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幸存者偏差解釋不了工業企業數據的異常?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徐高

  由於統計口徑調整等原因,統計局發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可比口徑利潤同比增速與利潤絕對規模數字不一致。這種數據的差異無法用幸存者偏差來解釋。對比虧損企業佔比數據和利潤數據可以發現,2018年前7月的工業企業利潤更可能是負增長,而不是可比口徑數據所顯示的那樣顯著正增長。

  近期,隨著坊間對民營企業經營困境的討論升溫,一個有關巨集觀統計數據的技術性問題進入了公眾視野,令“幸存者偏差”這個略顯生僻的專業術語為更多人所知曉。

  統計局發布的增速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總利潤比去年同期增長17.1%。但在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中還可以找到,今年前7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總利潤是3.9兆元。而2017年前7月工業企業總利潤是4.2兆元。這樣算起來,今年前7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應該是-8.1%才對,而不是統計局公布的17.1%。這兩個增速差了有25個百分點,且一個是顯著正增長,一個是明顯負增長。從歷史上來看,這兩個數據之間差距如此之大是相當反常的。如此明顯的反差自然引發了關注——人們想知道究竟哪一個增速才真正反映了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狀況。

  面對公眾提出的疑問,統計局在2018年8月27日發布的數據公報中做了說明[1]。統計局指出,17.1%的增速是“按可比口徑計算,考慮了統計制度規定的口徑調整、統計執法增強、剔除重複數據、企業改革剝離等因素的影響”。

  在統計局給出的諸多影響因素中,口徑調整被觀察者們提及得最多。有人用“幸存者偏差”對此做了進一步的分析。按照幸存者偏差說法,一些去年經營困難的企業不再符合“規模以上”這個統計口徑(主營業務年收入在2千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才算為規模以上),因而不再處在統計樣本中。由於樣本總量縮小,樣本企業的總利潤自然變小,因而會算出一個負的利潤增速(-8.1%)。但仍有很多企業繼續留在統計樣本中。這些“幸存者企業”的利潤增長並沒有總量數據顯示的那麽差。因此,統計局按可比口徑計算的利潤增速(17.1%)會比用利潤總額數算出的增速(-8.1%)更高——二者之間的差異來自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的故事聽上去雖然沒什麽問題,但卻遠不能令人滿意。事實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統計樣本量每年都會發生變化。2018年7月末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約為37.4萬家,僅比1年前的2017年7月末少1.8%。這種樣本量的變化幅度在最近十多年中算是小的。在2011年,規模以上統計口徑的變化(門檻從年收入5百萬元提高到2千萬元)曾經使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目一下減少了差不多30%。儘管往年統計樣本量的變化幅度大都超過2018年,可比口徑的利潤增長率數據和用利潤絕對規模數算出的增長率並無太大差異。從過去的規律來看,2018年兩個增長率之間高達25個百分點的差距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用幸存者偏差來解釋的(圖1)。

  圖1.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樣本量僅減少了1.8%,統計局公布的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卻與利潤絕對數之間出現巨大差異

資料來源:Wind資料來源:Wind

  此外,簡單算一下數字也能看出幸存者偏差這個邏輯的問題。要知道,2018年7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僅比2017年7月少了1.8%。而2018年前7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利潤可是比2017年前7月少了約8%。這就是說,那些不再被統計的工業企業的平均利潤規模要數倍於仍在統計樣本中的企業——這樣這些佔總數1.8%的企業才能給總利潤帶來超過8%的變化幅度。但如果這些企業的利潤遠遠高於樣本中的幸存者企業,它們又怎麽會被剔除在統計樣本之外呢?

  所以,幸存者偏差這個故事是經不起推敲的。僅用統計樣本量的變化來解釋的話,17.1%的可比口徑利潤增速,與用利潤絕對規模算出來的-8.1%的增速是捏不到一起去的。這二者之間的差距還得從統計局所說的統計執法增強、剔除重複數據、企業改革剝離這些因素上去找原因。但對統計局以外的人來說,這些因素的數量影響很難估計,因而也就不好判斷這些調整是增強還是減弱了統計數字的代表性。

  還好,我們還有其他數字做比對。盈利與虧損是同一個問題的兩面——工業企業盈利狀況好,虧損就會少。因此,可以用工業企業虧損的數據來做比較,幫助我們判斷哪個利潤增長率數字更可信。在歷史上,虧損工業企業佔比的同比變化幅度與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有極高的負相關性(圖2中的右軸做了逆序處理,所以圖中表示利潤增速的折線與表示虧損率變化的柱圖同向變化)。2018年7月末,虧損工業企業佔比較一年前高出了約4個百分點,升幅處在歷史高位。而在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虧損工業企業佔比的上升都對應著企業利潤的負增長。面對這樣的歷史規律,在虧損企業佔比快速上升的2018年,要說企業利潤還在顯著正增長是很難令人信服的。

  圖2. 從虧損工業企業佔比的變化來看,2018年工業企業利潤更可能是負增長

資料來源:Wind資料來源:Wind

  因此,如果要讓我來判斷在17.1%和-8.1%中,哪個數字更好地反映了今年前7個月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狀況,我會更傾向於後者。現在市場中彌漫的悲觀情緒也與-8.1%這個利潤增長數字更契合。

  (本文作者介紹:光大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