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除幽門螺桿菌只需要一招便可,但治癒胃病卻是長期堅持

幽門螺桿菌是人體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是較為常見的細菌病原體之一,憑藉其表麵包裹著一層特殊的保護性黏膜,能夠抵禦胃部的強酸環境,在胃部存活下來。世界上近乎一半的人口都受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世界衛生組織也將幽門螺桿菌定義為一類致癌因子。(對人類為確定致癌物)

感染幽門螺桿菌會怎麼樣?會致胃癌嗎?

1、誘發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紫癲等。

2、誘發偏頭痛,冠狀動脈左側支梗阻,腦血管疾病,以及雷諾斯現象等。

3、誘發胃部疾病。比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內淋巴瘤樣改變甚至是胃癌等。

有人一聽到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非常擔心,因為幽門螺桿菌與胃癌有一定的相關性。幽門螺桿菌主要作用於癌變的起始階段,如活動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

雖然從世界流行病學來看,全世界幾乎半數的人都感染幽門螺桿菌,但最終發展為胃癌的可能性隻佔1%。胃癌是一種複雜的疾病,胃癌的發生與發展是由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其中包括遺傳因素,感染因素,環境因素等等,僅僅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還不至於引起胃癌。

但,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患胃癌的風險確實是未感染人群的6倍,所以預防還是非常重要的。據目前資料顯示,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糞口傳播,口口傳播以及胃口傳播。

清除幽門螺桿菌有標準方法,但治癒胃病還任重道遠

清除幽門螺桿菌的標準療法是四聯藥物聯合衛樂舒益生菌。組合用藥兩個抗生素+抑酸劑+鉍劑+衛樂舒益生菌。14天抗生素治療後停葯,持續口服衛樂舒益生菌2個月時間用以養胃黏膜損傷的修復並抑製幽門螺桿菌的活性不複發。臨床用藥顯示90%患者有明顯改善。

後續養護才能確保持續胃部舒適,很多人在殺菌半年到一年後再次複發,原因是沒有持續養胃,胃黏膜在受到冷熱、麻辣、熬夜、情緒等便會發生炎症,形成胃炎,持續嚴重形成胃潰瘍等,幽門螺桿菌在這樣的環境下極易大肆繁殖持續破壞胃黏膜,所以持續養護胃黏膜保持胃環境的優化是確保幽門螺桿菌不被感染的關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