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媒體:一線城市年均工資均超10萬?這樣表達是一種誤導

截至7月4日,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2018年年均工資數據全部出爐。從數據來看,北京市平均工資排名第一,城鎮非私營部門達145766元、城鎮私營部門達76908元。排名第四的廣州市2018年城鎮非私營部門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09879元、城鎮私營部門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6719元。2018年廣州、深圳兩市非私營部門平均工資都以較高增速衝進“10萬元俱樂部”,真正與京滬構成一個梯隊。

相關媒體在發布消息時,都把“10萬元”當作吸引眼球的最大看點,用了“一線城市年均工資均超10萬”這樣的標題,以增強文章的吸引力和誘惑力。事實也是如此,消息發布後,確實引來了廣泛關注,但也引發了一定爭論。

一線城市的年均工資確實已經超過了10萬元,前提是非私營部門,而不是全部企業。以年均工資水準最高的北京市為例,非私營部門的年均工資已經達到145766元,處於較高水準。可是,私營部門年均工資才達到76908元,是非私營部門的一半略多。也就是說,如果把私營部門也列入其中,即便是北京市,可能也未必能夠超過10萬元。更何況,北京還有央企總部聚集這樣的特殊情形。

這也意味著,所謂的年均工資“10萬元俱樂部”,只不過是一個群體的概念,而非整體概念。如果用群體概念替代整體概念,那年均工資還可以更高。譬如銀行群體、IT行業、互聯網行業等,肯定遠高於非私營部門。

退一步講,就算在一線城市年均工資超過了10萬,購買力如何,也是一個重要考量。要知道,一線城市的房價也是全國最高的。按照相關機構提供的數據,北京市2018年的房價平均達到6萬,上海則超過5萬,深圳與廣州也在5萬左右。也就是說,一年的工資,也就購買到2個平方米的房子。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40多年的工資才能買到,且必須不吃不喝。更重要的,房子對多數居民來說,買是正道。那麽,住房就是居民的生活必須品,而非一般商品。居民的收入,會主要用於購房。在房價如此之高的情況下,所謂一線城市年均工資超過10萬,就不是一個很具說服力的消息。

數據有沒有含金量,關鍵還要看購買力。對廣大居民來說,收入可以低一點,但購買力決不能低。收入再高,購買力不高,也是白搭。特別在非私營部門和私營部門工資呈現兩極分化的格局下,年均工資越高,可能意味著非私營部門的購買力越弱。很多方面的價格,可能會隨著高收入人群的需求而變化。譬如孩子的幼兒園入學費、各種興趣班收費、校外實習費、月嫂費等,都在快速上漲。同時,房屋租金也在隨著房價水漲船高。如此一來,居民收入的購買能力就越來越差了。

所以,媒體切不可為了吸引眼球,誇大一線城市年均工資的水準,誤導輿論和公眾,而應當實事求是地報導年均工資情況,分析年均工資存在的問題,正確引導廣大居民客觀、理性看待工資增長,切莫讓低於平均工資水準的人群產生自卑感和不滿情緒。社會的穩定,還是要以中等收入人群的擴大為基礎,形成橄欖型社會收入分布結構,而不是非私營部門和私營部門的兩極分化,更不是一線城市的收入與房價不匹配、不協調。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譚浩俊

編輯 余孟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