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波“減持潮”來了?淡定!2月解禁市值年內最低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陳俊傑

近日,一批上市公司的股東、董監高等披露了減持計劃,部分甚至是“清倉式減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特別是在2月11日之後,有近30家上市公司披露減持計劃。其中,最新披露減持計劃的中原證券引發關注,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擬減持6億股,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涉及市值近30億元。而從這些公司的減持理由來看,主要原因還是資金需求。那麽這是否意味著一波減持潮來了?

對於欲減持的股東等來說,限售股解禁是減持的重要條件之一。而2月、3月,限售股解禁市值實際是今年最低,2月解禁市值為1541.6億元,3月是1973.7億元。西藏琳琅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琳對記者表示,限售股未解禁是股東減持的硬約束,限售股多,意味著未來市場的“空頭”少。

有股東“清倉式”減持

中原證券大股東的“清倉式”減持公告引發了市場關注。

2月14日,中原證券公告稱,公司大股東渤海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渤海公司)擬減持公司股票數量不超過6.08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5.71%),時間是在6個月以內。

從渤海公司擬減持的股份數量來看,這幾乎是“清倉式”減持。不過,從中原證券2月15日的股價表現來看,渤海公司的減持計劃並未給股價帶來較大衝擊。

無獨有偶。元祖股份的大股東卓傲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傲國際)和元祖聯合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祖聯合國際”)也最新披露了減持計劃,其中卓傲國際擬減持數量是其持股的一半以上。

中原證券、元祖股份股東的減持僅是個別案例嗎?顯然不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Choice統計數據發現,在2月11日(大年初七)之後,有近3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減持計劃。從完成減持計劃的時間來看,這些減持對象都設定在6個月左右。這部分的減持對象包括公司股東、高管、實際控制人等。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對象的減持理由也是五花八門,包括“個人資金需求”、“公司經營發展”、“改善個人生活條件”、“歸還股票質押融資”、“自身資金需求”等。歸納來看,“資金需求”的減持理由最為常見。

從披露減持計劃的上市公司來看,除開中原證券和元祖股份,華鼎股份、昂立教育、天廣中茂涉及的減持數量同樣較大,減持股份比例佔總股本5%以上。

最近兩月的解禁股處於低位

不到一周時間,有近30家上市公司披露減持計劃,這引發市場對“減持潮”的擔心。

不過,這一擔心似乎並無必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2月和即將到來的3月,限售股解禁市值實際是今年較低的月份。或許有人會問,限售股解禁和上市公司股東減持有何關係?事實上,對於欲減持的股東等來說,限售股解禁是能夠減持的重要條件之一。

今年2月和3月的限售股解禁市值分別是1541.6億元、1973.7億元。要知道1月的解禁股“洪峰”是3022.6億元,幾乎是2月的2倍。從2月個股解禁市值的比例來看,今創集團、通化金馬、兔寶寶、七一二等比例較大,超過總股本的10%。

同時,2月和3月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數量也處於今年低位,2月和3月分別有97支、136支股票解禁。而今年1月,這一具體數字為257支。

王琳對記者表示,限售股未解禁是股東減持的硬約束,限售股多,意味著未來市場的“空頭”少。

如此來看,若2月、3月的解禁市值處於今年低位,理論上這兩個月的“空頭”就減少了,“限售股主要還是以IPO、重組的首發股居多,一般來說,這部分由創投等持股,涉及的股本數量要多於一般的個體股東。”有私募人士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減持現象應該客觀看待,如果減持個股的數量不大,實際上對二級市場的衝擊也不大。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