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落實國家戰略,江蘇擬立法推動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

11月19日下午,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在南京開幕。  交匯點新聞 圖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三省一市接下來該如何進一步協調發展,共進共贏已經箭在弦上。

11月19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關於支持和保障長三角地區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決定(草案)》(以下簡稱《決定(草案)》),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被提交審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決定(草案)》明確,江蘇將會同上海、浙江和安徽,共同完善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等推進機制,聚焦重大規劃對接、區域協同創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聯防聯控、民生工程共建共享等重點領域,發揮自身優長、全力予以推動,力爭每年形成若乾標誌性成果。

《決定(草案)》提出,要圍繞加快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全面建設互聯互通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率先構建省域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

要積極推動長三角地區建立統一的市場標準體系,營造規則統一開放、標準互認、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環境,全面清除行政壁壘,共造更優營商環境。

《決定(草案)》還提出,要加強工作協同,共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強化生態系統修複,優化區域生態格局,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

同時,要加強長三角地區重點領域的合作,加快形成互聯互通的資訊服務平台、協作共用的大型科學設施、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公共交通掃碼通行、民生檔案異地查詢等合作成果,通過共享普惠便利的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斷提升長三角地區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此後的分組會議上,代表們圍繞推動長三角一體化更高品質發展進行熱烈討論。

王卓君代表提出,推動和支持長三角一體化,還應從科學技術和人才兩個基本點進行思考和重點體現。他認為,上海提出要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學技術創新中心,而江蘇提出要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著眼於實體經濟,恰好和上海建立了相互配套和相互呼應的關係。

同時,還要體現出人才的互通和共享。王卓君認為,江蘇人才數量龐大,但拔尖創新型人才不及北上廣深。

朱有華代表認為,推進一體化發展要在關鍵問題上對接,從江蘇的角度看,要體現出江蘇特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