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家中心城市完整榜單首度出爐 來看看你的城市排第幾?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芸茜 劉詩萌 北京報導

11月3日,在由鄭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家中心城市建設-2018中國城市百人論壇秋季論壇”上,中國社科院鄭州市政府鄭州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以下簡稱國家中心課題組)聯合《華夏時報》共同發布了“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創造性地提出用功能替代的唯一性來界定“中心性”,即國家中心城市不僅體現在人口數量和地域面積,更需要這座城市有能力承載起“引擎”性質的國家中心職能。

報告選取了政治、金融、科技、交通、教育、醫療、文化、資訊、貿易(物流)、國際交往十大城市功能,用以測度國家中心城市的綜合服務能力。並通過對中國內地25個樣本城市以上功能的集聚力和聯繫力進行指標化測算,得出研究結果。

根據報告測算,國家綜合中心為北京;國家重要中心為上海和廣州;潛在國家重要中心為深圳、武漢、天津、成都、重慶、西安、南京、杭州和鄭州。

來看看你的城市在榜單中排第幾?

政治方面只有北京市國家政治中心,其他城市都為零,不再單獨設定指標體系。

國家金融中心的功能和定位主要體現在全國性金融機構的先進性上。從指數上來看,上海是我國的國家金融中心,其金融業發達,幾乎包含了我國所有的金融市場要素。總體來看,上海具備足夠的實力成為國家金融中心。其次是北京和深圳。北京市金融業發達,擁有各類全國的金融監管機構和眾多大型金融機構的總部。北京金融業的發展勢頭迅猛,成為北京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2017年北京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排名中躋身前十;深圳是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在金融業上也具有自身的獨特優勢。深圳銀行、證券、保險業機構密度、外資金融機構數量以及從業人員比例均居全國前列。

廣州、杭州、天津、南京為國家重要金融中心城市,成都、武漢等13個城市為潛在的國家重要金融中心。

從排名上看,北京是國家科技中心,集聚了大量的科技資源、科技人才和科研機構,科技中心綜合得分居樣本城市首位,並遠高於其他城市,其科技中心聯繫度和科技中心集聚度也均居於首位。上海、深圳作為國家重要科技中心城市,是僅次於北京的重要科技中心,對全國科技發展具有一定的帶動引領作用。目前,全國潛在的科技中心主要有武漢、重慶、成都、西安、杭州、南京、合肥、廣州、天津等九個城市。

從排名看,廣州是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其國家交通中心指數為1,居全國第一。其交通集聚度和交通聯繫度指數全國排名分別位於第一和第三位。在國家交通中心的具體指標排名方面,廣州各具體指標的排名全部居於全國前五,很多分項居於第一位。而國家重要交通中心城市為京滬鎬漢,即北京、上海、西安、武漢。而中國潛在的國家重要交通中心城市主要包括成都、重慶、鄭州、南京、青島、深圳、長沙、杭州、天津、濟南10個城市。成都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鐵路樞紐;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唯一擁有水、鐵、公、空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特大型交通樞紐;鄭州處於中國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位置,鐵路運輸尤為發達,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南京位於華東地區和長江下遊流域中心,是重要交通樞紐,“黃金水道”長江和京滬鐵路在這裡交匯;青島具有發展陸海空綜合交通運輸的地緣優勢和經濟基礎;深圳海陸空運輸一應俱全,城市公共交通發達,是南中國的交通中心之一;長沙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杭州是華東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之一;天津是北京通往東北和上海方向的重要鐵路樞紐;濟南是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溝通南北鐵路乾線。

潛在交通中心的交通資源主要輻射省內其他城市,同時輔助國家重要交通中心城市輻射區域。

北京歷史底蘊厚重奠定了北京教育發展的中心地位,作為國家教育中心,北京集聚了全國高端優質教育資源尤其是211(26所)和985(8所)高校,還有陸軍、空軍、外交部、警察部、中國科學院等多個主管部門主管的多所特色高等教育機構,除此之外,北京在學術會議、長江學者或傑出青年、院士等方面優勢較強,憑借優秀的教育資源集聚力和聯繫力,北京作為國家教育中心的國際影響力快速上升。上海、廣州、武漢、天津、南京和西安是國家的重要教育城市。上海擁有10所211高校, 4所985高校;廣州有4所211;武漢有7所211;天津有3所211;南京有8所211;西安有7所211和3所985高校,廣州、武漢、天津和南京211高校中各有2所985高校,教育資源僅次於北京。中國潛在教育中心主要包括長沙、長春、成都、哈爾濱、濟南、合肥、深圳、沈陽、杭州和重慶10個城市。潛在教育中心至少擁有2所以上211高校甚至985高校。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同時也是我國醫學科研和教育、公共衛生服務資源的絕對中心城市,在醫療領域的各個方面領先其他城市很大一段距離。上海、成都、廣州、西安、天津是國家重要醫療中心,可以作為區域醫療中心。但上海相對於其他城市優勢更明顯,其他城市數據大致相當,除上海之外,其他城市都表現出聯繫度高於聚集度,而且在聚集度和聯繫度上都超出了全國的中位數,其中成都和西安儘管聚集度稍低,但聯繫度非常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重要醫療中心城市在當地的區域醫療中心作用。

北京排名第一位,各分項指標排名位居前兩位;在資訊中心聯繫度的分項指標中,北京的媒體聯繫度遙遙領先全國第二位,北京的資訊谘詢公司聯繫度在全國處於第二位。上海是國家重要資訊中心,上海的國家重要資訊中心集聚度和資訊中心的聯繫度在全國排名第二位;各分項指標僅次於北京位於第二位,在資訊谘詢公司聯繫度方面超過北京,位列第一位。

北京是我國的國家文化中心,對全國各個城市的文化發展具有突出的帶動引領作用。在國家中心城市文化功能綜合排名中,北京穩居首位,且與其他城市之間拉開了較大距離。在分項數據中,北京優勢明顯。上海、廣州是我國的重要文化中心,具有較高的文化輻射能力和聯繫能力,在國家中心城市文化功能排名第二和第三位。潛在的國家重要文化中心包括杭州、武漢、濟南等八座城市。

通過分析上海貿易中心總體指數以及分項指數可以得出,上海在所有城市和層級中處於首位。上海的聚集度處於國家聚集中心層級;上海的聯繫度處於國家重要聯繫中心層級,低於總體貿易水準。電子商務、博覽會、自貿區和國家交易中心均處於國家中心層級,但是其物流公司和保稅區處於國家重要中心層級,低於總體貿易中心水準。從而上海要從各方面均衡協調發展,上海就要提升其聯繫度、物流公司和保稅區水準,使上海在各個方面都是國家中心。因而未來上海若想要保持其貿易中心的均衡性和協調性,就必須在貿易中心聯繫度和保稅區方面進行努力。國家重要貿易中心為北京、天津。根據北京貿易中心總體指數以及分項指數,可以得出北京屬於重要的國家貿易中心層級。天津是國家重要貿易中心,從層間僅次於上海,層級內部稍弱於北京。深圳、大連、重慶、廣州、鄭州、武漢、廈門、長沙、青島、杭州、成都、南京、西安這13個城市處於潛在的國家重要貿易中心層級。

北京位居全國之首,說明了建設國家對外交往中心是北京對外開放工作的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北京在城市建設對外吸引力和對外影響力方面均起到帶頭作用,優勢明顯。在領事館和國際組織建設方面,北京有明顯的優勢;在國外遊客年均入境人數指標方面,北京雖仍具有較強優勢但還有進步太空。全國重要的國家對外交往中心是上海、廣州、西安、深圳、天津、成都、杭州。潛在的國家重要對外交往中心分別有武漢、重慶、青島、南京、廈門。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陳岩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