜的採訪室,一家接一家的媒體,儘管多數時間面對的是大同小異的問題,但面對記者,潘粵明身上不變的依舊是溫和的態度、緩慢的語速,以及有條不紊回答背後的那份真誠與謙遜。“這行業每年都有變化,能有好的劇本、受片方青睞已經是運氣和緣分,一定要好好珍惜。”

將自己當下狀態定義為“創業期”的潘粵明,如今收獲很多,想嘗試的亦不少。

堅守與求變:做演員,沒有誰喜歡一成不變

從《非常夏日》、《藍色愛情》、《京華煙雲》、《梅蘭芳》,到《脫軌時代》、《唐人街探案》,再到《白夜追凶》。從玉面青澀到滄桑沉靜,潘粵明是逐漸找回信心與勇氣的修理工雷海洋、渾身散發少年英氣的刑警邰林、叛逆的公子哥兒曾蓀亞,是梅蘭芳那後來成為落魄伶人的表哥朱慧芳、頹喪的劉光芒、帶有變態氣質的李先生,也是或明或暗的雙胞胎兄弟關宏峰和關宏宇。

他是他們,但又不只是他們。

“我喜歡讓角色盡量區分開,變化大一些、跳一些,這樣大家關注的就是故事。”作為演員,能夠嘗試不同的角色,無疑是每個演員的希望,潘粵明亦不例外。這次,在《怒晴湘西》中,遇上卸嶺群盜陳玉樓的潘粵明,跳脫了以往所嘗試的角色。用他的話來說,與陳玉樓的相遇是情懷,是緣分,也是求變。

談及與《怒晴湘西》的緣分,還要追溯到《梅蘭芳》。彼時的潘粵明結識了如今《怒晴湘西》的導演費振翔,而他與監製管虎更是老相識。但巧的是,接到劇本時的潘粵明並沒注意到導演是誰,只是沉浸於要出演自己所喜歡作品的滿足感中。“整個小說我都看過,在十幾年前剛出的那時候就看了,整體印象特別好。當時就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定妝的時候才知道導演是費導。”

身為《鬼失敗》的書粉,潘粵明對書中人物自有一番理解。作為“鬼失敗系列”原著八本裡唯一一本年代戲,《怒晴湘西》講述的是胡八一這群人老一輩的事,由“陳瞎子”陳玉樓的回憶切入,所以潘粵明飾演的是這個角色回憶當中的自己。

就陳玉樓而言,在原著中,這是一個更偏向於“梟雄式”的角色,處事果斷足以服眾,但卻因急於證明自己,一再折戟沉沙。在潘粵明看來,相比那些只要有他在事情就能解決、有主角光環的人物,像陳玉樓這般時而勇猛時而膽怯的人反而更加有血有肉、真實立體。

的確,在劇集《怒晴湘西》中,身懷絕技又貴為卸嶺魁首的陳玉樓,難得的有了作為主角鮮少會擁有的“軟弱感”,這種反差著實為人物平添了些許煙火氣,豐滿了人物的成長軌跡。

到了《逆流而上的你》,潘粵明所飾演的楊光,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模樣。這是一個平凡普通的設計師,待人處事均老實本分,一心撲在家庭和事業上,雖難免遭遇挫折,但最終依然一步一個腳印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成功逆流而上。從陳玉樓到楊光,改變的是作品與人物屬性,不變的是潘粵明對於角色的堅持。

“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角色,或看到一種不一樣的演法。”是潘粵明始終的追求,而在人物的反差和跳躍當中,去修補自己,消化一些之前的經驗或不足,更是他多年來一以貫之的“學習方法論”。

讚譽與質疑: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潘粵明,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出自於《怒晴湘西》的這個梗,間接形象得歸納了潘粵明近年來在演員之外的路徑開拓。

彼時,《怒晴湘西》剛上線不久,有意思的事便出現了。大眾目力所及的片頭題字、主演、片尾曲《定風波之燈·等燈》的演唱和創意策劃,就連聯合攝製也出現了潘粵明影視文化工作室的身影。

如果說《白夜追凶》的一人分飾兩角證明了潘粵明的演技,那在《怒晴湘西》裡,他無疑坦露了更多才情。

每每談到網上的稱讚之言,潘粵明身上獨屬於大男孩的羞澀氣質便毫無遮掩,“很多都是後來聊出來的,人家信任我,我也不能辜負對吧。”希望把事情做對,認認真真地多去體驗一些工作元素以充實自己,這種肆意、灑脫又謙虛、內斂的姿態,此刻在他身上清晰可見。“能貢獻一份力量是應該的,從小受到的教育是能多乾點就多乾點,只要能加分,能幫助團隊就好。”

“要客觀看自己,缺什麽就補什麽東西,就像健身一樣。”潘粵明將其在採訪過程中多次提到的“學習”類比為“健身”,“不知道怎麽鍛煉才能讓自己更好更精神的時候,就要嘗試去理解其中的科學元素,怎麽練才能更科學、更有效。都是要下功夫鑽研的。”

就像《怒晴湘西》和陳玉樓,一個注定走向失敗的故事,一個命途多舛的人物,要演繹好這樣的故事和人物其實並不容易,潘粵明自是知道其中的難點。當然,也正因有《鬼失敗》原著小說的存在,大眾尤其是書粉無疑對影視化作品存在極大的期待感,同時,這部分閱聽人群體也起到了一定的監督作用,當改編後的作品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監管”的效果頃刻呈現。

在劇集《怒晴湘西》中,陳玉樓毫無主角光環,諸多關鍵性人物均因他行事衝動或被外界因素所羈絆而斷送性命,觀眾的不滿聲溢於螢幕。對此,潘粵明表示這些評論他都會去看,“我很在意大家的評論。”對大眾評論的在意,其實也是潘粵明吸取營養的學習與成長過程。

“看大家的反饋,就能知道我演的時候的判斷,和大家看到的結果,是不是同步的。”於他而言,有什麽問題、問題出現在哪裡完全可以體現在後期大眾的評論反饋中,有時評論中有個玩笑式的調侃,他也會記下,以備之後再拍戲的時候能用到。

“批評或建議其實就是經驗,是大家給予我的一個想辦法補足的機會。”看到問題就在類似的工作中填補這個空白,想到了就盡量去做到,這種經驗或教訓的累積,總有告訴你堅持是正確的時候。

現階段,接觸了越來越多優秀人士和劇本的潘粵明越發明白“人要活到老學到老”這一道理,“只有在不斷接觸的過程中才能看到自己淺薄的地方,只要方向對,始終在學習的路上就行。”

愛好與生活:自然的情感最有價值

演員這一行工作起來全年無休已是常態,但自小喜愛作畫的潘粵明始終沒擱下自己的愛好,包括後來培養起來的抄寫《經書》練習毛筆字的習慣。

自從再次翻紅,潘粵明與粉絲、網友的交流互動,便成了微博上隔三差五發出的素描作品,以及閑暇之餘時不時的評論與點讚。他每條微博下方更是不乏來自網友和粉絲的“作業”,每當大家以繪畫作品來問好或請教時,被人親切地稱為潘老師或哥哥的他,會點讚以及致謝。

“現在是信息時代嘛,我得與時俱進,看到了有時候給他點個讚,順便學習一下。”娛樂獨角獸面前的潘粵明,在聊到自己生活中的愛好,以及在互聯網平台上與粉絲的互動時,笑意爬上眼角,但說出的話仍然知足而謙遜:“我自己喜歡畫畫,並不多專業,但大家借助這個平台上傳自己的作品,形成一個交流的環境,相互之前能夠激發彼此,好事一樁。”

潘粵明曾在星空演講中如此說道自己的這兩種愛好:寫毛筆字本身可以讓人感知到內心的一種平靜,畫畫同樣也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們懂得生活和世界是由顏色組成的,顏色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你用自己的顏色去拚接你自己想象的世界,不管別人怎麽看,它能呈現出來,你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表述。

“大家支持我也是因為我更熱愛生活吧,自然的情感是最有價值的。”在獲得越來越多支持與愛的當下,潘粵明依舊保持著清醒的認知,“演員就要做好一個演員的本職工作,大家支持你看得上你的作品,然後才會關心你生活裡的其他事物。”顯然,淡泊名利的外殼與堅守自我的內核下,他的邏輯純粹而簡單:做好本職工作、不放棄自己的愛好,盡可能給大家帶來有價值的東西。

時光荏苒,物是人非,但歷經大徹大悟後總會有一些沉澱於心間。於潘粵明而言,求變的自己、正確的方向、對生活的好奇與學習始終如一。

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他,一直在路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