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拿掉發動機,NVH就so easy了?

國內大力推廣的純電動汽車似乎在宣告著內燃機時代的沒落,拋開情懷不講,單從NVH角度來看,拿掉了發動機也就意味著去掉了最大的噪聲和振動源,貌似NVH會變得簡單許多,但實際是這樣的嗎?

無論是出於所謂的“彎道超車”理論也好,還是更符合下一步的智能駕駛方案也罷,純電動是國內目前比較鼓勵的發展模式。那麽從NVH的角度考慮,純電動意味著傳統的內燃機被驅動電機替代,沒有了發動機的振動和噪聲,純電動汽車的NVH會變得很簡單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引入個概念——掩蔽效應

所謂掩蔽效應,就是指聽覺系統對一種聲音的感知被另一種聲音所阻礙的現象。傳統內燃機汽車由於有發動機的存在,使得其他噪音不那麽明顯。換句話講,就是傳統汽車中其他噪聲很容易被發動機工作的聲音掩蔽掉。相信對於每一位車迷而言,引擎發動的轟鳴聲也算得上一種享受,因為對於人耳而言,發動機運轉的聲音是比較容易接受的,至少算不上刺耳。然而,純電動汽車中,由於把發動機拿掉了,被掩蔽掉的各種各樣的聲音就會凸顯出來,如果對於純電動汽車不進行NVH調教,將會使得本應特別安靜的駕駛室,顯得不那麽和諧。

那麽,對於純電動汽車而言,其主要的噪聲源有哪些呢?其NVH調教又需要在哪些細節上多下功夫呢?

一、胎噪和路噪

一般來講,這兩個概念不會刻意去區分,因為當我們駕駛汽車的過程中,直觀感受上都是從車輛下方傳來的噪音,但是細究下來,二者還是有不同之處的。

胎噪,顧名思義,即輪胎產生的噪聲,這種噪聲產生的機理有很多,大致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1、輪胎與地面產生滾壓時,輪胎上的橡膠塊敲擊路面,並引起橡膠塊振動,向外異塵餘生噪聲;可以想象在平整的柏油路上,駕駛越野汽車(胎面粗糙,輪胎花紋溝槽深)與普通家用轎車(胎面相對平整,花紋溝槽淺)的胎噪對比情況。

2、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滑移和摩擦異塵餘生噪聲;這種現象的極端情況就是繞樁試驗,可以聽到輪胎與地面摩擦產生的尖叫聲。

3、“泵氣”噪聲:輪胎的花紋與路面之間形成空腔,輪胎滾動的時候,空氣在花紋與地面形成的封閉空間內被吸入然後被排出,如此的循環形成“泵氣”的效果,進而產生泵氣噪聲。

這個現象就類似於玩口技“B-box”(動次、打次~),通過將氣體吸入、呼出,這個過程中發出一定的聲音,組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定的節奏和律動,只不過輪胎形成的這種特殊的“B-Box”不是大家所希望聽到的。

4、輪胎側壁結構在路面接觸面附近不斷受到變形,產生振動,進而產生結構聲異塵餘生。

胎噪除了與表面花紋、輪胎結構、尺寸、材料等有關以外,還與輪胎的載荷、車速等密切相關,想必各位在實際駕駛過程中都深有體會。

那麽,何謂路噪呢?當汽車行駛在粗糙路面上時,由於路面的不平對輪胎形成衝擊,如果底盤隔振調教不好,將會把振動傳遞給懸架,引起懸架振動產生的噪聲。這部分可以稱之為路噪。如果各位還記得第一期NVH《講堂》裡給各位講的結構噪聲和空氣噪聲的話,這裡的路噪屬於結構噪聲裡面的一部分,胎噪屬於空氣噪聲裡面的一部分。

在駕駛汽車的過程中,有時會聽到底盤由於控制臂或副車架等的振動傳來的回音(隆隆的聲音),有些車在過減速帶時,車輪駛過減速帶的同時,能明顯聽到“咚、咚”的聲音,這種噪聲就是由於底盤隔振設計不理想,將路面的激勵傳遞給懸架產生了衝擊噪聲。因此,在NVH開發階段,隔振元件的設計、底盤零組件的振動特性分析,都是不容忽視的。

二、風噪

當汽車以較低的車速行駛時(一般低於80km/h),聽到的更多的噪音是來自於底盤和輪胎。然而,一旦車速提起來,風噪將會變的特別突出,在失去掩蔽效應的純電動車上將更加明顯。

風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汽車在行駛時與氣流發生相對運動,氣流激擾作用在汽車上各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車內噪聲。從設計的角度來講,汽車風噪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密封不良引起的噪聲,比如車門、車窗的密封膠條設計問題,看似結構簡單的密封條,在降低風噪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車身外表面的溝、縫等由於幾何不平整度引起的噪聲;流線型的結構設計不僅可以降低風阻系數,還可以減弱車身表面的氣動分離,進而有利於降低風噪。

3、車身外表突出結構,如雨刷、後視鏡、天線、頂棚的行李架等外飾件引起的噪聲;這也是Tesla、Porsche等廠商把門把手縮到車身裡面的一個重要原因。若不是出於美觀、消費者接受程度等的考慮,想必後視鏡也被攝影頭替代掉了吧~

將門把手縮到車身裡以降低風阻和風噪的方案,已逐漸被各大主機廠採用。

在車身設計階段,既要兼顧美觀,又要考慮風噪,這足夠造型師和NVH工程師一番激烈的“討(si)論(bi)”了~

三、驅動電機噪聲

純電動車型上,利用電機替代了發動機,沒有了相對粗暴的燃燒過程,但驅動電機也不是“省油的燈”。

電機驅動帶來的噪聲主要有電磁噪聲(以永磁同步電機為例,由於氣隙中的電磁力作用在外定子或外轉子上,使外定子或外轉子產生振動並向外異塵餘生噪聲而產生的,主要與電磁力、電機結構、電機殼體聲異塵餘生特性有關,是永磁同步電機噪聲的主要組成部分);機械噪聲(軸承引起的噪聲以及轉子動不平衡力產生的振動和噪聲);空氣動力噪聲(如渦流噪聲:電機內部溫度較低的空氣在旋轉表面形成旋轉的氣流產生的)。

這些噪聲的直接體現就是急加速時的高頻噪聲,這些噪聲不同於發動機的噪音,根據實際乘坐體驗,純電動驅動系統這種高頻噪聲給人的直觀感覺令人很煩躁。因此非常必要對其進行控制。

四、齒輪嘯叫聲

齒輪嘯叫是由於在齒輪傳動過程中,由於齒輪的加工精度以及受力發生彈性變形的原因,在齒輪傳動過程中,導致輪齒干涉、衝撞,進而產生激振力,引起傳動機構及箱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Bmw i8電驅動系統,控制電機噪聲的同時,傳動系統的噪聲同樣不容忽視。

對於純電動車,減、差速器是產生振動噪聲的主要貢獻部件之一。也正是由於沒有了內燃機的掩蔽效應,這些在內燃機上沒那麽明顯的噪聲問題,一旦到了電動車上,就會顯得特別的突出。

當然,上述幾種噪聲是電動汽車主要的噪聲源,還有一些如雨刮器的噪聲、空調壓縮機的噪聲,即使響度不大,但是也足以讓乘客感到煩躁。此處就不再詳細給大家展開了,大家可以自行試駕感受。

五、電動汽車NVH如何調教?

經過上面一波分析,看起來電動汽車的NVH問題並不比燃油車少,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乘坐體驗,主機廠也在不遺余力的調教,那麽到底是如何做的呢?對於我們普通的車主而言,在日常的維護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在關於NVH的第一篇《講堂》裡跟大家講過,激勵、傳遞特性、響應,是系統的三大件。對於胎噪和路噪問題,一般來講,路面的激勵我們是無法進行改變的,畢竟柏油路不是咱自己修的~所以主要從傳遞路徑這個角度考慮。

對於胎噪而言,輪胎的花紋結構、胎面材料、氣壓等都對胎噪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米其林,普利司通等都開發出了靜音輪胎,車主可以通過靜音輪胎降低胎噪。當然,好的品質也意味著高的成本~具體靜音原理可以參考下面給出的解釋。

CC6靜音原理。這裡的“亥姆霍茲共振器”原理可以簡單理解為:通過特殊的結構設計,形成氣體共振,利用共振消耗噪聲能量,類似於工程上的動力吸振器,對特定頻率的振動能量吸收。

此外,日常的使用中,注意檢測並保證胎壓正常(胎壓不足會明顯增加胎噪,常開車的朋友都有體會)以及進行合理的輪胎動平衡及四輪定位(保證合理的輪胎定位參數,減少輪胎的磨損,進而降低胎噪);

對於路噪而言,通過合理的底盤調教,如調整懸架襯套剛度、阻尼,以及在設計階段充分考慮各零組件振動特性,即所謂的“模態分析”:通過實驗或仿真進行計算結構的固有頻率,以避開激勵頻率,進而避免共振,降低路噪。此外,通過改進車身結構的設計,如採用高強鋼等提升車身剛度,降低振動和噪聲的傳遞。

上述措施都可以減少路噪傳遞到駕駛室。當然,在白車身上合理布置阻尼墊,既可以衰減振動,又可以減少聲音的透射。此外,駕駛室內的頂棚材料也不容小覷,裡面的多孔結構能夠很好的起到吸聲的作用,使得聲音的能量在多孔材料裡面被耗散掉。

針對風噪的控制,目前主要採用的是優化車身結構,流線型設計,減少阻力,減少氣動噪聲,降低風噪;對於驅動電機噪聲的控制,可以從結構設計、控制等角度出發,通過優化電機的開槽形式等方法實現減振降噪,目前一些高校和企業都在做這方面的努力;針對齒輪的嘯叫,可以通過優化齒輪結構,對齒輪進行輪齒的微觀修形,改善齒面的齧合誤差,從而減小傳遞誤差的幅值和波動,從源頭上減小齒輪嘯叫現象的產生,這種解決方案在傳統內燃機汽車上也有採用。針對更容易暴露噪聲的純電動汽車而言,上述措施顯得更有必要了。

對於純電動汽車而言,除了續航、裡程焦慮以外,NVH的調教真沒那麽簡單。至於純電動汽車到底能“跑”多遠,要看消費者的實際體驗了。

本文作者為踢車幫 楊仕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