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病人的「大限將至」,會有這3種「異常」,做好3事,不留遺憾

生老病死是人的一個必經過程,雖說每個人早晚都要經歷,但是讓活著的人去想死亡這件事,還是非常不願意以及害怕的,這也是生活中我們往往看到很多重症的人非常害怕死亡,拚命也要留得一口氣在的原因所在,哪怕只是苟延殘喘,也是活著真好!

家有重症病人,作為親人更是有很多無奈,不但要承受高昂的醫療費用,還要面對難以割捨的親情,以及強顏歡笑,不能分擔痛苦的無奈,這個時候的人是矛盾的,既希望病人少點痛苦,早點解脫,又希望能通過搶救發生奇蹟,從而備受煎熬。

那麼病人「大限將至」到底與沒有特別的表現呢?其實是有的,如果病人出現以下三個異常的話,那還是接受現實吧!

病人的「大限將至」,會有這3種「異常」,做好3事,不留遺憾!

瞳孔放大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病人到最後一刻眼神不受大腦的控制,會有所變化,當你發現病人雙眼不能自由活動,對光線不敏感,甚至看太陽不覺得刺眼,並且瞳孔逐漸放大的時候,那麼這種情況說明生命可能已經走到盡頭。

精神異常亢奮

本來奄奄一息,突然精神頭好了起來,面色會變得比較的紅潤,甚至可以吃點東西了,這可不是病情好轉的意思,多半是「迴光返照」。這是重症病人臟腑功能已經衰竭,在臨終前將全身所有的力量都調動起來,做出的最後掙扎,想要將渾身的力氣都使出來的表現。

呵出的氣是涼的

每一個死亡的人,醫生都需要去探一下其的氣息是否還在以便確定死亡,因此我們的氣息在臨死之前也會有一定的改變。我們正常人呵出來的氣都是熱氣,在冬天的時候是可以暖我們的手心的,但是當人,呵出來的氣是涼的,並且感覺出氣多,入氣少的話那麼能說明這個 人可能即將死亡。

那麼病人臨死之前親屬需要做什麼呢?

1.放棄搶救

放棄搶救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很殘忍,也備受爭議。但是在搶救已沒有意義的情況下,為了避免更大的經濟負擔,放棄搶救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而對病人來說也是一種解脫,讓其保留生命的最後尊嚴。

2.滿足遺願

儘可能的滿足病人的遺願,人生最大的滿足莫過於圓滿的人生,了無牽盼。有的人在臨終之前牽掛某一個人,有的是惦記一個未曾走過的地,還有的可能是想吃一碗美食,不管是什麼遺願,我們都要儘可能的滿足,在大限將至的人生裡,完成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不留遺憾。

3.安排後事

在過去的農村裡,很多老人,都喜歡提前給自己備好壽衣,棺材,把身後事都安排好,而現在條件好了,這些都不再準備,但是人在將死的那一刻還是希望這些都能備好,如果出現以上幾個異常,親人們還是要剋製自己的悲傷把身後事都給安排妥當,才能讓將死的人不留遺憾。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