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芯國際將從美股退市,市值不及港股1/10是主因

上周五,中芯國際

宣布

準備主動從紐交所退市。中芯國際是在 2004 年 3 月在港交所、紐交所同時上市的,其上市主體在香港,在紐交所發行的是存托憑證(ADR)。截至上周五 5 月 24 日,中芯國際在港股市值 425 億港元,在美股市值為 5.55 億美元,差距巨大。因此,估值低,交易量低,也成了這次退市的重要原因。

目前,中芯國際是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廠,是內地唯一能提供 28 納米製程服務的廠商,也是第一家率先投產 8 寸和 12 寸晶圓產線的公司。

2015-2018 年,中芯國際分別實現營業收入 22.7 億美元、29.1 億美元、31.01 億美元、33.6 億美元;淨利潤分別為 2.53 億美元、3.77 億美元、1.8 億美元、0.77 億美元。

從技術、收入來源地區、資本運作上說,中芯國際近年的經營環境正發生快速變化。

在技術上,由於芯片技術複雜,產業結構高度專業化,可細分為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製造及封裝與測試三個子行業。中芯國際所處的是製造環節,即通過光刻等流程生產出表面上附有晶體管的晶圓片,其製程是以納米為部門的。目前中芯國際投入量產的最先進製成是 28 納米工藝,在 2017、2018 年,28 納米工藝都為中芯國際貢獻了超過 10%的收入,2019 年將投入 22 億美元推動 14 納米工藝投產。

相比之下,同樣是芯片代工廠,台積電在 2018 年量產 7 納米製程,今年試產 5 納米製程。可以說,製造環節對於技術和經驗的要求是極高的,在短期內中芯國際比較難實現突破性進展。

在收入來源地區上,2017 年,40%的收入來自北美,12.7%來自歐亞區(不含中國),共 52.7%;而在 2018 年,隨著中國內地半導體行業發展加快以及國際貿易環境變化,中芯國際北美、歐亞區收入比例下降到 31.6%、9.3%,共 40.9%。

在資本運作上,中芯國際跟國內很多芯片公司一樣,近年動作頻頻。

芯片行業早期投資大、回報期長,而民間資本更傾向於選擇回報快的產業。過去,國家層面對於芯片的發展不夠重視,因此造成了內地芯片行業長期落後的局面。為了改善這種狀況, 2014 年 6 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同年 9 月,財政部、國開金融、中國煙草等機構牽頭成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重點支持集成電路製造領域,兼顧設計、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環節。

產業基金自成立以來,先後投資了多個產業鏈環節中的重點企業。例如在晶圓製造環節,就投資了中芯國際;在封測環節,投資了長電科技、通富微電等。還參與收購了多個海外芯片產業龍頭企業,例如安世半導體、芯成半導體 ISSI、豪威 OmniViSion、星科金朋等等。

其中,中芯國際還投資了全球第三大的封測廠商長電科技,整合芯片製造、封測環節,這對於中芯國際未來加快提高芯片性能可能會很重要。製造、封測兩個環節的整合,台積電可以說是珠玉在前。

台積電原本主要從事晶圓代工環節,在 2014 年底以 8500 萬美元買下高通顯示器公司位於龍潭科學園區廠房及附屬設施,並於 2015 年建設 INFO WLP 高階封裝生產線。INFO WLP 封裝技術使得芯片更薄、性能更優。後來,連續兩個製程擊敗三星,獨食蘋果 A11、A10 芯片的訂單。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