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年全國學生軍訓工作5大變化,你感興趣的課程在這裡!

教育部、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聯合發出通知要求

扎實做好2019年全國學生軍訓工作

教育部、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日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軍事機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加強新時代學生軍訓工作的決策部署和改革要求,扎實做好2019年全國學生軍事訓練工作,立起新時代學生軍訓的嶄新形象。

通知指出,學生軍訓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戰略工程,是提高國防教育質量和培養高素質備份兵員、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強軍目標根本要求的重要途徑。要切實提高站位,從為國家培養合格接班人和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戰略高度,從傳承紅色基因、強化憂患意識、築牢精神長城的政治高度,充分認清抓好新時代學生軍訓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通知要求,要配強承訓力量,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要選派全面過硬的官兵承擔軍訓任務,省軍區系統要組織民兵預備役骨乾參與學生軍訓。要加強崗前培訓,學習軍訓政策法規,開展作風紀律教育,組織軍訓技能培訓,嚴格落實持證上崗要求。堅決防止違規開展商業化運營和市場化運作。

通知指出,要創新組訓方式,全面落實普通高校軍事課教學大綱,設計融入體驗式教學、模擬化訓練和互動性活動,增強學生軍訓的時代性、感召力。要堅持“塑形”與“塑魂”相結合,注重融入愛黨、愛國、愛軍教育內容,訓家國情懷、訓戰鬥精神、訓責任擔當,發揮好學生軍訓國防教育功能。要立足現有條件開展“學校組訓+基地輪訓”新模式試點,探索基礎性訓練科目在學校進行,戰術訓練、輕武器射擊等內容就近到部隊訓練基地組訓的方法路子。要推開錯峰訓練,研究分期分批組訓模式。

通知要求,要加強對參訓學生和跟訓教師的訓前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軍訓價值和作用,自覺接受嚴格管理和艱苦訓練。要強化風險管控,加強對學生軍訓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導和監督,針對青年學生身心特點,講究方式方法,控制訓練強度,做到科學組訓、靈活施訓、文明施訓。跟訓教師要全程參訓,及時化解訓練中遇到的問題苗頭。要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明確各級各部門職責分工,既各司其責,又形成合力,高標準做好今年學生軍訓工作。

無熱血不青春

魏聯軍

資料圖

秋水長空,金風玉露。

丹楓九月,夢想起航。

此時,有兩個畫面映入眼簾:一群群陽光少年背著書包邁進校門,一批批熱血青年打著背包跨進營門。

仿佛一個隱喻。洞觀時代和時間的坐標系,書包與背包,鋼筆與鋼槍,家門與國門,考場與戰場,如此契合交織,這分明是一代人成長的軌跡。

此時,有兩個課堂敲擊人心:今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全國2億多中小學生同上一堂課、同唱一首歌,漫卷的紅旗與澎湃的紅心,構成一幅千山赤染、萬水彤透的“中國紅”!

央視《開學第一課》欄目。

穿越百年歷史時空,1873年法國作家都德寫的《最後一課》裡,那位亡國奴的屈辱淚水滴滴泣血。講台上的小學教師韓麥爾聲音哽咽:“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隻許教德語了……”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一個不懂自己出生前歷史的人,永遠是個孩子。”

翻開中國革命歷史畫卷,那些在天真年歲歷經天大艱險的故事,俯拾皆是——

1933年9月下旬,紅25軍在大別山腹地遭敵包圍分割,這支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娃娃軍”中,8歲的熊開先趴在父親熊發龍背上拚殺突圍,熊開先耳畔聽到的,不是清脆的上課鈴聲,而是凜冽的風聲、呼嘯的槍聲。

那個年代的小戰士們,雖食不果腹,但渴望讀書。他們認字在背包上,寫字在土地上,教室在大路上,桌子在膝蓋上,戰鬥有人犧牲時,背包還別著一塊識字板,戰友掩埋遺體時,就取下那塊識字板,別在自己背包上……

人間正道,滄海桑田。當年,那些年輕先烈頭顱和胸膛裡迸裂出的熱血,已化作穹頂之上的幸福陽光,熱騰騰地灑在我們身上。可是,暖洋洋的我們、喜洋洋的孩子們,還會回望、銘記那些不朽的青春、壯烈的犧牲、偉大的靈魂嗎?!

資料圖

兩年前,某學校讓學生寫課文《劉胡蘭》讀後感。一位家長給老師寫了一封信:《請劉胡蘭離我們的孩子遠點!》。呼籲學校不要用毛骨悚然的仇恨教育戕害孩子的心靈,不要用流血犧牲綁架孩子們的道德,不要用艱難困苦裹挾孩子們的精神,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個原諒包容和關愛的、自然天性的環境中成長。”

這封信曾爆紅網絡,引發一場“青少年學生該不該崇尚英雄?該怎樣崇尚英雄?”的熱議。遺憾的是,面對這一自私狹隘的謬論,許多家長甘當“沉默的大多數”,還有一些家長居然認同。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為自由開路者,不可使其困頓於荊棘。

前不久,被譽為“給青少年學生思想穿軍裝”的軍訓,亦被質疑,認為這是折騰學生的形式主義,是毫無意義、強製性的國防教育。

資料圖

今天的孩子,明天的棟梁。去年5月,習主席給陝西照金北梁紅軍小學學生的回信中,希望他們多了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知識,多向英雄模範人物學習,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青春黑板上,寫下什麽樣的圖騰和印記?青春肩膀上,承載著什麽樣的期許和希冀?

看似問孩子,更是問大人;看似問學校,也是問社會;看似問現在,實則問未來。

早在兩千多年前,《周禮》中有雲:“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禮、樂、射、禦、書、數,是培養學生的標準課程,射與禦兩項軍事技能更被視為一個人是否賢德的標誌。趙匡胤滅蜀時,男人都不戰而降。花蕊夫人鄙視他們沒有血性,悲憤地吟詩譏諷:“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青少年正值人生“拔節孕穗期”、可塑定型期,他們精神家園和價值高地上,大人是最好的言傳身教者、播火燃薪者。我們把低俗當有趣,他們會把惡俗當崇高;我們戲說英雄,他們就會惡搞英烈:我們總等著別人犧牲,自己坐享其成,就不要指望孩子們遮風擋雨、負重前行;就不要在將來的某一天去抱憾:孩子終於長成了我們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馬克思曾慨歎,法蘭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氣的人。今天的中國,同樣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有熱血、有情懷的人,尤其是年輕人。

假期中,親子誦讀經典《少年中國說》。陳宇 攝

青少年國防教育是往靈魂裡熔鑄精神、往思想裡灌注價值、往腦海裡輸送責任,沒有課外班,不是特長生,也不是加分課目,甚至在追求升學率、就業率的今天,無法助你一臂之力。但築牢的精神長城,修砌的價值堤壩,點燃的熱血胸膛,將影響著他們的價值取向和人生目標,關乎著中國方向。

100多年前,清廷腐敗,列強欺凌,為喚醒全國青年愛國熱情,梁啟超仰天長歎,寫下發人深省的《少年中國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壯哉,少年!誠哉,斯言!青少年一代怎麽樣,未來中國就怎麽樣;青少年魂魄強健,未來中國就有力量;青少年光明,中國便不會有黑暗。

講台課堂有盡時,塑魂育人無絕期。開學第一課,中國父母,請送給孩子們一副堅韌的精神筋骨;中國老師,請送給孩子們一堂難忘的“強心課程”!

初一女生余陶鑫,在軍訓期間踢出閱兵式般的標準步伐,獲千萬點讚。

來源:中國軍網

責編:張靈雨

編審:朱西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