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非接觸”催熱自動駕駛投資,產業協同提速商業化進程

疫情催生的非接觸式服務需求,讓自動駕駛技術進入普通消費者視野。以無人快遞車、無人消毒車為代表的低速無人配送小車的應用,客觀上也推動了整個市場對於無人駕駛技術的關注。

從VC轉向產業投資

“人員的隔離,會使貨主和傳統運輸企業更多地關注無人駕駛商業化的前景,政策方面也會有傾斜。市場開始慢慢吸收這一項新的技術,感受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與高效。”圖森未來副總經理薛健聰告訴第一財經。

需求倒逼技術革新,尤其是5G、新基建投資力度的加強,使得無人駕駛賽道有所回暖。

今年一季度包括Waymo、馭勢科技、小馬智行等在內的自動駕駛公司紛紛拿到大額融資,融資規模超過25億美元,除了知名風險投資機構外,以豐田、博世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廠商和一級供應商巨頭也在加速入局。

從投資主體來看,無人駕駛賽道開始從財務型投資,轉向資源型投資和產業合作,包括產業鏈上下遊以及細分場景應用方。在辰韜資本執行總經理賀雄松看來,無人駕駛和互聯網創業最大的區別在於硬體是很重要的一塊,迭代速度需要整個供應鏈的配合。

唯有科技企業、傳統主機廠、新創主機廠共同定義自動駕駛平台,迅速擴大自動駕駛車輛,來積累在路上真正行走的車輛數據,補充、提升自動駕駛的功能,才能加速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

“現在正是無人駕駛從VC投資向產業投資轉變的階段,無人駕駛的價值和需求已經得到產業認可。”在近日一場線上分享會上中科創星創始人合夥人米磊表示,他認為無人物流需求的爆發和牽引,會導致一些乘用車車商把一部分產能轉移到生產物流車,2020年自動駕駛領域會迎來一個高速發展期。

2020商業化元年?

幾家歡喜幾家愁,正值自動駕駛市場融資全面開花,有的公司卻倒在了黎明前。

一周前自動駕駛卡車創業公司Starsky Robotics在經歷縮減車隊規模、大規模裁員風波後,依舊未改變宿命,最終因資金鏈斷裂宣布關閉。該創始人在自我複盤中詳細介紹了自動駕駛當下面臨的問題,包括沒有清晰的商業模式,以及自動駕駛賴以生存的監督學習技術並非如宣傳中強大,技術瓶頸難以突破等。

拋開技術路線問題。賀雄松認為自動駕駛的迭代需要慢慢積累,它的容錯率可能是百萬分之一,這就對算法提出極高的要求,需要到各個場景去做測試,尋找問題所在。剛開始問題會出現的比較快,但越往後可能很長時間都找不到一個問題,按照車規級的標準,要達到系統的容錯率,就是一個漫長的路程,正因如此跨界整合能力變得尤為重要。

“客戶不為技術買單,只為產品買單。對當前的自動駕駛企業而言,更重要的是從技術到產品的落地,是否有落地的場景、能夠真正解決客戶的需求。”米磊強調。

這促使無人駕駛投資標準也發生變化。以往行業更偏向於拆解自動駕駛,從核心技術的角度進行布局,聚焦於視覺識別、雷射雷達、高精地圖、計算平台等單點技術投資。如今更偏好從場景出發,在能夠看清商業化路徑的前提下去落地場景,圍繞場景來做投資。

2020年究竟能否成為自動駕駛商業化元年?對此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朱岩曾告訴第一財經,一方面要看主機廠願意付出多少溢價,來購買自動駕駛方案或零組件,依靠技術的先進性可以定更高的價格,賺取更多的毛利,這是最直接最清晰的商業化方式。其次是否存有新的商業模式,例如訂閱式,按照服務、流量、體驗去付費,在新的車聯網時代這一模式將有可能大規模推廣。

“無人駕駛的量產,一方面依賴於技術的成熟度,這個技術包括軟硬體多個層面的成熟。”薛健聰強調。此外無人駕駛能夠真正去幫助到實體經濟,也大大依賴於法律法規的健全。目前,中國的一些城市已經開始在政策及商業化落地層面給予很多必要的支持。例如很多城市已頒發出了無人駕駛公開測試牌照,積極支持路測,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