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長牙,原來如此痛苦,快快安撫吧

寶寶出牙期和出牙順序,新媽媽存一個!

1. 6-8個月:下齒槽長出兩顆中間的門牙,跟著上齒槽又長出兩顆。

2. 8-12個月:上齒槽長出外面兩顆門牙,下齒槽的兩顆外側門牙冒出牙齦。

3. 12-16個月:先後在上下齒槽出現第一乳磨牙。

4. 16-20個月:先後在上下齒槽長出犬牙。

5. 20-30個月:長出下齒槽的兩顆第二乳磨牙,上齒槽的兩顆第二乳磨牙。

寶寶長牙,是一件長期、持久又痛苦的事。有時,牙齦上能看到的腫塊或突起會持續幾周或幾個月;有時,牙齒自己長出來之前,沒有一點徵兆。但是,出牙的癥狀通常會在出牙之前表現出來,時間會長達2-3個月。每個寶寶的癥狀都各不相同,出牙的寶寶會經歷以下一些或所有的癥狀:

流口水

對於很多寶寶來說,流口水從10周開始延續到3或4個月,就像打開了水龍頭一樣。出牙會刺激流口水,有些寶寶會特別多。出牙時,流口水的現象就更加明顯了。

  • 在口水很多的寶寶中,下巴和嘴周長出皮疹或刺痛都是正常的,因為皮膚會因長時間接觸口水而受到刺激。為了防止這樣的情況,白天定時輕輕地擦去口水。

  • 過多地流口水,會讓寶寶偶爾噎住或咳嗽。無須擔心,只要寶寶沒有患流行性感冒,或是出現過敏癥狀。通常,寶寶持續地咳嗽是為了得到關注,或是因為寶寶發現將咳嗽當作自己的語言表演很有趣。

咬人

寶寶出牙時會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有些寶寶為了緩解這種不適,可能會想咬一些東西。事實上,任何他的小嘴能咬住的東西,他都會咬上一口——從他的小拳頭,到母親的乳房,再到陌生人的手指。

所以家長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合適的磨牙膠,可以讓寶寶舒緩壓力。

炎症

有些寶寶出牙時,牙齦會出現輕微的發炎現象。炎症是寶寶嬌嫩的牙齦組織對即將萌出牙齒的保護性反應,是為了抵擋「入侵者」。一些寶寶難以忍受這樣的疼痛,但有些寶寶幾乎沒有疼痛感。

隨著炎症的惡化以及牙冠越來越接近牙床,幾近萌出,牙齦的疼痛感會更加持久。就像患有慢性疼痛的人一樣,寶寶會變得古怪,情緒不佳,「不能自已」。有些寶寶會比其他孩子更痛苦,刺激感會持續幾周,而不是幾天或幾小時。

拒絕進食

哺乳時,出牙的寶寶會情緒無常。同時,寶寶還希望嘴巴裡有些讓他舒適的東西,而且似乎總想吃奶。可當他吮吸時,吮吸的動作會增加不適感,前一刻還熱情洋溢的他,後一刻就會拒絕乳房或奶瓶。當這種情況反覆出現,媽媽不要太失望,可能寶寶在出牙。

腹瀉

這種癥狀是否真的與出牙有關,還有一定爭議。

  • 有些父母認為,寶寶出牙時大便就會稀薄。

  • 有些醫生認為,可能是因為吞咽了過多口水而導致大便稀薄。

  • 有些醫生認為這兩者之間並無聯繫,至少無記錄——並不是因為他們完全肯定這種情況不存在,而是因為醫生害怕認同這種理論——這會讓父母忽視重要的消化系統,而將問題歸咎於出牙。

所以,雖然出牙時寶寶會腹瀉,但當寶寶腹瀉超過兩次時,就應當去醫院檢查。

低燒

就像腹瀉一樣,這也是醫生不願與出牙聯繫在一起的癥狀。專家認為,有時出牙伴隨著發燒,是種巧合。畢竟,第一顆牙通常是在大約6個月時長出的,同時,寶寶還失去了從母親那裡獲得的免疫力,這讓他們更容易發燒和受到感染。

同時,有些醫生承認,因為牙齦發炎,偶爾出牙時會伴隨低燒。為了保證安全,任何時候因出牙而引發的發燒都要當作低燒來處理,如果發燒持續3天,就要去醫院檢查。

失眠

出牙的不適感不僅影響寶寶白天的生活,到了晚上還會影響寶寶睡眠。就像大人牙疼一樣,寶寶可能久久不能入睡,也可能半夜驚醒還是很痛。所以出牙期間,寶寶可能會在晚上突然醒過來哭鬧。

聽到寶寶哭鬧,家長總會忍不住想去抱他,但是為了培養寶寶自己入睡的好習慣,即使是現在家長也不要一聽到寶寶的哭聲就立刻走過去。相反,看看寶寶能否讓自己快速安定下來。如果寶寶做不到,那就嘗試一些讓他舒適的方法,唱個搖籃曲或輕輕拍他入睡,但不要進行哺乳。

牙齦充血

少數情況下,出牙會引發牙齦出血,出現藍色的腫塊。這種充血情況不需要擔心。大多數醫生會建議,讓牙齦自己恢復,無須醫療乾預。冷敷可以減輕不適感,並且加速解決牙齦充血的問題。

拉耳朵,撓臉頰

牙齦疼痛會通過神經傳遞到耳朵和臉頰,特別是臼齒萌出時。所以有些寶寶在出牙時會拉耳朵、撓臉頰或下巴。但是,寶寶耳朵發炎時也會拉耳朵。如果懷疑是耳朵發炎、出牙等情況,要讓醫生檢查。

一般來說,寶寶的第一顆牙齒出現在第7個月,但是,早在3個月的時候,就會有白色的牙冠冒出來,而最晚會在10個月時才出牙冠。極少數的情況下會更早或更晚。牙齒萌出通常是依據遺傳模式,所以,如果父母出牙過早或過晚,寶寶就會以同樣的方式出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