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折拋售控股子公司給關聯方 當代東方遭深交所問詢

  這場交易疑點重重:估值半年間下降93%,標的2017年的利潤佔上市公司當代東方2017年利潤的65%,接盤的又是關聯公司,是否涉嫌利益輸送?

  文/新浪財經TMT記者 凌先靜  

  新浪財經訊 頻繁被問詢的當代東方,這一次又因為低價出售旗下控股子公司而被再次問詢。

  10月27日,當代東方發布公告稱,擬以3939.18萬元的價格將所持控股子公司霍爾果斯耀世星輝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耀世星輝”)全部股權(即耀世星輝的 51%股權)轉讓給張兵等受讓方。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耀世星輝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並報表範圍。

  隨著當代東方公司股東當代集團股權被司法輪候凍結、全資子公司盟將威銀行账號被凍結,以及頻繁因各種操作遭到證監會問詢,這次交易看上去像是身陷困境之中的當代東方出售子公司,獲得現金流的自救措施,但是透視這筆股權交易案,卻疑點重重:

  估值曾鋼彈12億,為何3939.18萬元轉讓?

  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耀世星輝成立於2016年11月1日,經營範圍涉及演出經濟、文藝表演、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等。其除了投資出品《悅健康》《悅時尚》《悅美食》等節目外,還運營悅享影片APP,一個移動互聯網新媒體的影視內容聚合平台。其官網的介紹將自身定義為“服務於中國中產與精英階層的移動互聯網新娛樂產業運營商”。

  根據當代東方4月份的公告資料顯示,當代東方持股51%,星璀璨國際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持股49%,而星璀璨國際傳媒是由張兵擔任法人代表並實際控制的公司。

  當代東方曾在今年4月份發布公告稱,耀世星輝擬擬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入A輪戰略投資者上海中匯金玖投資有限公司、中盛京華資產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子茹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

  其中海中匯金玖出資1億元,擬受讓股權8.26%;中盛京華出資6000萬元,擬受讓股權4.96%;上海子茹出資5000萬元,擬受讓股權4.13%。

  根據本輪投資的投資金額和受讓股權比例計算,耀世星輝的整體估值鋼彈12億元,但是因為上述投資人的投資款未能按時支付,本輪投資最終取消。

  而此次股權轉讓中,當代東方計劃以3939.18萬元向張兵等轉讓耀世星輝51%的股權,按照這次轉讓價格和受讓股權比例計算,耀世星輝整體估值為7723.88萬元,較半年前12億的估值縮水93%。

  深交所的問詢正來源於此。要求當代東方解釋為何前後兩次估值差異如此之大?

  深交所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因為有資料顯示,受讓方張兵和上市公司當代東方存在著關聯關係。

  據深交所關注函資料顯示,張兵曾經於 2017 年 1 月 23 日至 2018 年 4 月 1日期間擔任當代東方副總經理一職,辭職後繼續在耀世星輝擔任董事、總經理職務。

  這就衍生出來一個問題:低價轉賣控股子公司股權,是否涉嫌利益輸送?

  曾貢獻公司超過60%淨利潤,深交所質疑出售的合理性

  深交所另一大關注點是,耀世星輝股權出售的合理性。

  當代東方在公告裡給出的出售理由是:本次交易有助於提高公司資金流動性,精簡公司業務板塊,集中力量做強影視管道運營和內容投資的主業,有利於公司在當下市場波動期增強抗風險能力,長久健康發展,符合全體股東和公司的利益。

  但是耀世星輝恰恰是影視內容的生產公司,出品了《悅美食》《悅寶貝》等悅系列常規節目,綜藝真人秀、網大等業務也在同步開展,對於上市公司影視主業、運營管道來說都是主業的一個補充,此時被賣掉邏輯上不是十分貼合。

  況且,耀世星輝是當代東方利潤的主要來源。

  公告資料顯示,耀世星輝 2017 年營業收入 1.95 億元,淨利潤 7194萬元;而同期當代東方的營業收入為8.2億元,淨利潤為1.1億元,這意味著2017年耀世星輝貢獻著淨利潤的65%。

  2018 年 1-9 月營業收入 1.93 億元,但淨利潤大幅下降,僅為950 萬元;但是同期當代東方的營業收入5.77億元,淨利潤9725.41萬元,這意味著2018年1-9月份耀世星輝貢獻著營業收入的33.44%、淨利潤的10%。

  一個與上市公司業績聯繫如此緊密,財務貢獻又如此之重要的控股子公司,為什麽當代東方要將它清空賣出?

  新浪財經將這些疑問拋給當代東方相關負責人,其稱以公告為準。

  (本文作者介紹:新浪財經TMT記者,深度解讀財報、拆解泛娛樂產業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