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總在地底下活動的它曾治好了宋太祖的哮喘

蚯蚓這東西並不複雜,不知為何叫龍。它缺少眼睛,沒有四肢,也沒有骨骼和外殼,純屬一單薄的軟體動物。

也許因為它對世界的要求極為簡單吧,一直安安靜靜在地下生活,在泥土裡呼吸,在泥土裡活動。春天來臨時,它會鑽出地面透口氣,在草根底下拱一個小窩,下雨後就出來溜達溜達,晴朗的夜晚,伏在草根下低低唱一曲彷彿促織般的情歌。這對於它,是最為消停歡暢的春宵。

蚓無爪牙之利,筋脈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孟子是這麼評價的。又見閑人考證說,蚯蚓無嘴,不會唱歌,呼號的實為蟋蟀。我就替它喊冤了:明明有啊,沒嘴怎麼吃飯呀?沒有發音的聲帶也許可能。

而蚯蚓並不在乎這些,與世無爭,更不與人危害,哪怕像螞蟻一樣出來為自己爭一點殘骨剩羹,或者像其它小蟲子一樣啃噬一點莊稼的願望都沒有,更別說像蚊子、螞蟥一樣來侵犯人類了。它隻管在地下鬆土,軟弱而又勤勞,有它的地方,莊稼與花草都會長勢很好。

小時候家裡養一窩土雞,為了讓它們儘快長的肥壯,孩子們常去捉蚯蚓餵食。我們在樹下尋一處潮濕鬆軟的土地,用頭扒地,一會就見一條條小小紅色的身子彎曲著露出來,因為沒有眼睛啊,不會逃,隨手就抓著了,不大會而就捉了許多,然後倒進雞舍,小雞歡搶著來啄食。老母雞呢,還叼在嘴裡「咕咕」喊著孩子們,不捨得吃,那情景,很是感人。

後來釣魚,說所有的魚餌裡蚯蚓最好,尤其是垂釣鯉魚,我索性養了起來,捉幾隻放在盆中的土裡,只要保持潮濕,它們就不停地繁殖,想想吃土的生命有多好養啊,整個世界都成了食物。

蚯蚓在中藥裡也佔有一定的地位,這種叫地龍的中藥,據說曾經治療過趙匡胤難以治癒的哮喘,因為醫生不敢告訴皇上是小小蚯蚓的功效,所以給它個響亮的名字——地龍。也許這是它名字的由來。連名字都不敢告訴皇上,可見它在萬物中地位是多麼的卑微。其實,哪裡能小瞧細菌、病毒這些微小的生物?它們往往也是致命的東西,小東西往往起大作用。蚯蚓除了治療哮喘,還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和中風後遺症等多種疾病,是醫生很常用的一味中藥。不僅中國用,國外也用。如歐洲將蚯蚓烤乾後作催產劑,古代阿拉伯人用蚯蚓治痔瘡,緬甸用蚯蚓灰治療口腔潰瘍,日本用蚯蚓解熱等。

近年人們又將蚯蚓製成濃湯罐頭和蚯蚓餅乾、蛋糕,味道香甜,據說已成為宴請佳肴。根據蚯蚓的飲食習慣,又發現新的作用,因為它除了玻璃、磚頭、石子之類的不能消化掉,其餘的廢物都能給處理掉,讓它住在垃圾場,是不用花錢的僱工。

一個物種,能夠做到與世無爭,默默地生活,生存,且與人為善,想任誰如此,也已足夠。這讓我猛然意識到,幼時捉蚯蚓餵食的行為算是很殘忍的事了。

1837年,提出「弱肉強食」觀點的生物學家達爾文,稱蚯蚓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他是這麼評介的:

「我們看見一大片滿生草皮的平地,那時應當記住,這地面平滑所以覺得很美,此乃大半由於蚯蚓把原有的不平處所都慢慢地弄平了。想起來也覺得奇怪,這平地的表面的全部都從蚯蚓的身體裡通過,而且每隔不多兒年,也將再被通過。耕犁是人類發明中最為古老也最有價值之一,但是在人類尚未存在的很早以前,這地實在已被蚯蚓都定期地耕過了。世上尚有何種動物,像這低級的小蟲似的在地球的歷史上,擔任著如此重要的職務者,這恐怕是個疑問吧。」

現在看來,實至名歸。

中藥袋一:地龍直解

為钜蚓科動物參環毛蚓Pheretimaaspergillum (E. Perrier)、通俗環毛蚓Pheretimavulgaris Chen、威廉環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 (Michaelsen)或櫛盲環毛蚓Pheretima pectiniferaMichaelsen的乾燥體。前一種習稱「廣地龍」,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後三種習稱「滬地龍」,主產於上海一帶。廣地龍春季至秋季捕捉,滬地龍夏秋捕捉,及時剖開腹部,除去內臟及泥砂,洗凈,曬乾或低溫乾燥,生用或鮮用。

【性能】 鹹,寒。歸肝、脾、膀胱經。

【功效】 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

【應用】 高熱驚癇,癲狂;氣虛血滯,半身不遂;痹證;肺熱哮喘;小便不利,尿閉不通;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

【用法用量】 煎服,4.5~9克。鮮品10~20克。研末吞服,每次1~2克。外用適量。

中藥處方一:單驗方選

1.燒傷、燙傷:鮮地龍120克,白糖60克,冰片少許共攪拌成地龍白糖液,塗搽患處,每日4~6次,一般5~7天,多者10天可治癒。

2.葯疹:用消毒紗布浸於地龍注射液,濕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或用地龍白糖浸液,鮮地龍100條,加白糖100克,攪拌後靜置24小時,然後將浸液照上法外用。一般2~4次換藥後見效。

3.帶狀皰疹:韭菜根30克,地龍20克,搗爛,加少量麻油和勻,外塗。一般用藥10分鐘即可止痛。

4.沙眼:白頸蚯蚓數條,冷開水洗凈,放入大口玻璃瓶中,按蚯蚓重量加入10%藥用氯化鈉,0.5小時後棄蚯蚓,將液體過濾,再在60℃的溫水中進行間歇的水浴加溫,每次30分鐘,反覆3~4次即可,冷卻後置冷處貯藏,用時用消毒棉花棒浸沾藥液,輕塗於結膜上,每天塗抹2~3次,療程10天。

5.化膿性中耳炎:取肥大鮮蚯蚓30~40條,清水洗凈後置消毒容器內,加白糖31克,攪拌約30分鐘白糖溶化,蚯蚓體萎縮捲曲,取滲出液,紗布過濾入瓶內。用30%過氧化氫清洗耳中分泌物,反覆清洗2次,擦乾,然後將地龍糖浸液滴入3~4滴,一般4~5天可愈。

6.妊娠惡阻:鮮地龍160克,搗爛如泥,外敷雙湧泉穴,紗布固定。每次12小時,每天1次,3次為l療程。

7.小兒鵝口瘡:用地龍白糖浸液塗於瘡面上,範圍較瘡面略大,3~5分鐘後用0.9%NaCI注射液清洗局部,每天3~4次,夜晚疼痛時可再塗1次,一般3~5天可治癒。

8.蜈蚣咬傷:蚯蚓3條,白糖少許,將上藥共搗爛敷患處。可在10分鐘內止痛消腫。

(苗明三主編.本草外用.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01.)

9.攝護腺炎:鮮地龍50克,洗凈裝碗,加入30克白糖,30分鐘後將滲出的地龍液,1次服完。每日1次,一般2~5次即愈。

(四川中醫,2001,04.)

<END>

繼續給大家推薦《草木緣情: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第2版)》,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買

你相不相信植物會解決文學目前的公案?它們說《紅樓夢》不是曹雪芹一個人寫的。《紅樓夢》前80回平均每回出現植物11種,後40回每回3.8種。

本書為我們描繪了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植物世界。作者潘富俊先生是一位熱愛中國文學的科學家,他業餘時間樂於沉浸在詩文歌賦,在書房中遨遊於文學世界,在田野中實地探訪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每種植物,將古文中的植物與現代植物學體系中的植物相比對,追根溯源,考訂名目,分辨其中虛實,考評植物所在地的自然生態,還原幾千年來文人筆下的植物原貌,解析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名稱與寓意的植物面貌,並找出植物引進中國的脈絡,以科學印證文學,以文學豐富科學的維度。他左手文學,右手科學,在看似無關的兩個領域摸索潛行,編枝結草搭建起一座溝通文學與自然科學的鵲橋,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精妙細緻美好的中國古典場景。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一面親近古詩詞,一面認識大千植物世界。

第二版借鑒、吸收了近年來國內外相關領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訂內容達一百餘處,置換圖片二十餘幅。

播放GIF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