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男女相處,最忌諱的就是這一點

在愛情中的過分犧牲,只是標榜了你的無能

前幾日,咪蒙離婚事件在微博上鬧得沸沸揚揚,網友們眾說紛紜。

有人說女強男弱的婚姻注定不長久;

也有人說雖然沒有出軌,沒有第三者,但是雙方的付出不平等,才導致婚姻最終走向了分崩離析。

如果客觀的去看待感情中雙方的付出,就會發現,並不是一味的包容忍讓,就能換來關係的長久。

愛情不是付出的越多

就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綜藝節目中,直男郭曉冬和妻子程莉莎的互動,讓觀眾們大跌眼鏡。

程莉莎婚後的生活完全是在圍著郭曉冬轉,為了能給他再生個孩子,程麗莎不惜打了100多針促排卵針,甚至說過,要把郭曉冬照顧成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這樣全心全意的付出,換來的結果是什麽呢?

11年間,郭曉冬都不知道自己家鑰匙長什麽樣子,還在節目中嫌棄程莉莎嬌氣,對於程莉莎的付出,儼然一副理所應當的態度。

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為對方付出更多的心血,奉獻更多的自我,就能得到對方更多的愛。

其實在感情中,如果一方為了愛情,過多犧牲自我,剛開始對方或許還會感動,時間長了就會習以為常,甚至會更加的挑剔自私。

陳奕迅和張柏芝主演的香港電影《十二夜》,講的是一對年輕男女的戀愛軌跡,從一開始的情投意合,到後來變成了一個人使勁追,一個人拚命躲的局面。

張柏芝為了挽回愛情變得小心翼翼,生活的重心一直圍繞著對方,從高傲的女神變成了卑微討好的小女生,只是為了變成對方喜歡的樣子,張柏芝漸漸活得不像自己。

甚至跟蹤男友行蹤,在他出差前準備了新內褲連夜送過去,然而所做的這些,卻隻換來了對方的一句:“我並不需要你做這些”。

在一段感情裡,如果總是一個人單方面付出,真的算不得愛情。

他若是不愛你,你付出再多也沒用,感動不了對方只會傷了自己。

好的愛情讓人心生希望,而在感情裡總是單方面付出,不管能堅持多久,最終都不會長久。

感情也不是付出的越多,就能得到的越多。

《十二夜》

看似是自我犧牲

其實是另一種索取

我有一個表妹,在大學時談了一個外省的男朋友。

大學畢業之後,父母花錢托關係,為她在當地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誰知表妹幹了不到半年,就決定為了男友,去到他的家鄉發展,為此還和父母大吵了一架,說了許多狠話。

之後,她和我通過幾次電話,話語中總是透露著不滿,說在那邊吃的不習慣,而且也聽不懂那邊的方言,她男朋友,整天就知道忙,一點也不體諒她的不易,甚至有次吵架還說她特別作。

兩人的戀情發展的也不順利,男友的父母並不喜歡表妹,男友也遲遲沒有帶表妹回家見父母。

因為這事兒,兩人大吵了好幾次,每次吵架,表妹就在男友面前哭訴:“我為你放棄了那麽好的工作,為你離開家鄉離開父母,為你放棄了那麽多,你怎麽能這麽對我,你還有沒有良心?”

最初,她男友聽到這樣的話,還要些許愧疚,處處忍讓,漸漸地,則是能躲則躲,經常以工作忙為借口不見人影。

直到一次激烈的爭吵之後,男友說她現在變成了一個怨婦,和她呆在一起的每一分鐘都倍感壓力,稍有不順心,表妹就拿出那套言辭,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指責他,他實在是受不了,快要崩潰了。

結果,可想而知,他們最終還是分手了。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感情中的付出者會有一種偉大感,他們會覺得更有權利向別人索取點什麽。心理不平衡的付出者,為了討要公平,會慢慢變成索取者。”

表妹自認為她為男友付出了那麽多,他應該更加疼惜她才是,所有的事情都以這種想法為出發點,生活中不公平的情緒就會越積越多,滿滿的負能量。

最初對方或許還有愧疚,還能體諒,時間長了,總會忍不住的逃離。

有些時候的一些自我犧牲,只是打著愛的旗號的索取,是一種隱形的要求,要求物質或情感的等價交換。

過度犧牲自我的背後

是一種依附心理

電影《無問東西》中有一個情節,讓我感觸很深。

出身寒門的許伯常,最初給了劉淑芬一個美好的承諾,於是劉淑芬就滿懷期待的守著這個承諾,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時光和金錢,供許伯常上了大學。

可結果,一份滿滿的期待換來的是許伯常的悔婚,劉淑芬付出了那麽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這個男人身上,自然是接受不了悔婚。

於是,她用刀子和輿論的壓力以死相逼,雖然最終兩人還是結婚了,但婚後的生活如同冰窖。

結婚後,劉淑芬拚命做好每件事,承包了家裡的所有家務,讓他穿的乾淨得體,做了飯都是讓他先吃,自己只是用鹹菜衝水喝,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他,她想用自己的好去捂熱許伯常的心。

只是這種好,讓許伯常更加的忌憚,因為最初她就是用她的好,綁架了許伯常的婚姻。

後來,劉淑芬終於意識到,即使她再努力的付出,也得不到許伯常的丁點回應,於是她開始滿院子的打罵許伯常,她用這種方式,來發泄著她對他的不滿。

其實,這樣的感情,現在看來,更像是一種投資,我投的是金錢和感情,而你許給我的是未來和一生。

付出的時候,她壓上了全部的籌碼,為的也是今後能有一個好的歸宿。

沒有無條件付出,每一次的付出背後都帶著對回報的渴望。

一個人付出越多,越是不甘心一無所獲,越是渴望得到,越是拚命付出,一旦心理失衡,就開始歇斯底裡,“我付出了那麽多,你怎麽能這麽對我?”

這樣的對話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有些女人的口頭禪常常就是:

“你看,我為了你這樣,我為了你那樣,你卻什麽都沒有為我做。”

“我這麽做都是為了你,而你卻總是讓我傷心……”

其實她們表達的深層含義是:“我為了你犧牲了自己的幸福,可是你卻沒有讓我感覺到幸福。”

這樣的思想裡充滿了依附感,因為我為你犧牲了幸福,所以你就要為我的幸福負責,否則你就是個狼心狗肺的渣男。

毛姆曾說過:“自我犧牲是壓倒一切的情感,連淫欲和饑餓跟它比起來都微不足道。它使人對自己的人格做出最高評價,驅使人走向毀滅。沒有一種酒這樣令人陶醉,沒有一種愛這樣摧毀人,沒有一種罪惡使人這樣抵禦不了。”

美好愛情的前提

是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每一段能相濡以沫的感情,都不會有過度犧牲自我的一方,因為感情的付出是相互的。

日本拍過一個非常溫馨的記錄篇——《人生果實》。

講述的是一對80多歲恩愛夫妻的生活,從攝影機的鏡頭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對相愛了一輩子的夫妻,日常生活中無不透露著為對方考慮的小細節。

英子奶奶不喜歡吃土豆,但修一爺爺很喜歡吃,她就給變著法子給他做了四十多年的土豆菜品;

但英子奶奶性格大大咧咧,經常忘東忘西,修一爺爺就做一些醒目的提示牌,提醒英子奶奶;

而且院子裡有很多英子奶奶不認識的植物,修一爺爺也為她在每一顆植物旁邊做了提示牌。

這才是愛情應該有的樣子。

好的感情不是一味的單向付出,而是在努力的同時也能收到回應。

如果一段感情需要你不斷犧牲自己去迎合對方才能順遂,這樣的感情,最終受累的還是自己。

除此之外,感情中,最忌諱的,就是一邊付出,一邊抱怨,在對方面前,標榜著你的犧牲。

身邊總有一些女人在結了婚後,整天蓬頭垢面的抱怨男人,“我為他放棄了工作,為他生孩子喂奶,為他洗衣做飯,為他變成了黃臉婆,可那個沒良心的到現在看都不願意看我一眼。”

其實,生孩子喂奶,洗衣做飯,這是你自己的選擇,沒有他,你也會為了別人這樣做。

因為你想成為母親成為妻子,你想有一個完整的家,這是你正常的人生規劃和心理需求,你只是借他來完成而已。

你不能以此做為籌碼來得到他對你的愛,更不能作為自己放棄管理自己的借口。

要麽學會好好愛自己,要麽就正視自己的付出,既然願意給予,就不要帶附加條件。

千萬別陷入受害者思維,否則無論和誰在一起,都很難獲得幸福。

一個成熟的人知道無論自己做什麽,為對方付出了什麽,都是基於自己對感情的需要和認識。

付出的時候,沒有任何人強迫你去犧牲自己,而當你為了對方做出某些犧牲之後,也不要覺得委屈。

如果能夠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不會產生因為自己付出了太多,而怨懟別人的想法。

愛情裡最好的心態就是:

我的一切付出都是心甘情願,我對此絕口不提,你若投桃報李,我會十分感激,你若無動於衷,我也不灰心喪氣。假如某天我不願再這般愛你,那就讓我們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真正的高貴,不是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