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代神車飛度,僅僅是一句GK5那麽簡單嗎?(下)

對不住各位看官,這一期連載隔的時間有點長了。

在上一期,我們講到了基於飛度衍生而來的飛度MPV本田Freed,以及在第二代的飛度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飛度旅行版本田飛度Shuttle以及在第一代飛度的基礎上演變來的飛度Aria,那輛曾經我們第一次認識到的飛度。

在接下來的這一期連載裡,我們不妨把視線再拓展一些,去找到那些與飛度聯繫同樣密切,但是卻在車身形式方面有了更多演變的車型。

▍飛度SUV——本田WR-V

近年來跨界車的風潮席卷了全球,這種將一部分越野車的設計融入到整車造型風格之中的做法,成功的吸引了年輕一代消費者的關注。

自然,備受年輕人關注的本田飛度系列,也不會落後於時代。

在2016年的巴西聖保羅國際車展上,本田正式發布了全新的WR-V,從命名上可以看出來,WR-V顯然已經被列入到本田的SUV家族序列中了。

事實上,這輛全新的本田WR-V,就是在現款的第三代飛度的車身基礎上,通過抬高離地間隙、增加越野防護套件並改變車輛前臉部分細節設計的做法,所打造而來的一款小型跨界車。

而本田這一次針對第三代飛度所進行的改動,是很成功的。

在調整了整車姿態之後,如果不是仔細辨認的話,本田WR-V已經很難去找到和飛度的相同之處了。

相比於我們所熟悉的第三代飛度,本田WR-V以黑色越野防護套件的運用拓展了車輪的視覺比例,這於是也就使得本田WR-V呈現出了一種更大的視覺張力。

與此同時,更大尺寸的輪胎以及離地間隙的提升也一改普通版飛度貼地而富有戰鬥氣息的姿態,轉而以一種輕盈和動感的小越野車形象示人。而在細節部分,本田WR-V則重新調整了整車的造型語言。

將普通版飛度以俯衝的設計壓低的車頭高度進行了抬高,將前肩尺寸以及大燈的高度都進行了提升。

而得益於這種抬高視覺中心的做法,本田WR-V也因此在一個小尺寸的車身上獲得了一個飽滿的車頭形象。

整車前臉的細節則採用了本田SUV的家族化設計,在車輛尾部,也調整了尾燈的布局,以分體式的尾燈來平衡車身的高挑感。

至於在車輛內部,則延續了與本田飛度的一致。本田WR-V是一種典型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入門級SUV設計思路,不僅僅是WR-V,在國內市場也不乏這樣的案例,比如說哈弗H1、吉利遠景S1、S3等等。

這裡就不多做展開。

▍飛度的套件——飛度Cross和飛度RS

在2017年,隨著第三代飛度小改款的登場,本田也在日本本土市場推出了一系列針對小改款飛度的外觀套件,其中就包括了RS套件和Cross套件兩個截然不同的風格。

飛度的魅力就在於,我們只需要稍微調整一下它的外飾套件,它就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造型風格。

如果說本田WR-V是在飛度的基礎上進行的高階跨界產品的話,那麽飛度Cross很顯然就是一個低階跨界的產品。

因為除了一套套件之外,它完全延續了與普通版飛度的一致性。新增加的跨界套件以環繞門檻、輪眉等區域的黑色越野防護套件為主體。

在這套套件的設計中,設計師明確的強化了輪眉位置的防護面積,與此同時,在車身側面加入了一款額外的防擦條。

在這套套件的作用下,有效的提升了車輛整體的層次感。

前後保險杠的位置倒是沒有過多的增肌響應的套件,隻保留了一個銀色的飾板。這樣一來,飛度Cross的形象就變得尤為幹練。

而飛度RS的套件則會更符合我們對於飛度GK5超跑形象的認知。空氣動力學套件的運用使得飛度原本就很不錯的貼地感得以進一步的強化。

對於日本本土顯然會更加優秀的道路條件而言,飛度RS的這一套套件自然也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不過呢,相比於改裝市場上琳琅滿目的飛度賽道套件,這套原廠的套件倒是不顯得那麽的搶眼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批各式各樣的特裝版套件。

▍飛度微面——本田Mobilio

在上一期的推送裡我們講到了飛度MPV的演變本田Freed,在MPV的訴求下,本田全球小型車平台的大空間特性得以全面的優化。

而在東南亞市場,本田也同樣基於全球小型車平台的架構推出了一款定位與Freed類似,但是更接地氣的本田Mobilio。

因為接地氣,所以我們暫且把它稱之為飛度家族中的微面。

在2013年的印尼國際車展上,本田Mobilio正式發布了第二代車型。

基於東南亞市場的需求,第二代本田Mobilio在定義車輛的產品性能時更多的考慮到了低成本的通勤需求,以及大空間的貨運要求。

所以也就取消了側滑門的設計,以傳統的順開門取而代之。與此同時,出於對東南亞路況條件的考慮,第二代本田Mobilio也抬高了離地間隙,所以這也不可避免的讓第二代本田Mobilio的形象顯得不是那麽的精致。

至少相比於本田Freed而言,是這樣的。在這種低成本的訴求下,本田Mobilio於是看上去也更契合國內市場的微面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更高的離地間隙為本田Mobilio在隨後塑造跨界化的風格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2017年的印尼國際車展上,本田也基於Mobilio推出了一款七座跨界SUV本田BR-V,和前面講到的WR-V一樣,以第三世界國家為主。

而本田BR-V登場之後,竟然也在國內掀起了一股小小的關注度。當然了,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輛車並不存在登陸中國市場的可能。

說到這裡,關於本田飛度的衍生故事我覺得可以告一段落了,雖然我知道故事還遠沒有結束。

除了兩期連載中講到的六款車型之外,與本田飛度息息相關的產品還包括了日本市場的本田Airwave以及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本田XR-V以及本田繽智。

而這樣一種琳琅滿目的產品布局,離不開的當然是一個出色的平台,在飛度的傳奇歷史裡,本田全球小型車平台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獨創的中置油箱結構,使得這一系列的車型內部空間得到了最大化的拓展,與此同時更大的平台容差度,也使得它可以輕鬆的駕馭,抑或是精致高端的形象,也可以在廉價車市場大放異彩。

經典的平台永遠不乏經典的產品,這一期我們聊完了本田的全球小型車平台,那麽下一期,我們來聊聊豐田的如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