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長常見的十大照顧疏忽,會讓幼兒發生危險

陳女士為了讓寶寶頭型好看、輪廓立體,在孩子出生後,都採取取趴睡姿勢,沒想到,一早醒來,寶寶不哭不鬧,乖的有點反常,用手一摸,才發現孩子全身冰冷,緊急送至急診室,孩子早已斷氣多時。

根據資料顯示,去年國內0~12歲以下兒童的死因分析,1歲以下嬰兒因事故傷害致死佔7.6%,嬰兒猝死症佔3.0%,達80%屬於非蓄意性事故,例如意外淹死溺水、意外墜落、意外燒燙傷或意外車禍等。 其他原因除了疾病外,還包括創傷、兒虐、窒息、溺水、缺氧、火災和窗簾繩弔死等。

研究則顯示,超過4成的6歲以下兒童死亡,這是可避免的遺憾,包括猝死、創傷、兒虐、窒息、溺水、缺氧、火災和窗簾繩弔死等,如果照顧者保持警覺,就能減少遺憾發生。

舉例來說,3歲大的小琪,還沒上幼兒園,某天媽媽在洗衣服及整理家務時,小琪吵著肚子餓,媽媽想說離開5分鐘,應該沒有關係,衝到樓下買早餐,回家時竟發現女兒跌入浴缸,送到醫院已回天乏術。

大部分死於意外事故的幼兒,都是因為照顧者一時的疏失,例如陳媽媽讓寶寶趴著睡,導致孩子猝死;小琪媽媽疏於照顧孩子,以致女兒不幸死於浴缸。

家長、照顧者疏於照料孩子,就是一種兒虐,即使沒有致死,但小朋友記憶深刻,對於孩子來說,已經造成身心上不可磨滅的傷害。

為此,下面提出家長常見的十大照顧疏忽:

1. 讓嬰兒趴睡

2. 未妥適使用安全帶和安全座椅

3. 藥物未適當儲放

4. 未打疫苗或未提供適當營養

5. 獨留幼兒在浴缸泡澡玩水

6. 誤食不安全的玩具

7. 玩窗簾被拉繩勒住

8. 窗戶沒安全鎖

9. 戶外游泳戲水疏忽照顧

10. 廚房煮菜時的意外燙傷

照顧者需時時關注嬰幼兒的舉動,勿因玩滑手機或聊天而忽視了兒童的安全;即使短暫的離開,也切勿獨留幼兒於屋內或車內。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